大学开放不止是拆墙这么简单

  日前,有媒体报道,为推广开放街区制,本市将在位于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五所高校试点“拆墙”以打开封闭大院,此消息引发热议。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规划委了解到,“拆墙”一说并不属实,对几所学校的规划是加密路网和改善局部道路微循环,与拆墙推动街区制无关。(7月28日《北京青年报》)

  大院“拆墙”这事儿,大学将先行示范。“拆墙”之后,封闭的大学校园,不仅有望彻底开放,校内路网与城市路网的对接互通,对于城市交通的疏导效果,也将有目共睹。

  不仅如此,大学“拆墙”更有与国际接轨的意味。但凡去过欧美大学的人,多半对其校园的开放程度有深刻印象。笔者曾访问过英国的牛津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以及西北大学,这些赫赫有名的国际一流大学,不仅不设围墙,甚至连个拍照留念的大门都没有。由于与周边社区完全融合,根本没有任何边界,校园内的道路和街景与周边社区也没有明显差异,对于参观者来说,究竟有没有进入校区,很多时候判断起来倒是相当麻烦,往往要看到校园里跑步的学生,或者忽然一个转角遇上了校园的标志性建筑,才知道原来已“身在此山中”。

  相形之下,有着宏大校门和封闭围墙的国内大学,开放程度自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尽管大学试点“拆墙”的目的,只是出于改善城市交通的考量,但大学“破墙”效应对于大学开放程度的提升,显然更令人期待。

  事实上,虽然大学校园作为社区公共空间本是个常识。在欧美国家,即便是私立大学的校园,也向公众开放,周末的大学校园成为民众休闲空间,草坪上市民散步,孩子欢跑,更是常见景观。名校对于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也从未闭门谢客,而是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参观者。在这方面,国内大学尽管大多是公立大学,但在社区与公众关系上,却表现得更像私家庄园。一些大学因为参观者众,便封闭校园,拒绝公众进入,甚至以景区自居卖起了门票,更是相当奇葩。

  可见,即便从重建大学社区公众属性这一出发点,大学“拆墙”也不无必要。当然,大学对于拆墙的顾虑,也并非全无道理。机动车道穿越大学校园,会否让大学校园不再清净,破坏校园环境,干扰学子读书,大学“拆墙”后,安全如何保障。对这些新问题,当然不应无视。好在,开放式校园的安全管理,早有践行者,国外的开放式校园,对于校园安全的确从不马虎,除了进入教学实验楼与校舍需刷卡外,校方更不断提醒学生校园开放性的风险,建议学生夜间不要独自行走,为学生开通夜间门对门的通勤巴士,紧急电话和校园监控密布,夜间更有警察在校园例行巡逻。这些公共安全机制的到位,即便是周边社区的治安并不理想,大学校园的治安却能独树一帜,在这方面,芝加哥大学就是个典型例子。大学“拆墙”,学生权利与校园安保显然是应有前提。

  当然,大学的开放性,是不是一定要“拆墙”才能实现,也不必一概而论,国内大学与欧美大学毕竟有着差异化的传统,仅仅是为了改善城市交通,大学的墙是不是就可以说拆就拆,的确也需充分尊重大学的权利。更何况,大院“拆墙”这事儿,比大学更为封闭也更亟待拆除的大院,其实还大有“院”在。

  文/吴江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社会长焦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