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5A、4A评级需还原公众标准

  国家旅游局3日通报,撤销两家5A级景区、严重警告3家5A级景区,5家景区主要存在安全隐患严重、服务欠缺、管理不规范、厕所革命滞后等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景区评级从指标打分到专家名单,都有一定操作空间,形成了“活动、公关”产业链,有专门的公关团队,甚至明码标价。(8月8日中新网)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工作闲暇之余,独自前行或带上家人或约上三五好友欣赏沿途的美景,享受一路的好心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由于人们出行终点都是不熟悉的地方,所以多选择在5A、4A级名胜景区,以期看到更美的景致,得到更好的服务。

  然而不少游客发现,许多5A、4A级景区黄牛、黑车司机、野导游遍地,景区环境差,存在安全隐患,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均有所欠缺。这些与美丽的景色极不相称,不免有些扫兴,也引起了游客的强烈不满。面对这些,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身处5A、4A级景区,却无法享受到5A、4A级的服务呢?

  这种现象的始作俑者就是景区评级操作空间过大、行政色彩过浓,给一些唯利是图的官员以可乘之机,用制度缺陷谋得个人利益;而景区为了提升知名度、当地政府为了提升政绩,也会通过冲刺达标、违规操作等行政干预完成评级,导致缺少社会公众认同,忽视景区的客观发展和游客的切身感受。与此同时,主管部门日常监管也不到位,一些景区在评级之后放松了要求,疏于管理,导致景区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

  针对于此,国家旅游局建立了降低、取消等级的“能进能出”机制,实行了动态化管理,已先后撤销、警告过多家5A级景区,通过惩戒来约束和规范景区的行为。但这些只是日常管理行为,面对公众的质疑,更要认识到治理还需正本清源。

  要注重景区评级的规范性和透明性,在斩断公关产业链、压缩寻租空间的同时,更要明晰行政与市场的界限,实现评级过程去行政化,让市场主导,让民众发声,还原评级中的公众标准。作为主管部门,只需履行好监管的职责,统筹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从单一的行政监管转向行政监管与市场监管、社会监管“多管齐下”。这样,旅游市场才能越做越好,景区评级才会名副其实。

本文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原创评论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和来源
责任编辑:魏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独家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