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粤剧艺人避难来琼带来粤剧 粤剧曾在琼岛昙花一现

清末粤剧艺人避难来琼带来粤剧

粤剧曾在琼岛昙花一现

红线女与马师曾访琼演出粤剧《搜书院》,一度万人空巷。图为红线女在戏中扮相。

粤剧《搜书院》是根据传统琼剧剧目改编的。

  文\海南日报记者 王玉洁 实习生 梁梦琦

  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总是很神秘,那些与看戏有关的日子深埋在无数人的记忆中。在不少琼剧演员和老戏迷心中,上世纪50年代,一幅琼剧与粤剧“串唱”的画面总挥之不去。

  粤剧早年被称为“外江戏”,来到海南被称为“军戏”,“土戏”与“军戏”两兄弟组合成了琼剧班。许多琼剧班都是“两栖乐手”、“两栖演员”,白天演“军戏”,晚上演戏道白全用海南话。

  琼剧的许多板腔结构旋律,虽与粤剧语言风格不同,但确是受到了粤剧板腔的影响。戏曲间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海南人爱听粤剧亦是有迹可循。

  粤剧:清末出现

  抗日胜利后兴盛

  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据《海口城市发展史》一书记载,清代的海口已逐渐发展成为海南岛最大的口岸与贸易中心,商贾云集,定居在海口的浙、闽、桂、粤等地的商人日渐增多,形成了“福建行”“潮行”“广行”“南行”“高州行”等五行,当时市面上很多商品都要运往广州、湛江、北海、香港等地,粤语较为普及。

  而粤剧与海南的渊源,要从清咸丰年间讲起,那时广东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他的“红船”粤剧班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却未成功,不少粤剧艺人纷纷逃来海南岛,他们有些人与琼剧艺人互相拜师结亲,或开设科班教戏,或插班演戏,对琼剧的兴盛起到很大作用。

  居住在琼州的海南人也不乏会讲粤语之人,家乡戏便是人口流动带来的最直接也最民间的影响,清末引入琼州的粤剧不仅是世事动乱的产物,更是一方文化,寄托着一乡情丝。

  据《海口文史资料》记载,自民国以来,两广的粤剧团经常来海南演出,备受海口商民欢迎,海口商会以及广行在节日庆典上,常常会请粤剧团莅琼演出。

  时间长了,到了1947年,一朵群众自发组织的艺术之花——泰山粤剧团便在海口生根、开花,剧团里的演员多来自广州、湛江等地。

  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琼剧作曲家吴梅回忆,粤剧在海南出现得较早,但最为红火的时候莫过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特殊的经济、政治背景造就了特殊的文化气候。他说,日本投降后,海口一批爱好粤剧的戏迷们组成“怒潮剧社”,排演了一出大型古装粤剧《孟丽君》,全由海南人扮演,在解放戏院和大同戏院上演,大受欢迎。

  由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琼剧亲历见闻》中提到,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民乐戏院成立,成为粤剧演出的集中地。吴梅说,“民乐戏院由一批爱听粤剧的商人集资而建,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何粤剧会多在民乐戏院演出。”

  琼剧与粤剧的亲缘关系

  老人们回忆,当时粤剧还常在集新戏院、广场戏院演出,有趣的是,当时仅有一板之隔的戏院内演的粤剧与集新戏院的琼剧总会“串唱”。在集新剧院这边,咿咿哦哦地唱响琼剧,一板之隔的另一边,粤曲奏响,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琼剧团、粤剧团的演员们常常是‘听着对方的鼓点,演了自己的戏’。”国家一级琼剧演员陈育明说,粤剧中的打击乐“锣鼓经”几乎和琼剧一模一样,加上集新、广场两家戏院离得很近,出现这种现象倒也不足为怪。

  存在即合理,两个剧团的演员之所以会“串唱”,确是因为两个剧种有诸多相似之处。“粤剧来到海南后,琼剧演员学习唱戏时都要学习粤剧中的曲调,比如平湖秋月、雁落平沙、石榴花开等。”陈育明虽已年逾七旬,但仍对这些曲调记忆深刻。

  “抗战胜利后,卢启光、李燕清、陈绮绮、罗剑飞、罗子汉、少玉棠、小木兰等广州演员都来海口演出过。”吴梅赞叹,这些粤剧名演员在海口占尽了风光。

  粤剧有许多经典剧目,《搜书院》便是其一。“其实粤剧版的《搜书院》就是根据传统琼剧剧目改编的,故事同样以海口府城的琼台书院为背景。”陈育明印象深刻,当时由广东粤剧团主演的《搜书院》带来了一股观粤剧热潮,演出时,戏院的门几乎要被挤破,最后剧团不得不将该戏转移到广场上演出。“粤剧名伶红线女、马师曾曾来海口演出,轰动一时。”吴梅至今印象深刻,“解放后,粤剧主要在解放剧院上演。”

  “虽然粤剧在海南兴盛起来了,但毋庸置疑,琼剧仍是海南戏剧的文化主体。”陈育明感触很深,粤剧不仅成了本地人民消遣娱乐的方式,更是外来者乡情的寄托,两个剧种文化不断学习、吸收和融合,也让琼剧借粤剧东风传播得更远。

  粤剧也曾唱遍全岛

  海南解放为海南文艺界带来一抹春风。到了1956年,群众自发组织的泰山粤剧团更名为“海口粤剧团”,成为海口一个自筹自给的文艺团体,拥有不少观众群。

  自海南解放一直到改革开放,海口粤剧团除了常在海口演出外,曾多次环岛演出。

  据《海口文史资料》记载,当时儋县县城及各墟镇、东方县八所港住着不少粤语居民,环岛沿海地区的三亚、莺歌海、新村港、马袅港、新英、白马井、海头、昌化港等地,也住着不少说粤语、看粤剧的疍家渔民,在海南农垦的上百个农场里,也有着大量从广东省各市县来的粤剧观众。海口粤剧团作为海岛上唯一以粤剧为主的剧团,1952年,他们上山下乡,深入黎村苗寨,远赴海岛边防,历尽艰难曲折,带去了200多场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乘船到三亚西南海岸附近的东西玳瑁洲慰问驻岛军民演出时,虽然懂粤语的人不多,但他们的观看热情让全团成员感动不已。”《海口文史资料》记载,到了 1960年,海口粤剧团成员还学习“乌兰木骑式”活动,常常打上背包、跋山涉水,不仅晚上为五指山区黎族苗族同胞演出,还在白天帮孤寡老人砍柴、挑水。

  在粤剧团环岛下乡演出期间,剧目与在戏院演的不尽相同,《刘胡兰》《白毛女》《向秀丽》《山乡风云》《青春之歌》《社长儿女》等反映革命斗争题材的现代剧目被搬上舞台,为文娱生活匮乏的山区群众带去了一场场饕餮盛宴。

  而在剧团成立之初,民乐戏院、集新戏院和广场戏院等剧场,海口粤剧团常以演古装剧为主,人们耳熟能详的《昭君出塞》《孟丽君》《火烧红莲寺》《荆轲刺秦王》等剧目都再次以粤语的形式呈现出来。

  据《海口文史资料》记载:“宣传组在戏院门口贴演出广告,扛着贴满宣传纸的木板敲锣打鼓地满大街吆喝,将一场场剧目广而告之,为海口这座小城添了不少热闹气氛。”

  文艺是时代的晴雨表,海口粤剧团的昙花一现也与此息息相关。“文革”期间,这家剧团被迫解散。“文革”过后,剧团虽然重新组建,传统古装剧与现代时装剧同时登台,但观众却逐年下降,剧团终于1983年解散。

  闭上双眼,似乎仍能听到半个世纪前交叠着的琼剧和粤剧,穿越并未远去的时光,在海口街市的上空悠悠传来。海口粤剧团在历史洪流中虽是昙花一现,但粤剧却从未消失,不少古稀老人仍对此念念不忘,它给无数海口市民带来了新的文艺形式,更是抚慰了无数远在海岛的粤民的心。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