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热“闹”中丢了文明

  近日,一则婚礼上的悲剧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文昌一名28岁的伴娘在参加婚礼时,因被人强劝狂饮白酒过量死亡。如此悲剧,让舆论的矛头再次对准了婚礼上的种种陋习。

  闹婚,本是一件喜庆的事,可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文明的陋习却让闹婚演变成尴尬、荒唐、不幸甚至悲剧性的事件。前有明星伴娘柳岩差点被扔下水,后有伴娘要求签订“禁止闹婚协议”,现在又有伴娘因过量饮酒死亡,悲剧一再发生。可是,人们似乎并没有从中吸取到教训。如何闹婚,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闹,作为一个极具动态的词,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青睐,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风吹梅蕊闹”等佳句流传至今,甚至当“闹”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时,反倒能够生成让人无限遐想并乐在其中的传统习俗活动,例如,闹婚、闹洞房、闹元宵、闹社火等等。由此不难发现,闹,是人们庆祝节日、烘托氛围、维系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必须明确的是,这些有关“闹”的传统活动,之所以让人们有感情、有憧憬,正是因为它们闹出了喜庆氛围、闹出了百姓期待、闹出了一片祥和。

  然而,闹,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倘若失去了约束,成为一种无节制的集体放纵,便会呈现出其极其危险的一面。反观当下的一些婚礼陋习,新娘被粗暴揩油、新郎被野蛮暴打、伴娘被百般调戏、公婆被画花脸……闹婚手段,低俗无下限者有之,很黄很暴力者有之,甚至一些行为已经明显触及了法律,以致有网友调侃“婚礼上的闹婚,杂糅了全世界的整蛊智慧”。

  在笔者看来,“闹新婚”不是乱闹、胡闹,必须闹的适度、闹得文明、闹得规矩。同样是闹,闹得好,锦上添花,其乐融融;闹不好,喜事成空,人财两伤。闹的这两种形态,不单单出现在婚俗上,在其他民俗活动中,同样多有出现。那么,如何在热“闹”中,趋利避害,让各项民俗活动都能闹出格调、闹出品位、闹出氛围呢?笔者以为,必须立足于现代人交往的伦理文明,为每一项习俗、为每一个参与者树立起行之有效的文明约束。

  当前,每当提及一些民俗活动,人们总会用“狂欢”来形容其预期效果。然而,不少人对“狂欢”却有着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以为集体狂欢时正是恣意忘我时。于是,在法不责众的万众喧哗下,一些人自我身份意识逐渐模糊,闹得越是热烈,个人的原始欲暴露得越充分,借机揩油者有之,哗众取宠者有之,趁机报复者有之……事实上,“狂欢”并不是无节制、不受约束,“闹习俗”也从来不是只顾自己、恣意而为。在传统社会,人们的“闹习俗”行为,有乡规民约、有乡土秩序的道德制约,在当今社会,同样要受到文明、道德的约束,法律的约束。

  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附着在个人身上的家庭约束、社会约束也越来越弱化,再加上,法律本身对各类习俗活动又不好全面介入,在外部约束疲软的情况下,倘若个人文明素养有所欠缺,那么,就极有可能在“闹习俗”中“剑走偏锋”,酿成悲剧。社会中屡屡出现的民俗陋习,不仅反映出个人文明素养问题,同样折射出社会制约机制的薄弱问题。当前,构建现代文明,建设公民社会的伦理体系,不仅需要具有文明自觉的个人,同样需要立足现代社会的新特征、新特点,重建更具凝聚力、约束力的文明秩序、道德秩序、法律规范。民俗活动同样需要如此。在文明、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的大框架下,我们每一个人都需明确,每一项习俗活动都是为了祝福他人,而不是随心所欲,喧宾夺主,逞个人英雄,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防范各种民俗陋习的蔓延。

责任编辑:魏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