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大风村“第一书记”文进平驻村后——
脱贫先脱毒
近一年来该村无新增吸毒人员,村民全身心投入去发展产业
文进平(右二)到村民家了解乳鸽喂养情况。
昌江大风村登记在册的吸毒康复人员有79名。吸毒,让一些家庭穷困潦倒,甚至家破人亡。还有它产生的偷盗等不良风气,让人心惶惶的不安氛围一度笼罩着大风村。
去年7月, 该村“第一书记”文进平到任后,禁毒、扶贫齐头并进,攻势强大,一年多来,该村未新增一例吸毒人员。不良风气得以改善,帮扶举措到位,大风村的7户贫困户及12户巩固提升户朝着脱贫致富路迈进。
南国都市报记者
姚传伟文/图
A、禁毒 发起一场让全村一起参与的战斗
年过8旬的武阿公和老伴未能安享晚年,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阿公儿子吸毒进了戒毒所,媳妇跑了,丢下两个孩子不管不顾。”村民这样告诉记者。
刚进驻大风村,文进平就列数出该村13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禁毒首当其冲成为需最先攻克的一大难题。
“吸毒产生了一些不良风气,最明显的是偷盗猖獗,让整个村子人心惶惶,村民们无法全身心投入生产。”文进平告诉记者,刚来大风村那会,有一次,他将水杯放在车上,结果竟不见了。他听村干部说,之前村委会的几台电脑被盗,落网的盗贼就是吸毒人员。那段时间,只要没人,村委会的大门都是锁着的。而且,有村民家中的门把也被盗。
“禁毒是一场全村人都要参与的战斗,尤其是孩子,从小就要让他们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除了在该村校园围墙上建起“禁毒长廊”,为了打赢这场禁毒战斗,文进平还想出了很多法子,攻势强大。
刚到任不到一个月,文进平就找到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筹措资金,在村里建起了禁毒康复室,选出2位村民担任禁毒专员,对还在村里生活的23位戒断人员定期尿检,将康复人员情况及时反馈给公安部门。
同时,先后举办了8场禁毒宣传活动,通过哥隆歌、舞蹈、小品及知识竞答等轻松方式,让村民易于接受。
一年多来,文进平带领村干部、村民展开积极的禁毒活动,让大风村未新增一例吸毒人员。
B、帮扶 对症下药助村民朝脱贫致富路迈进
“政府不仅送来了两头母猪和几头小猪,还帮我们家改造住了几十年的危房,现在已经打了地基。”距丈夫再次被送进戒毒所已过去半年,为了老人和孩子,阿花如今不得不独自扛起家庭重担。她说,好在有文书记和扶贫单位的帮助,自己如今没事也会去打零工,她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我们是不能对吸毒者本人进行帮扶的,但对于这个家庭可以帮扶。”文进平说,有的给猪、鸽子,还有的比较困难的,政府也帮着改造危房。
像阿花和武阿公这样的贫困家庭,对政府发放的猪或鸽子精心饲养,争取形成产业化。如今,阿花家的母猪产了7头猪仔,已经卖了钱;武阿公家的200只鸽子也孵出了80多只仔。
“根据家中劳动力的情况,我们对症下药,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帮扶,并提供技术支持,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今年5月,文进平通过“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帮扶大风村的贫困户养殖鸽子,待12月鸽子进入丰产期后,贫困户便可实现脱贫。
此外,为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文进平多次跑到县文体局、林业局、文明办、司法局等部门,软磨硬泡,争取资金100多万元,拓宽村道5.3公里,硬化道路3.2公里,打通了7条断头路,铺设彩砖、进行立面改造900多平方米,绘制宣传壁画1000多平方米。如今,村中设置了80个垃圾桶,由保洁员负责打扫卫生,昔日问题村换新颜。
文进平说,强势禁毒让大风村偷盗等不良风气消去,加上政府的针对性帮扶,才得以让村民全身心投入去发展产业,朝着脱贫致富路迈进。 (文中有关吸毒康复人员亲人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甘晨卉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