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亚欠村第一书记杨烨:乐当“线人”让穷村变样

  陵水亚欠村第一书记杨烨:

  乐当“线人”让穷村变样

  陵水本号镇亚欠村第一书记杨烨(右二)和村干部一起讨论扶贫规划。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摄

  人物名片

  杨烨

  海南师范大学保卫处副处长。2015年7月,派驻陵水本号镇亚欠村任第一书记。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对村民进行教育帮扶,解决生活困难。

  第一书记语录

  我是海南农垦子弟,从小在农村长大,懂说海南话,这使我和农民兄弟的心贴得很近。思想观念落后,是亚欠村民致贫首要原因。所以,扶贫要先扶智。在带领村民寻找致富门路的同时,我渴望为这里的孩子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海南日报记者苏庆明 通讯员陈思国 胡阳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有一个村,有一个人,他来前,村“两委”是有名的“差生”;他来后,村“两委”连拿优秀。他来前,村民饮水问题“老大难”;他来后,他们喝上了干净的水。他来前,村里学生缺少好的教育引导;他来后,他们每人都能和一个大学生“牵手”。他来前,贫困户守着“宝贝”喊穷;他来后,他们的特产飞出了村寨。

  这个村,是陵水本号镇的亚欠村;这个人,是亚欠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烨。

  “扫地书记”

  在亚欠村,杨烨明白的第一个大道理是:精神卫生和环境卫生其实是一回事。

  2015年7月21日,走马上任亚欠村第一书记的杨烨发现,位于吊罗山山区的这个村比自己预计的还要差一些:“村子脏乱差,村民间经常打架斗殴;村‘两委’从没被评过优秀,来前3个月,这里被县里列入重点挂牌整治村庄,村支书被点名批评。”

  亚欠村全村203户居民,有45户属贫困户。带着扶贫责任来的杨烨想找个突破口,身为海南师范大学保卫处副处长的他甚至向学校一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教授请教:马克思有没有专门讲过扶贫问题?后者只回答他:“马克思认为,环境塑造人,环境改变人。”

  一句简单的话,启发了杨烨:先从卫生搞起。他给村委会办公室买了烟灰缸、垃圾桶,村里每家每户也发一个垃圾桶。他经常看到垃圾就捡,多的就扫。有人戏称他为“扫地书记”。

  “这不丢脸!”他调查发现,观念问题是导致村民贫困的最主要原因,改变他们的意识,要从文明新风抓起。在他带动下,村民和干部逐渐养成爱卫生的习惯。在此基础上,他组织村民给各条村道立了路牌,建起文化长廊、新闻宣传栏,让村民感受时代新风。

  带头示范,整饬村庄,干部们有了股劲。杨烨不失时机地狠抓党建工作,结合各项活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干部们的作风逐渐转变。

  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亚欠村连拿了两次村“两委”干部集体半年考核优秀。

  牵线能手

  11月14日,在亚欠小学一节特殊的课堂上,8岁的贫困户孩子黄月茹第一次掌握了正确的读书姿势和一些词语的读音,在课堂上第一次“敢说话”。这是海师大附小教师的一次支教活动。“他们需要好的引导。”支教教师卢叶花说。

  卢叶花等人是杨烨发动组织过来的。“扶贫要先扶智!”在很多夜晚,他都苦苦思索问题解决方案,尤其是教育。

  思索的结果是,今年以来,与校方充分对接,他组织海师大方面开展了10多次支教、调研慰问、赠送教育娱乐物资活动。亚欠小学有了电脑,有了网络,学生们的读书热情显著提高。

  在杨烨的协调帮助下,今年7月,作为亚欠村的定点帮扶单位,海师大出台了对该村的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以项目化、36个部门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长期扶贫。10月10日,他的一桩心头大事终于落下:在他的争取下,海师大团委决定选派149名优秀大学生对亚欠村所有学生开展“一对一大手拉小手”教育扶持活动。

  教育不是杨烨牵线搭桥的全部。今年,他组织海师大研究生给村民开展了几期电脑培训,准备让这里的农产品“上网”。明年亚欠将实施村庄各个方面的改造,他找来海师大环境设计的专家,为这个村进行基建设计。谈到自己的扶贫心得,他说,“有资源,就要全方位运用起来。”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在亚欠村,杨烨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他们把杨烨记在心头。

  杨烨刚来时,有位村民阿婆说,“你们谁当书记我不管,谁能让我喝上干净的水我就支持谁!”她说的问题是,这里长期存在安全饮水困难。

  杨烨记在心里。2015年,本号镇计划打26口深井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杨烨看到计划,急了:亚欠村没有在列。他向本号镇人大提交报告,打电话、跑部门、跟流程,前后耗时9个月,终于在今年4月为亚欠争取到两个150米深井指标。如今,井打好了,村民终于喝上干净的水。

  在亚欠村,杨烨办的实事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全村45户贫困户已经有36户脱贫,超额完成任务。村里民风和干部作风改观明显,没人再叫他“扫地书记”,他们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本报椰林11月15日电)

  采访札记

  扶贫做实事,要善于利用手头资源

  -海南日报记者 苏庆明

  农村扶贫是项复杂艰巨的大工程,要做得好,需要耐心,既要竭尽所能,也要从一项项实事做起。

  杨烨就是用身体力行来为这项大工程努力着。搞卫生、环境整治,似乎不是大事,但杨烨从中看到的是,它能给村风、干部作风、贫困户观念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例子,曾经也发生在“后进变先进”的乐东黎族自治县身上。在此基础上,抓好党建、干部作风的“牛鼻子”,以后扶贫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为村民争取打深井,在海师大办起亚欠村的瓜菜直销点,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种冬季瓜菜。从杨烨的事迹中不难发现,扶贫举措,要开展得切切实实,既要善于解决村民眼前的生活困难,也要善于为村庄长远发展寻找出路、打下基础。

  身为海师大的一员,杨烨组织了学校对亚欠村多种多样的帮扶活动,协调力助学校扶贫方案出台,为村里所有学生配对了“一对一”帮扶的优秀大学生。这启示我们,扶贫做实事,要善于利用力所能及的资源。扶贫需要多方努力,方法,只要善动心思,总会切实解决问题的。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