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共村第一书记隋耀达:工于“算计”的扶贫“硬汉”

  保亭共村第一书记隋耀达:

  工于“算计”的扶贫“硬汉”

  保亭加茂镇共村第一书记隋耀达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研究如何种好牧草。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人物名片

  隋耀达

  海南省妇联组织联络部主任科员、转业军人。2015年7月由海南省妇联派驻保亭加茂镇共村担任第一书记。发动全村全部贫困户等100户发展养羊产业。争取多个扶贫项目,个人扶贫捐资5万元。

  第一书记语录

  农村发展产业,一定要集体化,社员要股民化,经营要公司化,监督要民主化,销售要市场化。必须按企业思维和市场规律进行。

  -海南日报记者苏庆明 见习记者贾磊

  身着绿色迷彩服,硬条条的身板,黝黑刚毅的脸庞,呼唤人的吼声能震响整个林子。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共村驻村第一书记、转业军人隋耀达,绝对是实打实的“硬汉”。但他绝非粗枝大叶的“蛮汉”。

  隋耀达可谓农村扶贫的行家里手。到目前为止,他在农村开展扶贫工作累计已有5年。2015年7月,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进驻共村,继续施展他工于“算计”的本事。

  一项精密的产业计划

  来到共村,隋耀达首先带我们看的不是可以展示“成就”的村庄基建,不是农作物种植,不是他帮助解决困难的贫困户,而是他刚刚起步的“事业”:正在用钢筋混凝土搭的羊舍。

  从去年萌生想法开始,到日前羊舍动工,他先后5次组织村民干部到10多个市县甚至到北京考察养羊产业,参与者逾百人,形成的可行性报告有40多页。

  谈起自己的“设计”,隋耀达滔滔不绝。他组织25户村干部参与,主要是考虑到产业没有干部带头,成功率低。合作社的建设资金,除省妇联投入60万元及政府支持外,还包括入股贫困户和干部的贷款资金。以5000元为一股,全村全部50户贫困户以贷款和政府发的4头羊参股,每人贷款5000元,4头羊现价约一万元,折算下来每人3股;干部每人投入贷款1.5万元,也是3股;部分非贫困户以每人约3亩田地入股,这些田地将用于种植专门养羊的黄竹草,根据专家估算,每亩地种草年产值5000元,以此计算,每人也是3股。“股权相等,每人都享有公平的一票,也好分配。”隋耀达说。

  在羊种上,经过认真考察,隋耀达选择了万宁企业培育的优质东山羊;特地引进的黄竹草,一年的产量能撑起2000只羊的规模,降低成本。

  隋耀达坚定地说,“我每走一步,都是深思熟虑的。”

  镇得住,跑得动,要得来

  41岁的隋耀达,身上有着明显的军人痕迹,说话声音宏亮,语气坚定,行动办事“虎虎有生气”,仿佛有无限的精力。这种“硬汉”风格,在他的驻村扶贫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总共177户658人的共村,是保亭加茂镇最穷的村,也是2016年保亭的扶贫整村推进村之一。在这样的村子工作,一些“顽固调皮”的村民常常会令人头痛。对这些村民,隋耀达既有贴心的关怀,也不乏军人的威严,能“震得住”他们。

  为扶贫上下奔波,隋耀达还非常“能跑”。去年10月他买了辆越野车方便驻村工作,至今车辆行程已超过4.5万公里,换了一次轮胎。今年3月,到外地考察养羊产业,他是亲自驾驶中巴车带贫困户去的。

  镇得住,跑得动外,隋耀达还有另一项本事:“要得来”。从事农村扶贫工作5年以来,隋耀达已累计争取到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

  硬汉也有柔肠时

  共村的贫困户黄丽萍,因为10年前丈夫犯罪入狱,自觉在村民前抬不起头,十分孤独自闭,几乎不和外人说话。黄耀达积极上门做思想工作。从去年以来,黄耀达多次联系省妇联,共给她发放慰问金5000元,让她有钱给孩子治病。

  最近,黄丽萍的丈夫服完刑回家,记者随隋耀达去他家,在告别时,他用并不习惯的普通话深情地说了一句:“感谢亲爱的隋书记。”

  眼下,隋耀达最操心的事,还是养羊产业。他说,这项计划至少要3年才会有回报,而他也将在共村再坚持至少3年。

  (本报保城11月15日电)

  采访札记

  发展产业,要精心谋划

  -海南日报记者 苏庆明

  在隋耀达多方面的工作亮点中,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养羊产业的精密谋划。实际上,关于这一规划,他深谋远虑的“设计”还有很多。从他口中,能听到很多金融、企业经营方面的专业词汇,这显示出他在扶贫中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学习,考虑的事项非常周全。

  何谓精准扶贫?精,就是精确;准,就是对准、瞄准。尤其是产业,事关扶贫资金的浪费与否,事关产业未来是否能取得预期成效,事关贫困户脱贫后的巩固提升。选择一项产业,成立合作社,不应只是人做亦做,要有先期周密的调研,明确入股分配方案,确立好的经营管理制度。

  产业的成效只有在未来才能显现,因此选择一项产业是具有风险性的,应该竭力把风险降到最低,变得更可预测。发展扶贫产业,应该像隋耀达一样,做到精而又精、细而又细、实而又实。要善于学习各方经验,因地制宜定好计划。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