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共文化机构用趣味留住孩子 省博有针对青少年讲解

  针对少儿群体的文化服务不断增加

  公共文化机构,用趣味留住孩子

  海南日报记者尤梦瑜 实习生林敏

  省图书馆为少儿举办书法课

  周末清晨,当街道上还是熙熙攘攘“倦意”未散时,省图书馆少儿部里已是人头攒动,家长、孩子们聚集在活动区域等待着各种兴趣活动班开始上课,而没能报上名的孩子们也会和家长一起在阅览区捧起绘本或故事书享受着周末时光。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具有着多种职能,而在这其中,教育职能与市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人们文化需求愈发多元,大家对文化生活的期待与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开始了探索之路,以更加丰富、深入的服务满足大众需求。而谈及这些机构的教育职能,未成年群体则是其面对的核心群体之一。

  青少年是省博省图常客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省图书馆、省博物馆都在针对青少年的服务上下了不少功夫。事实上,这一群体也是两大公共机构的“常客”。

  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副主任宋玉告诉记者,省博物馆目前采取免费领票的机制,使用学生证件换票进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量颇大,与此同时,博物馆也会接待一些学校组织的学生团队。

  在相隔不远的省图书馆,据统计,仅上半年,少儿部总流通人次就超过23万。

  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在自己的传统功能上不断加强。

  在省博物馆参观展览,馆内日常设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讲解,他们讲解内容与风格也会根据高、中、低年级进行特色化区分。例如,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讲解语言上会更加通俗易懂,加入一些适当的趣味性解释。同时,讲解员会在讲解中穿插提问,与小朋友们展开互动。而针对高年级的青少年团体,博物馆则以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志愿者爱心实践基地等这样的角色来向学生们提供一个社会性的平台。

  对于图书馆来说,其最大的资源就是书籍。近年来,省图书馆在青少年图书的补充及更新上颇有力度。少儿部的儿童绘本数量不断增加,据了解,其数量与质量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前列。

  “家长学校”有更多教育功能

  当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当“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涌入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他们能够在这里所体验到的也不再仅仅是参观展览、借阅图书。

  省图书馆每周都会安排“满满当当”的兴趣班来帮助小读者们体验阅读之乐,这其中包括小小园艺师、乐器班、手工兴趣班等。配合着展览、节日等,省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体验活动。近年来,省图书馆与省博物馆还经常举办进校园活动。

  “这些公共文化机构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段会冬博士说,现阶段,很多活动、展览多是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缺少成体系的规划。“就好像学校会有课程体系一样,其实这些活动也可以体系化。”

  除此之外,展览等一些活动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群体。省图书馆有自己的少儿部,其实,省博物馆也可以考虑开辟少儿区域。

  段会冬认为,海南的历史文化有许多都可以不仅仅局限在展览,像是黎锦这样的非遗项目都可以成为体验式的学习。他建议学校与公共文化机构可以展开充分的合作。

  “不仅仅是学校要组织参观,家长也要有带孩子来这些地方的意识。”段会冬博士认为,这些公共文化机构通过对市民的文化普及,在一定程度也扮演着“家长学校”的角色,以此发挥更多教育功能。

  文化浸润出“诗和远方”

  “从大方面来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本身所担负的职能之一就是教育职能,而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宋玉说,博物馆作为学生们的第二课堂,通过寓教于乐,让学生们更容易去接受一些文化知识。“所以我们也在一步步地推进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融合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走出了课堂,走出了家门,在进入到这些公共机构后,他们所收获的东西难以用分数或试卷去衡量。

  “除了学校、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还有一块非常重要的就是社会教育,像博物馆、图书馆之类的公共机构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青少年心理学家李惠君说:“博物馆、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包括歌舞剧院里的演出等等都是在为青少年教育提供机会,而这些文化资源是学校和家庭无法提供的。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是一个公民,也就要接受在公共领域内的公民素质教育,或者说,这样的公民教育的职能在公共环境中才能存在。”在李惠君看来,在公共场合无论是受到的文化熏陶抑或是自身的言行举止规范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性格的塑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公民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每一次的参观、观赏对孩子审美情趣的培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丰富个人生涯的宽度、高度与温度都有很大的帮助。”李惠君说,正是这些地方的存在,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有了可以片刻的“诗和远方”,她也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公共机构出现,服务社会大众。

责任编辑:陈虹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