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鹿回头”处文思涌

  《鹿回头》的内页

  1996年的《鹿回头》

  《鹿回头》创刊号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雪怡

  “胜景魂牵是琼州,濛濛烟雨鹿回头”“至今鹿女回眸处,白云碧海绕香魂”……提到三亚,不少人会不由自主脱口而出:“阳光、沙滩,还有鹿回头。”鹿回头的美丽传说赋予了三亚“鹿城”的美名,也拨动了许多或来到鹿城、或长于鹿城的文人作家的创作思泉。

  多股创作思泉汇流,便酝酿了一方沃土。三亚《鹿回头》杂志,自鹿城潜力无限的文学生机沃土中萌芽,又铺整了另一方供文学幼苗茁壮成长的沃土,既挖掘了三亚本土文化,培养了一大批文学艺术人才,也为宣传三亚、助推三亚乃至海南的文化繁荣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为与生俱来的那份爱好挥汗笔耕”

  “神话已经古老,南国天涯新的故事又开始……

  你、我、他匆匆来了,来耕耘风雨,播种光明……缪斯的手从未拒绝陌生的脸孔。

  开始吧,只有创造的手,才能翻开岛国永恒的童话,读到春的温柔,夏的热烈,秋的潇洒,冬的庄重……”

  1990年4月,三亚《鹿回头》杂志创刊号出版,这是《鹿回头》杂志社编辑部写于创刊号目录前的开篇语。彼时,步入20世纪90年代的海南掀起了发展经济的大潮,三亚也不例外。

  中国作协会员、时任三亚市文联主席蔡明康今年80岁,依然身体健朗,声音洪亮,如今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和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说起当年创刊往事,他仍激情涌动:“当时,在三亚全力追求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崖州文化圈包括三亚、乐东等地的文学青年创作活跃,需要一本刊物来承载他们的创作成果、发表他们的文学作品。此外,若想培养本土文学新人也需要一本刊物为园地。”于是,蔡明康便带领文联团队创办了《鹿回头》杂志。

  “蔡明康老师获得过海南省文学开拓者十佳,他带队创办的《鹿回头》杂志,为三亚本土作家作者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园地,也为三亚乃至海南培养了一批文学艺术优秀人才。” 20多年后,原三亚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时任三亚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罗灯光在为书写序时仍不禁感叹道:“三亚有这样一个群体,不为浮躁的环境所同化,不为喧嚣的市声所淹没,不为缤纷的物质利益所迷惑,而为自找的那一份责任、灵魂的那一份骚动、与生俱来的那一份爱好挥汗笔耕,甚至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人们欣然看到,这一方独响的山水,呈现了一个灿烂的文学天空。”

  南国天涯的一扇文化窗口

  《鹿回头》杂志创刊号的封面以白色为底,“鹿回头”三个红字在右,鹿回头雕像的图片在左。翻开杂志,黑色字体的印刷铅墨忽重忽浅,平展在牛皮黄纸上,醇厚的书香迎面扑来。

  “三亚市文联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创办《鹿回头》杂志。当时没有经费,为了创刊,文联团队成员都积极发动人脉关系、调动社会力量争取资金,最后在省农垦三亚木材厂、三亚市供销社联合总公司、市食品供应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帮助下,《鹿回头》杂志创刊出版。”省民族歌舞团原团长、时任《鹿回头》杂志副主编孙凯回忆道。

  《鹿回头》杂志是双月刊综合性文艺刊物,除了发表反映改革开放、贴近生活、可读性强的中、短篇小说外,还发表了许多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强的文艺作品,尤其注重新人新作的发现和培养。每期杂志出版后,都会邮寄至全国各省市文联以及海南各市县文联供内部交流,同时也面向全国作家作者征稿。

  “看杂志,向南看。《鹿回头》杂志的定位是综合性文艺刊物,但其实更偏向于纯文学文化刊物,刊登的文学体裁以诗歌、散文、小说居多,此外还有评论、美术、书法、戏曲、电视文学剧本等。”时至今日,孙凯仍清楚地记得,杂志创办后收到了来自国内外作家作者源源不断的赐稿,时常收到上百份投稿。因杂志追求呈现文化艺术多元性,收到来稿后会先按文学体裁进行分类,再优中选优,每期刊登发表的稿件约为五六十篇左右。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湖南的企业家何国通,因为一直喜欢文学创作,便给杂志投稿寻求指导交流,我们回复了一封几千字的信件详细反馈意见。多次书信来往,加上他通过阅读杂志文章后对三亚无限向往,一直心心念着三亚的风光、人文,最后将企业搬来了三亚。”孙凯说,通过《鹿回头》杂志这扇文化窗口情系三亚,最后扎根海南的人并不少;念着想着三亚的好山好水、历史人文,寻至鹿城、采风鹿城、书写鹿城的作家作者也不少。

  “当时给杂志投稿的群体涵盖各行各业,三亚本地的有在校学生、机关干部、农场职工、教师、部队军人、自由职业者等。”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原科长陈运康,彼时也是《鹿回头》杂志的活跃作者之一。

  对于《鹿回头》杂志,陈运康有着道不尽的深情与感恩,“我自学生时代就对文学创作抱有蓬勃的热情,那时已开始写散文,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后因心境浮躁便放下了笔杆,但放不下对创作的执念。对我而言,《鹿回头》杂志是净土、是沃土,也是乐土,让我重新燃起写作欲望,重新拿起笔继续文学创作。”

  从《鹿回头》走出的“三亚方队”

  提到《鹿回头》杂志,无论是当时的杂志社团队成员,还是作者队伍、读者群体,他们的脸上尽是自豪骄傲的神情。

  这份认同感发自内心、融入身体。1996—1997年,由三亚市文联创办的《鹿回头》杂志出版第19期刊物后,更名为《三亚文艺》,再出版了几期后便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今天仍在出版发行的《三亚文艺》是由三亚市文体局主办的。时至今日,《鹿回头》杂志的作者,罗灯光、陈运康、孙凯等人仍保持着写作习惯,笔尖依旧锋利。

  每次下笔前总想着如何更好地挖掘题材、更好地提炼写作,陈运康说这是《鹿回头》杂志教会他的习惯。“当时,《鹿回头》杂志邀请了叶文玲、蒋子龙、高晓声、唐达成、聂鑫森等外地著名作家到三亚开座谈会,讲述创作过程、分享创作经验,与本地作者交流沟通……对于我们这些仍在学习摸索的文学新人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受益匪浅!”陈运康说,除了组织座谈会外,杂志还会组织采风活动,带领作家作者感受自然山水、寻访文化遗址、深入基层群众。

  而在挥别《鹿回头》杂志后,孙凯屡著精品剧本、剧目,在艺术界发光发热。每当他回想自己与《鹿回头》杂志的千丝万缕时,始终感恩杂志对于他的培养之深和影响之浓:“担任杂志副主编的同时,我也是杂志的作者之一。《鹿回头》铺就了一方沃土,在吸纳国内外知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培养本土作家作者、宣传三亚宣传海南的同时,作为杂志社团队一员的我其实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打磨、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从这方沃土中得到丰厚滋养。”

  有人如此评价《鹿回头》杂志:其创办正得其时,发表了大量原创文学作品、三亚文学作品,培养壮大了一批本土作家作者。从《鹿回头》杂志走出来的这批作者队伍,时至今日人强马壮、引人注目,包括蔡明康、徐国良、亚根(黎族)、王槐光、邢福泽、周德光、罗灯光、韩亚辉、高照清(黎族)、翟见前、孙令辉、吴强、游师良、王隆伟、黄家华、杜光华、徐日霖、陈运康、孟允云、陆小华、衣米一等。“如果把海南的文学队伍比作‘琼军’,那么三亚的文学队伍就是‘琼军’中威武雄壮的三亚方队!”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