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海口文学现象:“文学海军”正在崛起

  文化观察

  “文学海军”正在崛起

  ——重新审视海口文学现象

  -王忠云

  岁末年初,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省会城市海口温暖有如初春,到处涌动着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在这个热潮中悄然兴起的“海口文学现象”,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与思考。

  海口作家群已是一支劲旅

  作为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口市的文艺工作者担负着推进全省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十分关心和爱护文艺工作者,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值此“双创”取得可喜成绩之际,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海口的作家群体为繁荣海口文化事业所做出的成绩,很有必要。放眼海口文学界,我们不禁欣喜地发现: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积累,常年定居在海口的一批优秀作家,勤奋创作,不辱使命,其影响力已冲出琼州海峡,声名远播全国,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

  继久享盛誉的“文学陕军”“文学湘军”“文学豫军”等地域作家群体之后,一支实力雄厚、成就卓著的“文学海军”已蔚然成军,成为我国当代文学事业中的一支新兴力量。这一壮观景象,可称之为“海口文学现象”,其形成原因与成功经验,值得深入探讨。

  海口市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宽松开放的人文环境,自海南建省以来,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才华的文学人才,陆续落户在此。驻海口的各机关单位和媒体、高校等文化单位,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为他们提供了安稳的创作条件。他们视海口为新的故乡,迅速融入了本地的文化环境,在这片热土上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有力地推动了海口文学事业的勃兴。

  早在1988年建省之初,以“寻根文学”开创者韩少功为代表的一批内地作家,就已来到海南工作和生活,为本地文学事业带来了有生力量。特别是韩少功陆续创作了以经典作品《马桥词典》《山南水北》为标志的一系列力作,树起了一面旗帜。但遗憾的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海口的文学事业基础毕竟薄弱,长期以来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就整体而言,实力仍然弱小,摆脱不了“名声不能过海”的窘境,与人才荟萃的内地作家群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近年来,经过一批优秀作家的不懈努力,这一落后局面已全然改观。截至目前,除久享盛誉的文学名家韩少功以外,在海口已形成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家群体,其中包括“老中青”三个梯队,题材涵盖了从纯文学到网络文学的各个领域,呈现出群星熠熠、佳作迭出的繁荣局面。

  以今日之势来看,海口作家群再也不是偏居一隅的弱旅了,而是中国当代文学事业中的一支劲旅。海口这个边陲城市,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上的一方重镇。

  海口文学界的这一嬗变,彻底更新了原有格局,体现出海口社会发展强劲的内生动力,是海口文化事业建设卓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纯文学创作再发新枝

  1988年海南建省以来,陆续有一批著名的“纯文学”作家从内地来到海口。他们在原住地时就已获得了全国性的文学知名度。来到海口定居之后,创作势头不减当年,显示出著名作家的深厚底蕴与强有力的后劲。

  这其中,继韩少功之后陆续推出重磅力作的,当首推王小妮。王小妮是吉林省长春市人,生于1955年。早在大学就读期间,就因创作反映知青生活的诗歌,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派”的开创性人物,曾获《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以及美国安高诗歌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从2005年起,王小妮移居海口,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成为海口作家群的一员。落户海口以来,王小妮的创作进入了深耕阶段,陆续创作并出版了诗集《半个我正在疼痛》,随笔集《王小妮随笔精选》《安放》《一直向北》《上课记》《上课记2》,长篇小说《1966》等,展示出全新的创作风貌。

  王小妮来海口以后的创作特点,凸显了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与悲悯,在风格上也显出较以前更为浑厚的气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两部长篇随笔《上课记》,真实记录了90后一代大学生多侧面的精神世界,引发社会热议,受到全国评论界的高度评价。

  定居海口的另一位著名作家晓剑,原名王建,1952年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早年曾在云南河口农场插队,知青生活经历是他的主要创作素材。

  晓剑早在建省之初,就来到海口定居。在此之前,他已是新时期“知青文学”的主将之一,与梁晓声、史铁生、叶辛等一起被载入当代文学史。他的长篇小说《世界》,反映云南知青的生活遭遇,笔力雄健,对人物境遇及心理的刻画极为有力,读之令人震撼。于1983年发表在《收获》杂志头条,引起读者巨大反响。他在这部作品中显示出的文学功力,明显超过了同期其他知青作家。

  定居海口之后,晓剑仍笔耕不辍,陆续创作长篇小说多部,题材更加宽阔,对建省之初十万人才“闯海”这一重要史实也有所反映。在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先后著有《世界》《青春肆虐的河谷》《占领曼哈顿》《土命》等20余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中短篇小说集,曾获《当代》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庄重文文学奖等荣誉。

  在纯文学创作上取得不俗成绩的,还有来自陕西西安的作家杜光辉。杜光辉生于1954年,早年曾在青藏高原当汽车兵,复员后开始写作,以其严谨坚实的创作能力,跻身于“文学陕军”的行列,其西部题材作品兼具传奇性与思想性,曾获全国首届环保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等23项各类文学创作奖。

  杜光辉于1992年移居海口之后,一面从教,一面继续创作,保持了严谨的创作态度,除延续西部题材之外,对“闯海”题材也有所涉及。他的短篇小说《洗车场》、中篇小说《陈皮理气》、长篇小说《可可西里狼》《大车帮》等重要作品,均属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纯文学力作。

  历史小说创作占有半壁江山

  上世纪90年代,著名作家二月河推出了多卷本“清帝系列”历史小说,大获成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历史小说具有内涵丰富、情节曲折的特点,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这之后,又有多位作家继之创作了系列历史小说,均取得不俗的成就。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最畅销的两部——《大秦帝国》和《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其作者均与海口结缘。

  在海口作家群中,最年长者当属著名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他是陕西省三原县人,于1949年出生,原为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出于对秦代历史的兴趣与强烈的创作愿望,他在49岁时毅然辞职,于1998年南下海口,租住民房,埋头创作系列历史小说。至2008年,总计504万字的11卷巨著《大秦帝国》全部出齐。从案头准备时算起,前后耗时16年,从壮年写到白发,可谓呕心沥血、矢志不渝。

  《大秦帝国》是一部大型系列历史小说。分为《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和《帝国烽烟》六个部分。其结构庞大,气势恢宏,人物众多,演绎了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进程,对中华民族的原生态文明进行了文学描绘,出版后迅即引起阅读热潮,首印12000套在两个月内全部售完,如今新版也已加印了4次,共计销售4万余套。该书获2007年“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作品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后,在央视一套播出,更是再次引起轰动。

  《大秦帝国》这部历史巨著,自始至终是在海口这片土地上完成的;孙皓晖先生也是在海口一跃而成为享誉全国的著名作家的,这一显著成就,堪称海口文学界的骄傲。

  另一位已定居海口的著名作家寒川子,也是历史小说创作的佼佼者。寒川子原名王月瑞,1962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在大学读的是外语专业,后又入伍,复员后成为独立作家和翻译者。从2003年起,在海南出版社负责人的指点下,他着手创作系列历史小说《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共7部),写作时闭门三年,六易其稿,方告功成。作品从纵横家这一角度,解读战国中期波澜壮阔的历史。他定居海口后,其作品陆续修改完毕并出版,销量惊人,成为出乎人们意料的一匹“黑马”。合计销量超过200万册。2013年,寒川子以360万元的版税收入,进入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前30名,引起全国出版界的高度关注。

  在海口的历史小说作家行列中,还有著名作家清秋子。清秋子原名程晓刚,1952年出生于重庆市,后随父母迁居吉林省长春市,早年当过知青。与孙皓晖一样,他也是在知天命之年定居海口之后才开始文学创作的,并迅速成为一位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作家。清秋子于2001年定居海口,2003年在网络发表长篇小说《我是北京地老鼠》,反映“北漂”地下室生活,引起网友强烈共鸣。该作品出版后,于2006年获国家级荣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为海口文学界争得了极大荣誉。

  清秋子勤于写作,文笔清新,著有长篇小说多部,先后涉及都市、知青、乡土等题材,后转型写作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传记,其作品《明朝出了个张居正》《国士——牟宜之传》《百年心事——卢作孚传》等,获得众多读者与有关学者的赞誉。2014年起,清秋子也加入了历史小说的写作行列,潜心创作多卷本历史小说《汉家天下》(共7部),展现自楚汉战争至汉武帝开疆的汉朝历史。小说目前出版了两部,受到文学界与史学界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点验海口作家群的系列历史小说成果,竟占据了全国同类畅销作品的半壁江山,创作成绩极为突出,令人甚感欣慰。这既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必然——正是海口文化土壤的丰沃,才造就了这一文学奇观。

  儿童文学创作异军突起

  文学青睐海口,不止在一个领域。近年来,海口的儿童文学作家异军突起,成绩骄人,为小读者们贡献了大量上乘之作。目前,在全国儿童文学的创作队伍中,海口作家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

  这方面的成就,当首推海口市作协主席张品成。张品成是一位具有相当功力的儿童文学作家,1957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市,后随父母迁居江西省南昌市,早年当过知青、教师。于上世纪90年代初调来海口,并开始儿童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红刃》《红药》《没有儿戏的童年》《北斗当空》《翱翔如风》《神奇邮路》《绿眼》《日出无声》《十五岁的长征》《陌生地带》,中短篇小说集《赤色小子》《永远的哨兵》《复活的山神》等,曾获中国作协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第一届、第三届“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十四届冰心文学奖等。有多篇作品被选入现行小学教材。张品成在创作上极为勤奋,仅2016年一年就出版新作4部,加上再版,全年一共出版儿童文学作品10余部。

  30年前,张品成受“寻根文学”影响,行走赣南大地,却意外地被红军在当地留下的遗迹和传说所打动,选取当年中央苏区的妇女、儿童作为描写主角,创作了“红色少年”系列作品,现已成为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海口品牌”。张品成多次重走长征路,获得实际感受,独辟蹊径表现悲壮的革命史,深受小读者的欢迎,他的多部作品长期名列“京东书城”畅销书榜。

  另一位在全国儿童文学园地中亮出海口品牌的,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三三。三三原名王丽莹,1971年生于山东省德州市,现定居海口,从事文学编辑工作。2003年起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其创作风格温婉细腻,著有长篇小说《舞蹈课》《我童年的秘密》《少年行》,短篇小说集《香豌豆的春天》《一只与肖恩同岁的鸡》等。曾获中国作协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第二届《儿童文学》金近奖等全国性奖项。

  三三对儿童文学创作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决心为孩子们写出富有教育意义的好书。她勤奋不倦,硕果累累,在2011年《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评选中,全票当选第一名,为海口文学事业争了光。

  网络文学添新军

  本土作家成长迅速

  海口作家的网络文学创作,在网络文学大潮初起时,就曾走在前面,颇有实绩。近年来,海口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也吸引了一位“80后”著名的网络作家前来加盟,他就是在全国网络文学界负有盛名的柳下挥。柳下挥原名黄卫,1988年生于河南省信阳市,2007年开始网络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于2014年定居海口,为海口文学事业增添了新鲜血液。

  柳下挥的写作风格幽默活泼,表现了都市青年在生活压力之下的坚强与乐观。2013年,他在第七届“网络作家富豪榜”上,以650万元的版税收入位列第9名,被网友们戏称为网络文学“大神”。

  他还是首位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5年)的网络作家,代表作有《近身保镖》《天才医生》《火爆天王》《终极教师》《逆鳞》等长篇小说,拥有数目庞大的读者群。

  以上,我们仅就海口作家群中贡献较为突出者做了简略介绍,其他作家在近年也有非常可喜的成绩,特别是,海南本土的作家们也正在迅速地成长起来,整体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海口文学图景。他们以一种“文学海军”的姿态,以更有力的步伐走向全国。

  (作者为海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