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 海南通过多种形式助2.4万名贫困劳动力成功就业

点击“深读海南”

  我省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组建合作社、就近安置等多种形式,一年帮助2.4万名贫困劳动力成功就业

  让贫困劳动力以“渔”获“鱼”

  海南日报记者 宗兆宣 通讯员 朱德权

  我省各市县通过多种政策,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在万宁海南口味王东澳镇基地,已吸纳354名本地贫困户就业,大多数人月工资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万宁市政府还为贫困户每月发放300元就业补贴和200元扶贫补贴。图为2016年12月21日,本地工人正在忙着加工、包装槟榔产品。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举行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是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举措之一。图为2016年12月2日,万宁举行退市风采车车主专场招聘会,车主现场求职。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海南全省有3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7万多贫困人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贫困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我省以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切入点,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组建合作社、就近安置等多种形式,一年帮助2.4万名贫困劳动力成功就业,让贫困家庭有了自身“造血”能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可喜变化。

  1、“一年近万元工资以前做梦也没想到”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吃上“旅游饭”,走上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路子

  2016年12月19日中午11时许,家住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新寨村委会什日宛一村的王强,步行5分钟来到村口的什日宛自行车驿站。她在这里从事客房清洁的工作。

  这是一个有9间客房和1间咖啡屋的自行车出租驿站,2016年10月1日开业,附近的农户还可以在驿站里向游客推销自家的土特产品、旅游手工艺品等。

  “我的工作时间是从中午到下午5点半,打扫几个房间而已,特别轻松。”王强对目前的工作十分满意。

  王强家中有4口人,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目前家庭人均年收入虽超过海南省定的贫困标准,但并不稳定,属于巩固提升户。王强一家4口挤在约80平方米的漏水老房子中,在没有到什日宛自行车驿站工作前,她和丈夫王育南一直在家里养蚕喂猪。2016年来,琼中相关部门给王强的小儿子发放了1750元的教育补贴,又给王强种桑养蚕补助了1078元,并推荐她到自行车驿站工作,每月可领到800元的固定工资,全家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

  “说真的,我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出外打工的想法,现在能在家门口工作,一年有近万元工资,这是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这笔钱对我们家帮助太大了!”王强说,2017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住上新房子,现在政府承诺可以给予6万余元的危房改造补助款,她和老公已经有了建新房的打算。在政府的帮助下,她相信日子会越来越红火,彻底摘掉“穷帽子”。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吃上“旅游饭”,走上了一条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新路。据了解,琼中2016年来加快推进10条“奔格内”旅游线路建设,增加了步道、房车露营地、民宿、客栈、停车场、农家乐、咖啡厅等项目。乡村旅游线路涉及的村庄农民因地制宜利用空闲房屋发展民宿、客栈,或在家门口开农家乐、小饭店,出售茶水、咖啡、烧烤、土特产等,为游客提供食宿等多项服务。

  其中,琼中什寒村全村103户农户中,有69户加入到乡村旅游服务行业,开设民宿29家、农家乐16家、客栈3家、小卖店21家。一年来,仅什寒村乡村旅游产业带来的创业收入就达230多万元。

  2、“自从加入合作社一下有了脱贫方向”

  贫困户以政府扶持的种苗入股,当上了合作社的股东,参与年底分红,一年就达到了脱贫标准

  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亚上村耕地面积少,资源短缺,一个村就有贫困户56户。为帮助村民致富,帮扶单位省工商局积极引导建立“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脱贫模式,充分发挥村养殖大户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该村成立了陵水常春花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大户为中心,依托农户养殖传统,辐射带动周围农户积极运用科学技术饲养。

  目前,陵水常春花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营养鹅业务,已有12家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帮扶单位为12家贫困户每户送了100只鹅苗,并推动注册“陵水常春鹅”商标。

  “以前,我一直都不知道做什么才能脱贫,自从加入了专业合作社,一下子有了方向,有了目标,也有了路子。”亚上村贫困户郑家庄激动地说。

  让贫困户通过加入合作社实现脱贫的做法,在我省各市县并不鲜见。坐落在琼中和平镇长兴村的兴民养鸡专业合作社,2016年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长兴村8家贫困户以政府扶持的种苗入股,当上了合作社的股东,一年就达到了脱贫标准。

  长兴村贫困户王啟文以前没有固定收入,妻子患有精神类疾病,两个孩子都在读中学,家庭非常困难。2016年3月,他成为兴民养鸡专业合作社的饲养员,除了每月领取700元工资外,还将政府扶持的鸡苗入股到合作社,已经累计入股500只,而且他还投入了资金入股。“现在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不仅成为了小股东,我还加入到合作社的管理中。除了种苗、资金入股有分红,还有管理工资领,我一个人就有了三份收益,家庭脱贫完全没问题。”王啟文满怀信心地说。

  和平镇政府和兴民养鸡专业合作社为长兴村30多家贫困户制定了三年全部脱贫的目标,2016年确保8家贫困户脱贫后,2017年合作社将把年终资金分红的范围再增加10家贫困户,2018年则把剩下贫困户全部纳入分红范围,实现全部脱贫。

  3、家门口每月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

  我省与广东珠三角地区进行劳务协作,推动建立劳务输出长效机制,初期提供3.3万个岗位

  除了就近安置,我省从2016年10月开始,每月都组织一场全省联动的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招聘地点主要设在村镇一级,全省同一主题、同一时段、多点实施,将岗位直接送到贫困劳动力家门口,让更多的贫困户能够走出去就业。

  我省与广东珠三角地区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劳务协作,充分发挥广东省海南务工人员服务协会、广东省海南商会、广东省海南联谊会等机构的作用。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与广东省海南务工人员服务协会签订《琼粤劳务输出框架协议》,推动建立劳务输出长效机制。按照协议,服务协会初步提供了3.3万个岗位,我省就业部门根据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对其进行筛选分类,下一步将组织人员报名,并联合广东省就业部门,共同做好赴粤就业贫困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工作,提高输出劳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文昌、乐东、儋州、澄迈、琼海等市县还建立了广州、深圳务工人员服务站,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政策宣传、职业介绍、权益维护等多方面的公共就业服务。

  全省各市县就业局还联合当地相关部门、职业中介机构,组织贫困劳动力从事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

  儋州市就业局以政府购买的方式,在全市有条件的行政村资助建立扶贫电动车维修点,通过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与贫困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派遣贫困劳动力到维修点就业。

  昌江黎族自治县就业局与县民宗委合作,在当地特困村水富村组织手工牛皮凳制作和销售,年计划产牛皮凳1500张,年利润近25万元。

  三亚、乐东、昌江等九市县建立琼南就业合作平台,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网共享岗位信息,组织当地企业到其他市县开展专项招聘活动,引导琼南贫困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

  4、“400元回家费用解决了我的交通难题”

  我省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不但费用全免,还能获得补贴和奖励,贫困户的就业热情被激发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看起来很美,但鼓励贫困劳动者就业只是第一步,职业技能缺乏的现状不可避免成为制约他们成功就业的瓶颈。我省各市县因地制宜对贫困劳动者及时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

  澄迈县就业局组织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开展培训,随到随学,先后举办了29期咖啡师、沉香加工、家政等技能培训班。

  白沙黎族自治县就业局结合全县整体推进阿里村淘工作,在8个贫困村淘宝服务站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并将培训和销售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果。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不但费用全免,每人每天还能获得生活补贴,并且部分市县对吸纳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外出务工人员都给予奖励,这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和出门就业的热情。

  几年前来海口打工的吴圣云,是琼中湾岭镇鸭坡村委会大路坡村小组的贫困户。为了省钱,他一般两个月才回一趟家,每次往返的交通费是100元。在2016年12月16日“琼中县外务工交通补贴、创业促进就业奖励补贴”发放仪式上,吴圣云一次性领取了400元的交通补贴。“400元够我8个月的回家费用了,基本解决了我的交通难题,政府考虑得太周到了!”吴圣云兴奋地说。

  琼中为了鼓励支持该县贫困人员实现转移就业脱贫,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补贴和奖励办法,规定县外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一次性发放交通补贴400元;创业带动贫困人员就业的个人或企业给予2000元-5000元的奖励性补贴。

  三亚、万宁等市县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奖励政策,对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和中介机构推荐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的给予补贴,鼓励企业和中介机构加入到就业扶贫工作中。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