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评论| 给背离行善初衷的任性“放生”套上缰绳

  1月1日下午6时,海口秀英消防大队接到群众报警称:海口市秀英区滨海大道金色阳光酒店旁沙滩上有5条蟒蛇。西海岸中队接警后立即出动5名战士赶赴现场处置,截至当晚7时15分,5条蟒蛇已被全部抓获并交由相关部门。(1月3日国际旅游岛商报)》》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无论是基于积德行善,还是出于动物保护,放生现象越来越常见。不过,放生不是杀生,行善还需善作为,一段时期以来,盲目放生、随意放生危及放生地生态环境,留下隐患,甚而使得被放生动物陷于绝境的现象时有所闻,也屡遭舆论质疑,引发忧虑和不安。

  上述放生行为,没有充分考虑放生动物生活习性,导致原本生活在丛林里的蟒蛇无处可去,长时间滞留在沙滩上徘徊,严重影响市民的安全,更无视巴西龟这一外来物种可能给海南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置其威胁鱼类生存于不顾。这种不注意趋利避害、不考虑关联方利益的放生,已背离了爱心和善良的初衷。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23条规定,“放生单位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论证后,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野生动物保护法》更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众所周知,放生的生物很可能会把自身携带的病菌传染给其他生物;放生的物种如果不是放生地本土就有的,很容易对放生地的生物链构成威胁;爱心“泛滥”还可能助长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可见,随意性、不正当的乱放生可谓隐患重重,这不但要求广大民众既要增强科学放生、文明放生意识,而且提醒有关职能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尽快给放生订立“规矩”,就放生许可、物种、地点、处罚办法等做出明确规范,并且纳入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常态监管机制,给放生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套上法治缰绳。 (高谭)

本文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原创评论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和来源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独家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