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鸭坡村农户许环雄以“滚雪球”式养猪,去年收入30万元
“别叫我贫困户,我已经脱贫了!”
“别叫我贫困户,我已经脱贫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鸭坡村加丁村小组的许环雄放下手中的锄头,用这样的方式向记者“打招呼”。
日前,记者在许环雄家看到,他家的危房改造房虽有3层高,每层却只有40平方米,与房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隔壁600平方米的猪舍。
问到为何把新房盖成了“小蛮腰”,许环雄解释说:“我和两个哥哥每人住一层,够用了,土地要用来发展产业。”
站在一旁的鸭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秦家越补充道:“小许这两年把积蓄全用来购种猪、盖猪舍、做基建,没有多余的钱盖更大的房。”
从小到大都靠借钱读书的许环雄放弃了大学梦,开始四处打工。他回忆说,当时辗转去了儋州、东方等地学习养猪技术,虽然又脏又累,跟学自己感兴趣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着天壤之别,但打工的日子反而比上学时轻松些,因为可以减轻家庭负担。
2014年,在外漂泊多年的许环雄决定回家创业,养殖黑棕猪。“刚开始缺资金,守着几头猪,生怕它们生病,晚上就睡在饲料房,慢慢‘滚雪球’,走到了今天。”许环雄告诉记者,通过两年积累,现在家里养殖黑棕猪上百头,仅2016年就收入30万元。
“这30万元,在我手里还没暖热,就全部用在扩大生产上了。”许环雄说,养猪是件普通的事,加点“智慧”进去,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产量不够,品质不足,我正谋划着让“致富猪”都吃上“有机料”,打造出纯天然的黑棕猪肉品牌。
“我打算和第一书记商量,把我的猪舍打造成‘鸭坡村种猪农民合作社’,吸纳对养猪感兴趣的贫困户,等他们拿到分红,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再去谋发展。”许环雄告诉记者自己对未来的谋划。
单身的许环雄因缺贷款担保人,多次申请贷款都被拒之门外,通过看电视夜校讲解贷款政策,他向第一书记、县金融办反映情况,信贷员上门了解到许环雄家产业发展规模大,第二天立即放款5万元。
“贷款也都用在猪舍基础建设上了,我要继续用‘勤劳+智慧’的思路做好眼前事。”许环雄说。
近年来,琼中大力扶持发展各类特色农业产业,2016年以来更是为贫困户争取资金、项目和技术,实施特色产业项目已达121个,整合、支持或帮助协调资金投入已达1.2亿元。
(本报营根1月26日电)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