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琼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
为最好最美海南增添人文特质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罗霞
“如果由您向全球推介海南,您会推荐什么美食、民俗?”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住琼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建议启动“文化辞海”编撰工作,助推中国文化全球推广,其中建议“文化辞海”内容上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高大上”的文化内容,还包括美食、民俗等最“接地气”的文化内容。
当海南日报记者问到上述问题时,朱鼎健想了想后说:“海南应该提炼文化符号,形成并强势推广海南鲜明符号、个性形象。”
在朱鼎健看来,建设最好最美海南需要增添海南的“特质”,并传播海南的个性形象,而文化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海南旅游核心价值不突出,整体品牌形象模糊,没有鲜明的旅游符号。”朱鼎健提出,海南的旅游业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打出能够深入人心的整体品牌,需要系统梳理海南哪些资源能够提炼成为海南旅游的文化符号。
如新加坡的旅游形象“新亚洲、新加坡、新感觉”,夏威夷的“Aloha在旅途”,而提到墨西哥坎昆,自然会想到其鲜明独特的玛雅文化、玛格丽特鸡尾酒等。
朱鼎健还建议海南创新研究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全球推广策略和执行。“由于全球市场巨大,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往往意味着巨额投资,但效果上又显得形式化和表面化。”朱鼎健建议,在国际市场推广上,采取以点带面的战略,借鉴迪拜的一些旅游推广经验,重点借助几场大型赛事和大型活动进行辐射式推广。
文化潜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除美食、民俗等外,建筑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朱鼎健注意到,海南正在推进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有助于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不过朱鼎健提出,目前海南一些乡镇、农村地区的房子在科学性、美观性上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一批白瓷砖贴面的“火柴盒”式房子,这与我省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目标相去甚远。
“欧洲很多美丽的乡镇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经过当年优秀规划设计师的设计,并在后来的历史沿袭中,管理部门对改建、新建房屋始终进行严格审批而形成的。”朱鼎健建议,由规划及住建部门主导,联合环保、林业、农业、文化、旅游部门,以“多规合一”的思路,强力做好每个乡镇的细致规划和升级工作。
在各社区、农户单体建筑上,可以借鉴国外的房屋定制模式。规划设计部门根据不同乡镇的风格特色,组织设计几种体现当地民居特色的“建筑模板”。例如,在海口羊山地区设计富有火山文化特色的民居;在琼海、文昌设计海岛文化特色民居;在琼中、五指山设计富有黎族文化特色的民居等。
朱鼎健强调,要对一乡一镇做好科学的功能分区,把本地居民核心生活区、集中生产区和对外旅游观光区进行规划。“让老百姓的生活、农牧林生产活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等,在规划的层面进行科学总体的安排,特别是用‘多规合一’来推动。”朱鼎健说,美丽农村和特色乡镇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首先把好新建关,还要科学布置乡镇修复工作。各地要避免盲目建设、操之过急,避免过度和大规模的拆改重建,避免“一刀切式”改造。
“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这一明确要求,同时全域旅游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朱鼎健认为,建设最好最美海南,需要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化合作,推出更多有文化内涵、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大众旅游时代的需求。
“海南应致力于建设亚洲新兴的电影外景拍摄基地,将产业发展与人文交流融于一体。”朱鼎健强调,发展电影产业,政策引导的作用非常大。目前,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长影100项目陆续进入海口,起到了市场引领作用。
“世界上很多旅游城市都有品牌化的美食夜游项目,如巴厘岛的夜市购物区、台湾林林总总的小吃夜市。”朱鼎健说,海南可设置有海南特色的多主题旅游市集,依托这些市集,还可以举办长期季节性的、节庆性的“购物节”。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南可加强对南洋文化、南海文化的研究,并借助博物馆等传播载体进行传播,促进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朱鼎健说。
更多“特质”的挖掘和利用,正期待着拥抱最好最美海南。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责任编辑:韩慧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