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周公卒:农业“王牌”须向改革要效益

  全国人大代表周公卒:

  农业“王牌”须向改革要效益

  农业是海南经济发展的一张王牌,如何让王牌更“王”,是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农垦改革的先行者,海南农垦改革成效初显,为全国进一步深化农垦改革作出有益探索。本期“两会E访谈”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我省深化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公卒,就农垦改革、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周公卒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本报特派记者王凯摄

  培养龙头企业

  培育发展新动能

  记者:农业是海南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您觉得海南如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周公卒:海南的“三产”结构中,农业占据较大比重,热带农副产品备受欢迎,农业发展整体势头强劲。当前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海南农业发展要注意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提供绿色优质产品。改革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新型经营主体的培养。海南的热带瓜果蔬菜受欢迎,热带农业效益不错,但总体而言单个农民的实力、眼界、信息有限,很难做到按市场需求生产,容易出现农产品滞销等问题,要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适度开展规模经营,政府要对龙头企业加以扶持,调整农业结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现代农业发展要向发达农业国家看齐。

  政府要积极研究市场变化,中央政府各部门可从战略层面研究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省市县政府可结合生产情况研究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发现短板,补齐短板,培育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绿色产品不使用农药、化肥,因而急需组织科研力量对新品种、新的种植规范进行科技攻关。有了科技成果,还要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和转化力度,科研、教学与推广相结合,强化基层推广力量,从人员配置、知识结构等方面不断完善基层科技服务。积极培育农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农业种植专业服务机构可积极提供有偿服务帮助农民科学种养,这是发展“大农业”的关键,有利于农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持续发力

  记者:农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去年以来海南农垦改革做了大量扎实卓有成效的工作,扛起了改革发展的“海南担当”,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继续深化农垦改革,您觉得在现阶段农垦改革如何进一步稳妥推进?

  周公卒:海南农垦改革起步早,农垦改革已在全省掀起高潮,目前进展顺利,得到各方高度肯定,全国农垦改革现场会将在海口召开。垦区集团化工作基本完成,新的集团按现代企业制度已打造完成,效益初显,今年有望扭亏为盈。农场企业化正在推进,14个农场转变成12个公司,余下的农场根据现有条件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企业化改造。农场社会化改造稳步推进,农场20多项社会职能移交计划今年6月底前完成。加快垦区土地清理规范,妥善处理确权土地、争议土地、被侵占土地,积极与市县政府协调稳步推进,20多万亩土地重新确权发证,4万多亩有争议、被侵占土地清理完毕,下一步将采取专项工作来进一步推进。

  农垦不仅要改革,还要发展。目前农垦已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八大产业和八大园区建设正稳步推进。八大产业进展卓有成效,茶叶产业已盈利500多万元,海南白沙绿茶、红茶品质好,是一流的茶叶原料,整合岛内茶叶资源,适度扩大生产,海南茶叶产业潜力无限。果业集团发挥农垦比较优势,积极整合岛内芒果资源,并准备携手广西、四川等地,整合芒果资源,争做全国最大的芒果集团,实现全年都能在全国市场上销售海南芒果。200多万亩橡胶正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打造核心保护基地。旅游、健康、房地产、金融、商贸物流等新产业在农垦集团已开始探索运营,亏损企业已成立资产公司,不断优化经营。

  牵手互联网,做强农旅融合

  记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利用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现代信息网络,推进农业新技术传播、农产品高效销售?

  周公卒:海南发展互联网农业是必然趋势,热带水果、瓜菜等时鲜产品多,这些产品不耐存,需要及时销售、食用。利用网络优势,不仅能让消费者及时享用优质农产品,也能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政府要及时研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促进水果蔬菜电商的发展。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要树立标杆,宣传典型,树立诚信经营的市场导向,通过口碑营销做响海南农业品牌。

  记者:海南是国际旅游岛,全域旅游建设全省铺开,如何强化农旅融合,让农村美、农民富?

  周公卒:海南正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琼中什寒村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模式可进一步推广,政府主导、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琼海模式也值得借鉴。农垦集团可充分利用农垦自身资源,深入推进农旅融合。“我在海南有农庄”的项目是个有益探索,此举可引入一批高端游客的进入,农业土地变成天然的景点,政府要在规划、引导上下功夫。

  记者: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发展的显在优势,我国有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海南有“候鸟”人才和南繁人才,您觉得如何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促进海南农业的转型升级?

  周公卒:政府首先要对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摸底清楚,明确急需人才引进的方向,给予相应的条件引才用才,对国企、民企引才用才需一视同仁。在荣誉等方面给予“候鸟”人才相应的激励,制定个性化的引才用才方案。医疗、教育的配套省里已高度重视,这样加快推动配套完善的势头要继续保持,以钉钉子精神稳步推进。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