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外媒看中国
字号:

英智库:因地制宜――中国的脱贫经验不应被忽视!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时间:2017-04-27 01:44:10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网站4月25日文章,原题:因地制宜――中国给发展专家们的扶贫经验 毫无疑问,中国是本世纪在消除贫困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国家。中国减贫贡献占到了世界减贫成就的3/4。该国仅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从一个1980年时比孟加拉国和乍得还穷的落后国家蜕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令人十分意外的是,中国的经验对国际消除贫困发展的影响相对微弱。

  在去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上,众多权威人士和专家们会聚讨论如何终结全球贫困。同往常一样,他们雄心勃勃地发表到2030年消除贫困的联合声明,而声明中对中国的成功经验几乎视而不见。

  在政策领域之外,世界知名学府的公共政策学院――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发展与制度”课程――也很少将中国作为案例纳入教程,除非是作为一种边缘或反常的例子。为什么国际社会不愿或不能汲取中国脱贫的成功经验呢?这是因为存在一种有缺陷的观念,即认为学习某个特定国家意味着必须全盘接受其“模式”。照这种逻辑,如果该模式的某个方面特殊或不行,那么该国的经验就必须被全盘否定。

  显而易见,一股脑儿地全盘否定中国的经验是可悲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要汲取中国的经验,选择性的学习或是最佳途径。

  外界对于中国往往有一种刻板印象――中央到地方在很多方面都高度一致。实际上,在中国政府内部和社会的基层,往往潜藏着巨大的灵活性和创意。笔者称之为“因地制宜”模式

  “因地制宜”扶贫是中央领导与地方灵活性的结合。北京的做法不是巨细靡遗地指示地方官员怎么做,而是引导和鼓励地方官员,根据地方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发展方法。在这种因地制宜的环境下,地方官员和企业家渴望使用貌似“错误的”方式启动市场。

  不妨回看历史。如今富裕的中国沿海城市以前也是贫困的,他们脱离贫困靠的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将官员都派出去,像蜜蜂一样四处寻觅投资者。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目标也随之演变:从对投资者来者不拒到只欢迎优质的投资者。显然,这里的经验不是别国应盲目照搬中国的做法。笔者的意思是,贫穷社会必须利用自身的特点启动发展,而不是输入富裕国家的好做法。

  在扶贫方面,中国是一个教科书般的案例。当然,其经验不应也不能被全盘复制,就像任何国家(包括美国)的经验不应盲目复制到别处一样。随着各国领导人继续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例子。(作者阮阮・昂,陈俊安译)

 
责任编辑:王海岚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