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80后小伙“偷师”苦练成功创办陶艺馆

  80后小伙“偷师”苦练成功创办陶艺馆,并将陶艺与旅游结合

  陈文:捏泥巴捏出一个创业品牌

  创业故事

  ■ 海南日报记者 邓钰 特约记者 陈超

  在澄迈县福山镇,有一家古朴典雅的“守艺人”陶艺馆,走入其中,茶盏、塑像、面具等各类造型考究的陶艺品便映入眼帘,这是澄迈80后小伙陈文的创业场所。

  在陈文手中,一块块不起眼的黄泥巴,不仅变成了精致的陶瓷工艺品,还搭上“体验经济”的快车,发现无限商机。

  做陶艺这行,陈文算得上半路出家。2005年,21岁的陈文从海南省对外贸易学校(现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专业毕业,从事过服装销售、个性打印等多份工作。随后,在桥头红坎岭的制陶厂负责名片、宣传册设计等工作。

  “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制陶,在现场一见到这技艺便被惊艳了。”陈文说,看着陶艺师傅在弹指间便制出流畅优美的陶瓷制品,他萌生了学做陶的想法。“手艺人的功夫都不外传,没有师傅指点,我只能靠多看,多模仿,想方设法‘偷师’。”

  此后,除了每个月回家一次,陈文全窝在工厂里观察老师傅的制陶手法,暗自模仿。制作一个陶器的过程不简单,要经过选料、压滤、练泥、拉坯等十几道程序。他一次次地重复着繁琐流程,经常废寝忘食地摆弄泥巴10多个小时,不觉疲倦。

  “没有吃苦的决心和极大的耐心难以做陶。”从门外汉到制陶好手,陈文终于练出一手精湛的技艺。

  但是,光有好手艺并不够,制陶业的黄金时代不再,如何让陶艺在新时期重焕生命力,成为他心头的难题。

  转变发生在2013年,当时澄迈县大力建设福山咖啡风情小镇,着力引入特色产业扩展小镇业态。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陈文和朋友合作,筹集了10余万元,在小镇开起了“守艺人”陶艺馆,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人来到福山旅游,陶艺馆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陈文寻思着将陶艺和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体验经济”,让游客们体验制陶的乐趣。

  现在,“守艺人”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成为当地一个特色品牌。每到周末,便有不少家庭来到这里,在黄泥巴中体验一把创作之趣。去年,陈文还在陶艺馆旁边开起了咖啡厅,让人们在制陶之余,感受当地独特的咖啡文化。

  (本报金江5月11日电)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