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3 月 28 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字号:

从镰刀到智能机器 这群绿林好汉真会玩

来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 时间:2017-05-26 17:11:00

  匠人手中落下的铁锤,随着红炉里向上的火苗一起跳跃,依稀可辨,绵延至今。

  有些文明总是能是融入大地山川,融入人们的血脉。从镰刀、斧头、锹到高端装备和职能制造,几十年间,荆门市京山这个地处大洪山南麓的县城,见证着“中国制造”的发展史,也实践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迈进。

  宋河地方国营星火农具厂是京山轻机的前身图片来源于网络

  靠着几部红炉、几把铁锤便在那时起了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玩”出新花样

  京山的历史悠久无需多言,举世闻名的屈家岭文化书写了农耕文明的传奇,“绿林”赋予了这里新的的内涵。西汉末,荆州一带发生饥荒,新市人(今京山)王匡、王凤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起义——“绿林起义”。绿林起义席卷全国,他们杀富济贫,开仓放粮反抗封建统治阶级,被后人称作“绿林好汉”。

  过往的种种预示着一个更加不平凡时代的到来。1957年秋,宋河镇铁业社和宋河镇木业联合创建了化工厂,初名“宋河地方国营星火农具厂”。靠着几部红炉、几把铁锤便在那时起了家。

  1961年扩大生产镰刀、斧头、锹等农用产品;

  1972年生产水轮机、钻夹头等产品;

  1983年发开瓦楞机、胶水机、切角机;

  2004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

  铁匠铺里传出的叮当声绵延了几十年,悠扬悦耳。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起步于计划经济,发展于改革开放,壮大于经济转型,曾以镰刀、斧头、锹……等传统农具为主要产品的小作坊,日后会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成长为全省民营百强企业,年产值达到百亿元,产业涵盖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营销与辐射网络辐射全球,覆盖俄罗斯,土耳其中东等多个国家。

  历经20年发展成为销量世界第一的包装龙头企业,这家企业不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而是在中国中部地区的一座小县城,京山轻机的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几十年间,京山轻机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百亿产值的集团企业图片来源于网络

  “玩”出新格调

  有人说,京山轻机发展到今天最大历史功臣当属于前任董事长孙友元。

  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孙友元是铁匠出身,作为宋河镇首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970年孙友元被招工进厂。1984年,时任京山轻工机械厂销售科副科长的孙友元,被京山县委组织部认命为湖北京山轻工机械厂厂长。

  接任京山轻工机械厂厂长时,这家小型集体企业的主要产品还停留在镰刀、斧头、锤子等五大农具上,说它是一家大的铁匠铺也不为过,整个工厂产值不到100万元,利税几乎为零。

  为了改变这种面貌,孙友元上任后便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改革。“孙总最重视的就是人”京山轻机集团工会前主席戴文炳说,孙友元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引进人才。

  “第一项政策就是解决户口问题,当时很多在武汉学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和高级工程师,都被他招致麾下。”当时环境下什么是最稀缺的资源?是“农转非”的指标。戴文炳说,1987年的时候,县政府专门奖励给京山轻机15个“农转非”指标,也就在那年京山轻机产值突破了千万元大关,迈上新台阶。

  孙友元对人才重视不只停留在高端人才。京山轻机曾有一名姓詹的老铁匠师傅,詹老走后,孙友元就像儿子一样去抬棺、端遗像。这种行为不单感动了家属,也打动了全厂的工人。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京山轻机目前仍保存着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在高端智能装备领域上,拥有一支400余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和百余项制造行业的国家技术专利。

  除此之外,销售员出身的孙友元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判断力,果断地选择包装机械领域作为行业切入点,并紧贴市场紧跟客户,终于将企业带出了困境,走上持续发展之路。

  机器人演示分拣刚生产出来的瓦楞包装纸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京山智能制造产业园——京山轻机公司无人机生产车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玩”出新境界

  有着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轻工包装机械、锅炉辅机、液压搬运机械产品在国内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2013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京山县确立为“中国机械工业轻机名城”,这是我省获此称号的首个县市。

  如今,智能制造成为其主攻方向。

  在国宝桥米公司,一台红色智能搬运机器人,左转、前行、右转……将一袋袋桥米,按照预设好的路线自动搬运。

  这个“小家伙”并非漂洋过海请来的“外援”,而是“根正苗红”由京山本土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生产。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公司用的机器人都是从国外进口,一台动则超过百万元,如今用了自己的控制系统,造价一下降了几十万元,功能也差不多。

  京山,正在成为一座引领智能制造的产业之城。“中国制造2025”在这里落地见效。全县1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机器换人”,3平方公里“智造小镇”建设风生水起。

  智能制造产业园,立足高端智能制造,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总投资68亿元。李培根院士工作站进驻,为引进智能制造高端人才提供了技术支撑。全国领先IT服务商软通动力、创新制造专家厦门视贝、专业激光产品制造商楚天激光,一家家企业陆续登陆这片智慧之地。

 
责任编辑:邓丽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