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人间百态
字号:

“我们一定要让黄大年的特种无人机飞得更高更远”――宁波余姚科研团队追思黄大年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许瑾、裘立华 时间:2017-05-29 15:50:38  
关键词:黄大年 固定翼无人机 探测计划 拼命三郎 短板
[提要]  新华社宁波5月29日电题:“我们一定要让黄大年的特种无人机飞得更高更远”――宁波余姚科研团队追思黄大年 ”  那一年,黄大年领衔的“特种无人智能飞行机器人探测平台项目”成功入选第五批宁波市“3315计划”,获C类创业团队资助。

  新华社宁波5月29日电题:“我们一定要让黄大年的特种无人机飞得更高更远”――宁波余姚科研团队追思黄大年

  新华社记者许瑾、裘立华

  在浙江宁波人心目中,黄大年是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里最为平易近人的“大家”――他在这里,留下了未尽的事业。

  2015年,在同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好友甘中学博士极力推荐下,黄大年第一次来到余姚。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利君说:“同为回国创业创新的二人惺惺相惜。黄大年说,他相信甘博士的眼光。余姚一定是一个务实高效的地方,能够加速技术转化的地方。”

  那一年,黄大年领衔的“特种无人智能飞行机器人探测平台项目”成功入选第五批宁波市“3315计划”,获C类创业团队资助。次年6月,宁波翔羽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余姚注册,这也是黄大年生前注册的唯一一家公司。

  “老师刚从英国回来的时候,我们作为学生曾劝他创办企业,但他一直没有同意。他说,办企业是私人的事,他希望集中精力搞好国家科研项目。后来,直到甘教授成立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并极力邀约,他才同意,希望通过办事效率更高的企业模式,快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加快军用领域向民用领域转化。”黄大年的学生唐水亮说。

  在业界,黄大年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通过亲自带徒研究,他为实施国家地球探测计划奠定了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重型装备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其中,他成功促进了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的技术空白。

  而他最终选择在余姚落地的项目,就是来自于这个高精尖端的领域。过去,在航空物探领域,多采用有人机,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据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顺安介绍,航空物探从有人机到无人机,是该领域的基础一环,只有硬件技术跟上了,有更多能够重载荷的物探专用无人机被研发出来,才能更好地搭载传感器,为后续的飞行探测、数据处理打下基础――这一块,一直是国内该领域的“短板”。

  在黄大年的指导下,刘顺安带着团队的博士、研究生一起,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转化,预计今年年底即将完成一款具有国内顶尖技术的特种无人机,并将在年末试飞后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可以说,这一款飞机解决了众多世界性难题,我们的目标是让它走出国门。”刘顺安说。

  唐水亮说,黄老师生前总嘱咐学生,要抓紧时间学习,让自己更强大,不要把钱看得很重,要爱国报效祖国。“时间非常紧迫,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不同国家的高精尖团队,我们要抓紧赶上并超越他们!”

  如今,事业未尽,先人已逝,但报国的梦想仍在。

  目前,刘顺安、唐水亮所在的团队已经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将继续把黄大年生前未尽的事业做下去。

责任编辑:王海岚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