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摘登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摘登

  编者按

  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15日上午在海口召开。会上,6家单位以书面发言的方式,对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显著成果作了介绍。本报选取部分发言予以刊发。

  海口市委、市政府

  发挥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省会带头作用

  真干苦干科学干 争创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文明委的具体指导下,海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一起抓,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真抓实干、团结拼搏,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城市,发挥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省会带头作用,真干苦干科学干,争创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目前,海口市“创卫”工作已通过国家爱卫会综合评审和公示;“创文”连续两年在全国参评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双创”刷新了一座城,彰显了文明的力量。

  海口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就是一句话:真干苦干科学干。

  在“真干”方面,一是认识到位。2016年11月,海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双创”标准不变、力度不减,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推进城市更新,打造“双创”升级版。

  二是惠民利民。坚持创建为民惠民、补齐民生短板,每年投向民生资金占财政支出的75%,让市民共享创建成果,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严管重罚。坚持把考核奖惩贯穿于“双创”全过程,构建起“督考合一”考核奖惩体系,两年来共处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83万宗,罚款2亿多元。

  在“苦干”方面,一是领导带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四套班子成员、法检两长到海口参加植树、清扫垃圾、志愿服务、劝导文明交通等“双创”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挂点镇街调研指导、督促检查,一竿子插到底。

  二是条块结合。按照“城乡一体、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实现无遗漏、无盲点、无缝隙的领导主体责任全覆盖,真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双创”工作责任制。

  三是全民参与。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省市共建推进海口“双创”工作的通知》,省直机关工委、省文明办、省爱卫办等省直部门积极组织协调省直机关单位参与海口“双创”活动。

  在“科学干”方面,一是精准对标。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188项指标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体系》27项指标来开展创建。

  二是问题导向。实施治堵、棚改、增绿和文化复兴等工作,打造“双创”升级版,提升城市品位和价值。

  三是完善机制。陆续建立健全253项制度,通过了《海口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海口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和《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的决定》等3项法规。

  海口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坚决扛起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力争早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实现海南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

  三亚市委、市政府

  打造“双修”升级版

  争当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排头兵”

  三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历届班子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亚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把城市双修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载体,推进八大环境建设,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以实际行动扛起“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三亚担当。

  一是“双修”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让绿于民、让路于民、让景于民、让海于民、让田于民,提升了三亚的竞争力。

  二是“双修”升级打造幸福三亚,加快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让三亚生态更优、环境更美、城市更靓、实力更强、功能更完善、老百姓受益更多。

  三是加强诚信三亚建设,启动“诚信三亚”网络平台,定期发布“红黑榜”;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以旅游市场整治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抓建设;开展诚信旅游服务巡访,对扰乱市场秩序、欺客宰客、商业贿赂等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实行“一次性死亡”管理机制。

  四是突出抓好海鲜经营整治,推动信息公开、透明,推进公平买卖,诚信经营,如在日常监管中,设立价格电子公示屏、电子点菜系统、网上公布海鲜排档经营信息,同时开设了海鲜排档手机短信(微信)咨询举报平台和“三亚海鲜直通车”网络评价推广平台建设等等。

  五是强化消费维权效能,创建了全国首支旅游警察队伍,在旅游市场管理中形成了旅游警察支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执法部门“四位一体”的监管机制。

  六是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在各大景区、景点、旅行社开展“一分钟文明旅游引导”,通过这细小的一举一动,让游客如沐春风,体验到优质的服务。

  七是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出台了《三亚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和《三亚市“门前三包”责任制试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0844份,将全市划分为858个网格,实现网格化管理。

  八是领导带头,全民参与,三亚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来到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各单位干部职工参加环境整治,全市群众参与到这场环境卫生“保卫战”中。

  九是深化群众性创建,推动志愿服务,目前,三亚市注册志愿者10万余人,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12%,注册团体246个,发布各类志愿服务项目2847个,累计服务总时长超过285万个小时,志愿服务的理念蔚然成风。

  三亚将举全市之力,全面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之城。

  琼海市委、市政府

  打造美丽村镇培育文明底蕴

  努力建设琼海人民的幸福家园

  近年来,琼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按照省委“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总体部署,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同步深入、协调提升,稳步向着“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社会和”的海南东部中心城市目标迈进。目前,琼海已经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正在冲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琼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坚持以文化人,涵养田园韵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强化教育宣传,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主题公园带动和公益广告辐射的作用,让市民游客耳濡目染、入脑入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回家”。注重文化育民,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开展“未成年人道德讲坛”等活动,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让文明礼仪蔚然成风,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寻常百姓家。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城市社区历史沿袭和文化特点打造特色文化主题社区,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市民的精神家园。

  二是坚持生态为重,厚植生态文明,打造体现地域特征的美丽村镇。落实生态规划,推动形成环境一流、文化鲜明、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全域旅游格局。以人为本,顺势而为,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改造、完善提升,稳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特色小镇,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理念,把13个镇区建设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品味乡愁记忆、彰显民族特色的美丽小镇。强化生态管控,突出清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生活及建筑垃圾,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地、垦区的荒地等区域长期留存的卫生死角,城乡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是坚持全民共创,创新社会治理,真正让广大城乡百姓共享创建成果。层层落实责任,将全市划分成19个责任区,由分管市领导分片包干到人,落实责任区牵头及具体责任单位职责,明确镇、社区的责任,逐层逐级落实,监督全覆盖。完善基础设施,城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镇村延伸。城乡一体推进,完善“市、镇、片区和代办点”四级便民服务体系,便民利民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琼海将进一步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坚持创建为民利民惠民原则,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全力以赴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早日拿下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让全市50万老百姓共享文明成果。

  澄迈县委、县政府

  同心共创省级文明城市

  携手共建幸福美丽澄迈

  多年来,澄迈城乡硬件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突出,群众参与意识不强,市民文明素质不高。2016年5月以来,澄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创建短板,举全县之力全面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去年全省文明城市测评,澄迈排名第一。

  澄迈的主要做法是:

  坚持工作机制创新,夯实创建基础。一是创新领导工作机制,成立县委书记挂帅的县“双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县“双创”工作指挥部,由县长担任总指挥长。各镇、各部门也相应成立创建机构,由单位一把手直接负责。二是创新督查问责方式,以县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为平台,对各镇创建活动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实现巡查工作全时段覆盖。出台《澄迈县“双创”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创建不力的单位和干部严肃问责,先后函询19家单位,通报单位128家次;免职7人,责令14名领导公开道歉,约谈干部66人次。三是创新保障机制,一年来共投入财政资金2.13亿元,建设项目55个,较好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

  坚持广泛动员创建,形成强大合力。一是突出领导带头示范,县委书记、县长经常和干部群众一起到县城背街小巷清理卫生,劝阻不文明行为。30名县四套班子领导轮流每天晚上带队在县城巡查,对巡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马上督导整改。二是突出单位和干部挂点包村,安排761名科级干部回原籍村包点,引导和发动村干部、村民、贫困户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三是突出专家技术指导,邀请专家和第三方评估公司入驻澄迈进行诊断把脉,提出解决办法。四是突出群众广泛参与,群众从“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连“候鸟”也积极主动参与志愿行动。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筑牢文明之魂。一是注重宣传引导,投入230多万元,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主题社区。二是注重培育风尚,制作凡人善举榜300个,开展道德讲堂300多次,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三是注重建设特色文化,对80岁以上老人每月按不同标准发放长寿补贴,每年开展了“十大长寿之村”等评比表彰活动,营造了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四是注重打造高效政务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累计取消、调整和下放325项行政审批事项。建成11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和19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实现县、镇、村三级“一张审批网”全覆盖,90%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澄迈将以更大的热情和力度,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力争早日跨进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并向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迈进。

琼中红毛镇什寒村

  以旅游扶贫为抓手

  推进什寒村生态文明建设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坐落于琼中黎母山和鹦哥岭之间的高山盆地,受群山环绕阻隔,交通不便,与外地交往困难。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什寒村成为琼中偏远贫穷的代表村之一。近年来,在琼中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省委办公厅等省直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红毛镇以什寒为试点,通过旅游扶贫的实施,积极发动群众创建文明生态村,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使什寒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双轮并进,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昔日的贫困小村蝶变为“最美中国乡村”,先后荣获“海南最佳婚庆旅游目的地”“2014年中国最美乡愁旅游村寨”“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历史古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多项殊荣,成为琼中“富美乡村”建设和旅游脱贫的成功典范。

  我们的主要做法体现在“五个抓”上:

  一、抓规划引领,彰显特色。先后出台《什寒村委会联手扶贫规划》《什寒村危房改造实施规划》《什寒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什寒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指导。

  二、抓产业升级,推动发展。充分依托什寒村生态环境、黎苗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建“奔格内”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户参与农家乐、民宿客栈经营,并将铁皮石斛、蜂蜜等当地土特产包装成为“什寒山珍”系列产品,使“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一应俱全,让什寒村民逐步吃上“旅游饭”。

  三、抓生态保护,富美乡村。坚持以居民零动迁、生态零破坏、环境零污染为宗旨,以村民不失业、不失地、不失居为基础,不搞大拆大建,保护村庄风貌,使什寒村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八方来客。投入610万元配套建设文化广场、游客咨询中心、客栈、茅草屋、射弩场、露营基地、民宿、农家乐、景观台等设施,为旅客提供功能齐全的设施服务。

  四、抓文化传承,倡导新风。积极探索通过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文明新风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传承中,并通过文旅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抓基层党建,固本强基。通过选优配强什寒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农村示范党支部”创建、选派“第一书记”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什寒村党支部工作水平。

  在下一步工作中,红毛镇将做好“三个完善”:一是进一步完善硬件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软件提升,三是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什寒村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开创什寒村创新发展的未来,让什寒村更美、更富。

  三亚金鸡岭路社区

  创建文明社区

  打造幸福家园

  三亚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精品城市、打造幸福家园”的战略目标,按照“共建共享“的工作原则,近年来,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奋力拼搏,把“创建文明社区打造幸福家园”作为奋斗目标,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动员全社区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不断深化基层服务内涵,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新服务载体,健全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先后获得三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点、省文明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班子建设,打牢创建基础。社区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把文明创建与社区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力推进创建工作。首先是建立健全组织。社区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各支部书记、社区网格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将党建、宣传、市容、教育等各类创建内容具体分工细化,使创建工作真正做到“日日有人抓,天天有人管”。

  二、完善创建平台,增加群众参与度。社区按照文明城市管理的标准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的同时,建立创建文明社区网格工作群,将社区内每一户居民、每一家商铺纳入创建体系,做到点对点地开展创建活动,增加辖区内各类人员参与度。目前,社区已基本建成集办公议事、教育培训、治安防范、健康休闲于一体的社区活动中心,含一站式服务大厅、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禁毒教育基地、综治调解室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项服务功能。

  三、丰富创建形式,增强居民幸福感。共建美好家园,组织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等定期开展义务活动,同时成立以广大“候鸟”志愿者、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的“文明劝导员”队伍,有效遏止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乱拉乱挂等不良行为。创建平安社区,通过走访、回访、谈心、监管、关怀等举措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通过组建30人的党员义务巡护队和治安巡逻队,加大日常巡护力度。提升幸福指数,动员社区志愿者、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各类爱心慰问、帮扶活动,提升居民幸福感。创新活动载体,如“邻里大家乐”活动平台充分利用街心公园,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演出、琼剧进社区等活动,激发居民广泛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

  四、开展道德教育,提升社区软实力。坚持开展“善行义举榜”和“五好家庭”评选;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载体,加强道德讲堂建设;紧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让青少年放学后有了“第二课堂”。

  社区将持续发挥创建文明社区平台作用,主动作为,扛责担当,助力三亚“创文巩卫”,打造平安、宜居、幸福的美好社区。

  (本报记者陈蔚林整理)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