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图博海南文物十月“回家” 300多件文物齐聚家乡

  原标题:史图博海南文物十月“回家”

  图为上世纪30年代初,德国学者史图博赴海南考察拍摄的珍贵照片。

  图为此次考察组“重走”史图博路线图。

  传统黎族陶艺展示。

  黎族妇女在织锦。

  黎族祈祷仪式。

  上世纪30年代初,一位名为史图博的德国生理学家漂洋过海来到海南岛,用徒步的方式,探访海南少数民族聚集地,用文字、影像记录海南少数民族的生活足迹。在此期间,他还收集了300多件少数民族生活物品、生产用品、工艺品等。时至今日,这些在当时平凡无奇的物品,早已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今,这300多件历史文物分别被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

  近日,来自上述三家收藏单位以及海南省博物馆的专家学者齐聚海南,从海口出发,沿着史图博当年的路线,再次深入黎村,探访海南少数民族文化遗珍。同时,一场以史图博征集到的文物为展品的展览正在精心筹划,不久后,这批文物将在它们的家乡海南“喜团圆”。

  考察之旅开黎族研究先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文化触角伸向东方,从环地中海的北非、近东地区,到波斯中亚地区,以及远东中国大陆、印度支那半岛和太平洋岛国,随处可见欧洲文化触及的印迹。东方文化的魅力,尤其是许多未经发掘的处女地,也推动着无数欧洲学者东来探险发掘。史图博便是其中之一,他选择了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

  “南劳黎是最接近侾黎的种族,我们已经在比较远的西部地区七叉、配大见过,南劳峒是个富裕的地方,他们所住的大房屋显示着他们的生活过得相当富裕……”《海南岛民族志》一书中,如此描述道。1932年7月8日,史图博从上海出发,经过十天的长途跋涉,抵达海口,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海南岛。《海南岛民族志》是史图博两次海南岛少数民族地区调查之旅的重要成果。

  《海南岛民族志》一书记载了1931年至1932年昌江黎族同胞生活生产的原生态风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此外,书中还保留了260多幅当时实地拍摄的照片。

  “《海南岛民族志》从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论述了黎族的服饰、生产以及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织绣文物组组长、研究馆员阮卫萍介绍,史图博在海南作田野调查过程中收集了300多件海南黎族衣服、刺绣品、骨制品和竹制品等,目前分别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以及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有学者曾经这样评价:“这部著作保留了上世纪30年代黎族人民的鲜活生活史,它被认为是研究黎族的权威著作,开拓现代科学意义上研究黎族的先河。”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尾邦高雄就说过:“史图博从整体上给我们一把打开黎族研究的钥匙。”可见其对后人的影响之大。

  除了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字和影像材料,史图博还从民间征集了大大小小的海南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工艺品等物件300多件。经过了近一个世纪,这批物品俨然成了历史文物,对现今研究和展示海南少数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史图博的贡献不单是写下了《海南岛民族志》这本书,他当年寻访海南所收集的黎族生产生活用具一件都没有带出中国,并留下了珍贵的图片资料。史图博不仅是个文化人,更是中德两国交流的文化使者,是中国的国际友人。”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冯昆思如此评价。

  今非昔比的“史图博之路”

  今年6月10日是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重走史图博之路——海南岛大型民族学调查”活动正式启动。在为期近一周的“重走”活动中,来自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将沿着“史图博之路”探访海南少数民族文化遗珍。

  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陈江介绍,此次重走“史图博之路”考察团沿海口、儋州、白沙、昌江、乐东、东方、琼中等市县展开,探访了12个少数民族村寨,是一次学术性、专业性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活动。海南省博物馆藏品征集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王辉山介绍,当年史图博曾走访了30余个黎族村庄,1949年以后由于水库移民等原因,有10余个村庄不复存在。

  “有惊喜也有遗憾,但是更多的是收获。”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奇志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海南,第一次实地接触黎族文化。“跟史料记载的还是有所出入,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有的黎族传统文化顽强地保存至今,也有部分早已丢失,令人遗憾。”王奇志说,传统的黎族聚落、生活习俗,已经很难再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比如船形屋也只能作为文化标本展示了,好在精神层面的东西有所保留,例如黎歌、黎锦纺织。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们发延对传统的黎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表示了认可。“不单单是省级的博物馆、在各市县也都有博物馆、陈列馆等机构,甚至民间也有不少的展示厅,使得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经过了几天的考察,们发延发现,黎族文化在海南的保护工作颇有成效,基本的法律保障,相关的科研作品、读物等资料也相对健全,大批的传承人涌现,对黎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阮卫萍也有同感,她认为,海南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得这里“内外兼修”。“史图博告诉世人,在山的那边有一群心灵手巧的黎族人,这是人类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在她看来,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们结伴成行,沿着史图博当年的足迹探寻,解读和交流,也必然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加深对黎族文化的认知。

  300多件文物将齐聚家乡海南

  史图博当年收集到的300多件文物后来都被留在了中国,遗憾的是,这些文物自离岛后,迄今没能再“回家”。好消息是,目前,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等几家单位,正在积极筹备相关展览,不久之后,这批珍贵文物将在家乡海南“团圆”。

  王辉山向记者介绍了这批文物的去来。1946年,史图博所收集的300多件黎族文物由当时的中央博物院(即现今的南京博物院)收藏,1952年,其中的六七十件文物被故宫博物院收藏,1959年,200余件被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批文物分别收藏于这三家单位。两年前,海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到南京博物院交流时,发现了史图博收集的部分黎族文物及清单。“后来我们多方了解,发现史图博收集的文物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王辉山说。

  海南省博物馆举办史图博收集文物相关展览的想法得到了几家收藏单位的支持,这也是“重走”计划的起因。王辉山介绍,相关展览预计在今年10月份在省博物馆开放,届时,珍贵的黎族文化展品将被一一展出,一场丰盛的黎族文化盛宴将开启。据介绍,央视《探索与发现》栏目将就此次“重走”活动制作相关纪录片,后期将通过央视播出。

  早在几十年前,史图博就曾在《海南岛民族志》一书的序中写道:“海南岛很快就要逼近巨大的迅速的文明化运动。在没有全部失去尚可窥视其原始状态之前,今天必须写下这些东西,因为这是最后的时机了。”冯昆思认为,史图博提及的“最后的机会”是基于当时德国先进的工业基础,而今,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传统的黎族文化正在快速地消失,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除了举办相关展览,专家学者们纷纷对保护黎族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加强抢救性发掘、调查和保护,加大对传承人的鼓励,让文物’活下去’,同时最大化地发挥文物的作用,用它们讲好‘中国故事’。”们发延告诉记者,“重走”结束后,等待他们的是大量的资料整理和汇编工作。值得期待的是,相关的论文、科研材料等也将愈加丰富,对黎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记者梁冰摄影报道

  (海口网6月22日讯)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