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无条件“车让人”,也要推进红灯下“人让车”

  “车让人”是必须的,但如果治理中只盯“车”,不盯“人”,也会导致道路通行效率低下等新问题。

  为推进“车让人”专项整治行动,形成机动车文明礼让之风,除了交管部门的严查措施外,成都交警同时呼吁全民监督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6月30日,成都交警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随手拍摄“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照片,在新浪微博上“@成都交警”发送照片,全民行动曝光交通违法。(7月1日《成都商报》)

  交警路面现场查处、“全球眼”空中抓拍、DV记录、抄告单位、“随手拍”举报……为了治理机动车不让斑马线行人,成都这回拉开了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的架势,足见交警方面治理的决心之大,用力之猛,也产生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但是,“中国式斑马线”上的乱象,由来已久,已是沉疴积弊,与之较劲,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而且,执法措施针对的是所有道路交通参与者。

  斑马线交通参与者成分复杂,既有机动车驾驶员,也有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的行人。道路交通相关法规,规定机动车礼让行人,体现的是对于生命权的尊重。基于此,即便遇到行人闯红灯过斑马线,也要“车让人”。此所谓“见人必让、让必彻底”。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行人可以视红灯于不顾,不让按绿灯正常行驶的机动车,甚至习惯性“凑够一拨人就过马路”,不管红灯还是绿灯。遗憾的是,在已经形成的“车必须让人”的高压态势下,“人不让车”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没有指示灯的斑马线上,人车抢行,更是常见现象。

  车不让人、人不让车,是斑马线乱象的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在推进无条件“车让人”的同时,也要推进红灯情况下的“人让车”以及在消防、救护、抢险等执行特殊任务车辆时的“人让车”,否则,也要让其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

  毫无疑问,斑马线礼让,重点是依法规范机动车驾驶员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针对车不让人的行为,各地才会不断尝试新的治理新规。仅让市民“随手拍”举报“车不让人”这一模式,除成都之外,就有上海、北京、南昌等地实行过。

  “车让人”是必须的,但如果治理中只盯“车”,不盯“人”,也会导致道路通行效率低下等新问题。有些繁忙路段本来红绿灯就很多,而如果行人无所顾忌闯红灯过斑马线,道路通行效率会大大降低,这对机动车也有失公平。治理斑马线乱象的最佳效果,应该让人和车各行其“时”,严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实现安全与效率兼顾。

  因此,对那些无所顾忌闯红灯过斑马线的行人,也该“随手拍”。当然,作为一种公民违法线索,针对行人的“随手拍”,更要慎之又慎。谨防这种监督权因为滥用而扭曲为“随意拍”、“随意播”。交警方面,在信息真实性的甄别上,更要严谨些。而对闯红灯过斑马线者,如何进行处罚,也要有相应的具体措施。

  “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文明交通行,安全你我他。”一个文明的交通环境,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车让人”、“人让车”的交通环境,定将到来。

责任编辑:邓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社会长焦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