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字号:

“三夏”绽新景 丰收不仅在田野――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掠影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王玫珏 周爱春 唐悦 李宜静 时间:2017-07-17 21:37:38

  一年一度的夏收夏种接近尾声。据农业部消息,今年我国又迎来一个夏粮丰收年。

  由南向北,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主要冬小麦产区相继传来夏粮丰收的捷报,各地夏种工作也总体进展顺利。今年“三夏”工作呈现效率高、质量好、绿色化等一系列新变化、新亮点。这当中,气象服务功不可没――既有精准预报预警服务的作用,也凸显了智慧为农气象服务、多部门联动所产生的效益。

  夏收夏种是农业生产受天气因素影响的“敏感期”。每一场天气过程的转变,都直接影响夏收夏种的进度与质量。因此,准确的天气预报服务对农民增产增收尤为关键。

  “三夏”期间,中国气象局每周二、周五发布《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在多个知名电视栏目中广泛传播。不仅如此,在多家媒体或网络平台上,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信息还以网络、短(彩)信、报纸、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传向社会公众。相关部门和农民据此做好避雨抢收、农机调动、雨后趁墒抢播等各项农事应对工作。

  “多亏了天气预报,我及时抢收了小麦,要不损失就大了。”夏收过程中,一农户感慨。

  在江苏,6月5日的那场天气过程带来了暴雨天气,使最高气温骤降。当地气象部门提前一个星期发出农情预警,为麦收工作打足了提前量,也在暴雨来临时给当地夏收工作及时按下了“暂停键”。在安徽,为了使天气预报更及时、有效地用于农业生产,省气象局着力通过“线上”模式提供服务――通过惠农气象APP、微博、微信第一时间有效传递信息,在线上APP平台,用户可以留言询问天气情况和农事建议,气象部门专门安排工作人员给予答复。

  便捷信息让农机手无忧

  “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6月起,我国冬小麦区进入了大面积机械收割期。

  热火朝天的夏收场面,少不了大型的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三夏”期间,全国机收比例达95%,同比提高两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以往,农机手参加跨区作业常常因为恶劣天气,影响麦收进度。今年,气象部门的“盯人”战术,让驾驶收割机的农机手对于“往哪儿走”的问题心里有了数。

  刘昆是名农机“老手”,麦收黄金期间,他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从湖北一直收到河南,收完这一处又开着收割机往下一处麦地赶。时间宝贵,他的收割路线可不是随意安排的。“依靠气象局给我们发的调度短信,哪儿有要收的地,我们就往哪儿赶,省了不少时间。”刘昆说。

  今年,河南省气象局与省农机局加强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免费为农机手提供信息服务,内容包括常规天气预报、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专题气象信息服务、收割进度和机车分布情况、机车调度信息等。有了这些,机手盲目跨区、无序流动等现象得到有效避免。

  山东、江西、河北等夏收区气象部门今年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通过与农机部门合作,向农机手精准推送作业市场信息和气象信息服务。农机部门使用互联网直观掌握农机分布的准确位置,根据天气变化、机械余缺情况,开展供需对接,科学调配农业机械,提高农机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部门合作为增产注入“催化剂”

  信息共享、联合会商、联合评估生产……多部门合作为“三夏”气象服务又增加了一层保障。5月18日,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粮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等部门专家,共同开展全国夏收粮油产量预测会商。

  各地开展的合作,也让农户在直通式服务中获得更多“新鲜感”。

  “我也开始享受VIP待遇了。”在湖北省十堰市,种粮大户朱大姐拿出手机,翻阅着一条条服务信息。从今年开始,湖北省气象部门着力打通信息脉络,在保持原有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将各乡镇村负责人、气象信息网格员、种植养殖大户和贫困户都纳入服务保障库。根据服务对象之间需求的差异性,进行有侧重、有建议、有反馈的精细化服务。“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材料也不再由气象部门‘单挑大梁’,而是由气象、农业部门专家联合撰写。”十堰市气象台台长夏金介绍,气象、农业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在最新天气趋势的基础上共同商议科学应对方法,确保材料重点突出且通俗易懂。

  在贵州,“三夏”期间为农产品做气候论证并开展精细化跟踪服务,已逐渐成为常态。“利用气象大数据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今年的全新探索。”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副所长古书鸿说。在前期做好气候论证的基础上,贵州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部门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分专业的专家团队及分地区的农技人员信息,让各部门的优势支撑直通式为农服务。

  一年又一年,从播种到收获,丰收不只在田野,气象服务也在多样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成长路上硕果累累,更好地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玫珏 周爱春 唐悦 李宜静)

 
责任编辑:王海岚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