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市推进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海南五指山市推进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百姓尝到生态保护的甜头

  -经济日报记者何伟

  森林覆盖率高达86.44%,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超过1万个——海南五指山市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五指山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同时,发掘生态产业价值,当地百姓的口袋也越来越鼓。

  2000年,郑丽娟来到五指山市永训村包下一座荒坡种植茶树。17年过去了,她的茶园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态环境。“只有守住优良的生态环境,我才有吃饭的本钱,我的产品才有竞争力。”

  “五指山市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生态环境。要坚持环境优先,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创造价值。”五指山市委书记宋少华告诉记者。

  一方面要守住生态红线,一方面还要促进当地百姓增收。五指山市加快推进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真正使生态资源变成生态效益。

  “我们确定生态立市战略,要真正做到将五指山的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效益,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宋少华说。

  近年来,五指山市深入开展生态环境6大专项整治行动,修复、绿化、美化被破坏的山体,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6%以上。

  青峦叠嶂,秀丽田洋,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拥有独特的美景。去年,毛纳村还戴着“贫困帽”,如今,通过发展合作社、启动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一个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走进了人们视野。

  在毛纳村保育基地,灵芝螺在树干上休憩。“去年,村民偶然间在附近山坡上发现了灵芝螺,我们了解后得知,它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极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毛纳村驻村第一书记秦存平说,目前还在培育阶段的灵芝螺售价已达10元/个。

  毛纳村还到其他乡镇“取经”,引入了百香果种植业,同时,考虑到目前山兰稻产量低,毛纳村将结合当地景观,发展农旅融合项目。

  农村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长久的系统的保护与维护。

  从2014年起,五指山市安排资金2000多万元,通过直补方式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农民给予适当补偿,受益的林农达到6万余人,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开展森林生态效益直补以来,农民保护生态的意识明显提高,从“谁砍山谁坐牢”转变为“谁保护谁受益”。

  记者来到五指山市毛阳镇牙力村村民王明胶的红心蜜柚园,果园藏在绿水青山之中,产出的果实绿色无污染。

  “我们早就不砍树了。”王明胶说,以前,当地农民因为生产水平低,对大山的原始依赖程度很高,缺钱了就砍树卖,或者砍树种经济作物。现在则是依靠大山里的自然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从生态环境中尝到甜头的老百姓更懂得如何保护生态环境。随着百姓保护生态意识的提高,近年五指山森林火灾发生率为零,毁林案件也明显下降。

  (原载于《经济日报》2017年7月18日第13版)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