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3 月 28 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字号: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时间:2017-07-22 22:54:00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本集主要内容:本集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出发,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本集通过揭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背后的决策故事,展现改革的攻坚克难;通过采访因为“最严环保法”被罚款9000多万元的企业,反映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通过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污染事件的追踪,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阳奉阴违做法的“零容忍”;通过福建长汀生态治理、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中央第三批环保督察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反映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和成效;通过揭秘在《巴黎协定》艰难谈判过程中的中国努力,反映中国的大国担当。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

  【相关报道】

  预告| 今晚八点播出《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七集《强军之路》(上)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

  预告|《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预告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

  预告|《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预告| 《将改革进行到底》明晚8点播出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

  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时代之问

  预告丨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18日晚播出第二集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17日晚在央视首播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17日晚播出第一集《时代之问》

  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即将开播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解说词

  【解说词】

  几千年前,中国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诗人用风雅颂、赋比兴来赞誉,一唱千年。

  同样在这片土地上,今天的中国人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而且奇迹般的只用了几十年,便让世界瞩目,令世人惊叹。

  但是,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已变得如此珍贵。

  这生命之河,将流向何处?

  如何为这片土地提供永续之脉?

  【推出片名:将改革进行到底 第六集 守住绿水青山】

  【解说词】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一场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深刻变革,就此开启。在这一《决定》中,全面、清晰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

  这是继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中国,世界上人与自然关系最紧张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翻开历史画卷,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等诸多古老文明,大多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的地区。而生态状况的急转直下,也让巴比伦、玛雅等一度兴盛的文明,由盛转衰,甚至毁灭。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蜿蜒流淌,灌溉着黄土高原。然而,人类过度的开发消耗,也让这块曾经生长过茂林巨树的土地,遍布光山秃岭。

  【同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资所所长 高世楫

  如果我们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期间,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那么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没有了依托。

  【解说词】

  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真的就如哈姆雷特式的两难选择,只能二选其一吗?

  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重要论断。

  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习近平多次讲到,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更担起了一份特殊的历史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

  【解说词】

  2013年9月7日,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

  正在这里访问的习近平主席,面对上千名师生,用直白的话语,剖析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同期】习近平主席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解说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贯穿在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它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生动地讲述了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

  远见卓识源于亲身实践,高瞻远瞩基于深入调研。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深刻认识,源自于习近平长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福建省长汀县的照片。由于过度砍伐,这个曾经繁华富庶之地,变成了“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贫困地区。

  这一切,让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忧心忡忡。为了治理长汀的水土流失,习近平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长汀人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然而水土流失让土壤贫瘠,氮磷钾几乎为零,夏天地表温度高得惊人。

  【同期】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局长 林豫峰

  夏季最高的地表温度可以达到76摄氏度,鸡蛋都可以煮熟。

  【解说词】

  如何让火焰山般的土壤恢复植被呢?

  不服输的长汀人,一次次地实验、摸索,终于找到了先种草给地表降温;草种活之后,再尝试种能活的灌木;等到形成一定的地表植被之后,再种植能适应的树种的方法。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治理,长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2.8万亩,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同期】福建省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村民 黄金养

  以前(收入)都很少,一年才一两千块钱。像现在我总共一千多亩山林,总的收入一年几十万块钱。梦都不敢想,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解说词】

  长汀的生态样本,折射出习近平清晰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随着他工作的轨迹,一步步在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理念;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反复强调,资源开发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而在浙江,习近平大力推动生态省建设,并直接推动当地“自然休养”、“生态补偿”等改革探索。

  担任总书记之后,习近平不仅把生态文明观放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位置,而且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率领全党,强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补上制度短板。

  2014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还不到一个月,下设的六个专项小组就迅速组建完成,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放到了一个小组。

  【同期】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林坚

  这是一次治国理政的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控”,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转向了应用全局观、系统观来进行统筹推进,这样更加符合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诉求。

  【解说词】

  然而,一个13亿多人口发展中大国的生态文明体制,其框架,如何制定得更科学、更有效、更着眼长远呢?

  【同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杨伟民

  资源的紧缺性、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已经不允许我们再像其它领域那样,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来推进改革。那样可能会花费的时间更长,那么老百姓的容忍度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中央制定一个顶层设计,从上往下去推动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

  【解说词】

  中南海怀仁堂,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的地方。

  在总计37次会议审议的改革方案中,有近40项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直接相关。这一项项改革举措,不仅直面当前的突出问题,以期立行立改,而且着眼长远发展,旨在标本兼治。

  然而改革推进到深处,所遇到的难题就像一筐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生态文明领域的改革更是如此,不仅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环环相扣,而且大家在改革的认识上也不统一。

  2015年新年刚过,北京一个僻静的院落,迎来了中央编办、发改委、财政部等12个部门的负责同志。被誉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梁八柱”的关键文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开始在这里酝酿。

  由于这项重大改革要整合十多个方面的工作,触及多个部门的“奶酪”,争议、阵痛、醒悟、选择,在这间会议室里频繁发生着。

  【同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杨伟民

  因为部门自己动自己,自己切自己,这种手术,它是很难做的。就像一个医生给自己动手术,是很难做的。

  【解说词】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了提高改革质量,专项小组组成了跨部门小组来共同推进。

  【同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杨伟民

  我们(专项小组)来牵头,可能没有自身的这个利益,站在国家全局,站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这个战略方向上,来考虑到底去切哪些,动哪些。看到这个“毒瘤”确实应该切,那他就可以下决心切下去。

  【解说词】

  2015年9月22日,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社会公布。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被锁定在这八项制度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梁八柱”,骨架在此。

  【同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王毅

  这是一个顶层的设计方案,它主要问题是为了解决过去改革任务过于碎片化和部门利益导向的这个问题。方案当中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包括像自然资产的确权,包括像空间(规划)体系,这些都是一些填补空白的基础性制度。

  【解说词】

  思想上的雾霾不除,空气中的雾霾就不可能根除。只有有了先进的理念,才会有领先的改革。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里,引人瞩目地提出了要树立的六个重大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

  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

  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解说词】

  青藏高原的三江源。

  3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的河流、湖泊、沼泽和冰川。它们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每年向下游供应水资源达600亿立方米,被誉为“中华水塔”。

  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条块分割、管理分散、各自为政,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常出现尴尬局面。

  【同期】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园区生态环境管理局局长 星多杰

  在这片区域里有湖泊、湿地、草原,还有野生动物,以前由国土、环保、水利、林业、农牧各管各的。

  【同期】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 李晓南

  更主要的是什么?在规划和保护体系的形成当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林业部门一个标准,农牧部门一个标准,环保部门又是环保上有一条标准,各项标准在基层落到这个点位上的时候,都很难于操作。

  【解说词】

  改革,就是要冲破传统的博弈思维,割舍已固化的部门利益,通过更高层面的协调机制,把各类生态资源纳入统一治理的框架之中。

  2015年12月9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九次会议。在审议通过的八项改革方案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位列其中。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舫

  需要趟一趟路。通过三江源的国家公园,来探讨将来国家公园建立的一些体制,来使得它将来从产权上、从财政上、从管理上能够不是部门分割,而是有更协调的发展。

  【解说词】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舫

  这个整体谋划本身,确实是习近平总书记采用了系统工程一些主要观点。这个布局对生态保护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进行规划以后再做这个工作,才能够避免以后各种扯皮的活动。

  【字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解说词】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地图。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数据库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用五彩的色块标注出不同的主体功能。

  【同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工作人员 高崟

  红色是禁止开发区,像这个绿色的大片是二类限制开发区,亮绿色的是一类限制开发区。然后看看,像这边这种橙色的是重点开发区。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做什么用途,能开发什么项目,都是一目了然。

  【解说词】

  在这个版图上,过去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继全国28个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后,海南省率先试水,成为全国首个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地区。今年“多规合一”省域改革试点再次扩围至九个省份,推动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张蓝图干到底”。

  在这个版图上,过去多个部门划分生态红线,存在的破碎问题,得到了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让保护生态,只有一条红线。

  这条生态红线是保证国家长盛久兴的生命线。面对这条生态红线,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七个字的要求——“不能越雷池一步”。

  【解说词】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市接壤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一直是当地牧民的主要集聚地。

  然而记者却拍摄到这样触目惊心的景象。数个足球场大小的长方形的排污池并排居于沙漠之中,远看就像是数个黑色的湖。

  【字幕】声音来源:当地居民

  【同期】

  管道就从这边通过这沙子,从那边很多厂子里面来的污水直接往沙子里排放。几乎这些沙漠里面都排过污水,排完以后他们(厂家)过来用铲车啥的推掉、埋掉,好像什么都看不见了,实际上下面全是污水。

  【解说词】

  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被媒体连续曝光后,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

  一个屡拖未决的污染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同期】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夏光

  总书记的这种批示,有一个巨大的案例效应。他是通过这样的工作,进一步引起各级党政领导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

  【解说词】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有十几部之多,其中新制定和修改幅度较大的法律有六部。可以说,当今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起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同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许安标

  在罚款方面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就是按日计罚。只要你不停止违法行为,每天都给你计算相应的罚金。那我们知道,钱多没有时间多,所以他的违法成本就空前地提高。

  【解说词】

  2016年6月30日,本是个普通的日子。然而这天却让河南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江喜忧参半。

  喜的是,企业两台完成脱硝改造的锅炉终于实现达标排放。忧的是,根据新《环保法》按日计罚、上不封顶的法律条文,王江累计收到的罚款总额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9663万元。

  这个数额相当于企业三年利润。

  【同期】河南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江

  整个人都懵了,整夜都睡不着觉,每天都靠吃安眠药度过。

  【解说词】

  最终,近亿元的环保罚款在上级企业的帮助下如期缴纳。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企业建成了新标准的环保设施。

  记者前去采访的这一天,河南洛阳笼罩在雾霾中。不少企业因环保问题被限产停产,而王江的企业却因为超低排放,可以开足马力生产。

  【同期】河南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江

  我们得到了更大的环保空间,让企业达到了5到10年的快速发展期。

  【字幕】河北 石家庄

  【解说词】

  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河北省石家庄,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

  在随后的时间里,督察组相继进驻23个省区市,问责人数超过万人。

  这场自上而下的环保风暴前所未有的猛烈,其力量就源于这份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及时推出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

  对于这份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要求将环境保护督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

  这让本不是当年度改革任务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提前摆在了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的审议桌前。

  【同期】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夏光

  就是因为,要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再不采取一些特别的行动,这个计划的目标可能就不容易实现。这就像部队打仗一样,如果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需要,要打一个特别的攻坚战,那我们就需要临时组织一个特种部队来完成这项工作。

  【解说词】

  接受群众举报,约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污染企业调查取证。督察组雷厉风行,敢于硬碰硬。

  在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我们看到了刚刚出炉的督察报告。上海、北京、重庆、甘肃、陕西等省市的多个地方,因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被点名批评。

  【同期】陕西省委书记 娄勤俭

  听到通报以后,我还是脸比较红,心还是感到很紧张,特别是提到的有一些问题,也是“猛击一掌”。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问题,可能看到了,但是并没有这么深入地去认识和分析。所以我们要把机制建立好,要这样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环保不是一天的事情,需要我们持续地努力,久久为功。

  【解说词】

  然而,在环保督察报告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尴尬。有的地方环保考核不达标,但是经济社会考核优秀。还有的地方,政府主动帮排污企业交排污费。

  督察可以治标,那么,如何治本呢?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再不要以GDP增长论英雄了。

  2016年12月22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正式公布,生态责任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中组部等部门又相继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同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王毅

  (指标)跟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和使用的饮用水是息息相关的,它是一个可见的。而且在这个指标的变化之后,意味着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管理体制、监管方式都跟过去不一样了。

  【解说词】

  这无疑是一次重大调整,彰显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坚决地向错误的发展观、政绩观说“不”!

  然而,对于一些官员来说,政绩观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彻底改变的。在一些地方,干部嘴上不再“唯GDP论英雄”了,想法里、做法里、骨子里,还是在“唯GDP论英雄”。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涵养的水源,是甘肃河西五市及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500多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探矿采矿、旅游开发、农牧业生产等活动,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就是这样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的地方,中央环保督察组前脚刚走,企业立刻开始排污。

  【字幕】声音来源:当地居民

  【同期】

  前段时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环保措施)肯定在提升。这段时间,听说走了,赶快就生产。

  【字幕】声音来源:执法检查人员

  直排,这绝对是直排,污染治理设备一点没上,你看一股一股的(浓烟),你看。

  【解说词】

  对这些不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2015年7月1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两份改革文件。

  领导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第一次进入到了生态领域。

  【同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资所所长 高世楫

  标志着我们对领导干部从“审钱”的经济责任审计,延伸到“审天”、“审地”、“审空气”的生态审计。通过严格的问责,倒逼我们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字幕】重庆

  【解说词】

  2016年1月5日,冬日的山城,寒气中和着丝丝暖意。

  上海、湖北等沿江11省市负责人聚在了一起,参加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不是一说这个就是大干快上,上一堆没用的东西,或者是有害的东西。无序、破坏、混乱,这都不行,一开始就要把握住。而我们现在当务之急要做的和进一步要防范的,就是一定要把母亲河保护好。她已经恶化了,要恢复她,而不是再进一步地破坏她。

  【解说词】

  总书记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人们陷入了沉思。

  2013年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规划工作时,大家更看中的是,如何发挥长江经济带在稳增长中“压舱石”的作用。沉浸在即将迎来大开发喜悦中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如果是走传统路子的大开发,会给长江资源环境带来怎样的冲击。

  【同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鸣

  总书记特别形象地提出,长江“病了”,“病”得还不轻。

  【解说词】

  长江经济带,不能再走大开发的老路了。长江,承受不起缺少保护的开发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长江的上中下游,规划审议前又专程进行调研。

  【同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鸣

  在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定位。他说,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思路很多,方案也很多,但是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去考虑,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解说词】

  从大开发到大保护,思路变化的背后,体现的是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进步。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天,每一个在任的干部,每一个离任的干部,都要面对时代的拷问、制度的拷问——

  你造了什么福?

  你给身边的群众带来了什么?

  你给后代留下了什么?

  你的作为,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解说词】

  以时代为己任,以责任为担当。

  中国正在推进的这场深层次、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变革,不仅将改变中国,也将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2015年12月12日,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在经过艰难博弈后终于诞生。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评价中国在推动《巴黎协定》达成上,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

  【同期】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特别代表 解振华

  在谈判《巴黎协定》的这个过程当中,当时斗争非常激烈,矛盾非常尖锐。应该说习主席一直走在前面,亲自做工作。他要求各个国家要求同存异、相向而行,最后要做极端意见的各方的工作,然后要把最后的结果往中间靠。习主席讲,(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让我们做的,是我们自己要做的,这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说词】

  2016年9月,西子湖畔,盛会在即。

  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召开前夜,习近平主席亲手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国批准文书,递交到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手中。

  尽管中国面临着来自国内经济转型等多重挑战,但是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中国承诺,令世界惊叹。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同期】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特别代表 解振华

  (习近平主席)实际上下了非常大的决心,我们还要发展,还要消除贫困,还要保护环境,还要应对气候变化,所以在这个诸多的挑战当中,我们能够实现我们这些目标。实际上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经济增长质量跟效益能够得到提高。

  【解说词】

  2017年6月,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别国的态度不影响中国的行动,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行动派”。

  【解说词】

  决心的背后是自信,而自信来自于力量。

  中国正在强力推动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变革。

  如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全国范围实施,启动实施了一批第三方治理项目;用能权、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稳步推进;出台了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绿色金融制度安排已经出台,将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各种金融手段,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日渐明显。

  就在今年,充满改革创新意味的“河长制”,在全国范围全面启动实施。河长们可以越过传统的行政边界,按照生态规律来保护流域生态。

  就在今年,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在全国范围停止。这标志着100多年来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将终结。重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

  就在今年,生态补偿迈出实质步伐,明确跨界流域补偿基准。到2020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补偿将实现全覆盖。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视野里,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

  因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2017年5月26日,一场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集体学习在中南海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直面生态环境压力挑战,勇于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快、成效大、百姓获得感强,一个又一个积极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发生。

  【同期】山东枣庄市民 张海红

  原来这片山吧,都是和尚山,连一点树也没有,草也没有。我就是从这儿下边长大的。我跟你说吧,这些年,这一片全部都跟美女一样,特别绿油油的,咱自己走在里边特别舒服,心情也舒畅。

  【同期】甘肃兰州市民

  原来我们出来戴口罩,现在不戴口罩了,气候特别好,各方面都好了,身体也好了,红光满面的一天。

  【同期】环保志愿者 陈九谕

  过去这个地方都是一片荒滩,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好多下水都从这个地方放下来。那个时候哪来什么鸟啊,连植被都很少。现在变成了湿地公园,由于我们自然条件的改变,土壤、水改变以后,引来了很多野生动物。赤麻鸭、天鹅、斑头雁这些动物,都在这个地方来找食。

  【同期】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民 迟全

  我在去年的时候还拍过东北虎,我现在手机里还有这个视频。当时(在车上)拍的东北虎,我姑娘看了以后说,爸爸你太厉害了,这个老虎你都能拍到。

  【解说词】

  百姓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感受,也体现在了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字里。

  2013年到2016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从3个增加到了84个;2016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8.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城市颗粒物浓度和重污染天数持续下降;2016年,全国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解说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面铺开、点上突破、上下互动、统筹推进的良好局面。

  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面临极大挑战,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资源消耗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已得到了初步扭转。

  长缨在手,江山向美。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画将来。

  这是我们的祖国,这是我们的家园。这一草一木,这一山一水,都和我们的今天息息相关,都与我们的明天紧紧相连。

 
责任编辑:邓丽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