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云从龙:武功文治 两定琼崖

  云从龙:

  武功文治

  两定琼崖

三亚落笔洞。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摄

  云从龙墓园

  文\本刊特约撰稿曾庆江

  云从龙系蒙古皇族,跨越宋、元两朝,先后两次到海南任职,为海南的安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云氏子孙繁衍于海南,成为当地望族,云从龙也被尊为过琼二世祖。此外,云从龙还对三亚落笔洞胜景的命名、开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鉴于云从龙对海南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被百姓尊为名宦。

  以武功安定琼崖

  云从龙(?—1296年),字无心,号维山,蒙古族,祖籍巩昌府陇西(今甘肃陇西),据说其祖父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在蒙古中央权力的残酷争夺中,云从龙的祖母为了日后能够留下拖雷的血脉,将一子寄养于陇西汉人家中,改名云海。云从龙为云海之子。《周易·乾·文言传》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可见云氏家族深受汉文化影响。

  据明朝永乐年间修订的《云氏族谱》记载,云从龙的父亲云海曾中进士,并担任陕西路总管等职务。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云从龙中进士后,担任邕州(今广西南宁)钤辖等职务。钤辖是宋代重要州郡或军事重镇设置的统兵官,属于地方武官。由于邕州隶属于广南西路,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众多,因此武官显得格外重要。南宋时期,海南隶属于广南西路管辖,这就使得海南和广西在军政上联系颇多。咸淳年间在海南发生的一件重要事情,将云从龙和海南联系在了一起。

  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咸淳三年,陈明甫、陈公发窃据临川,自驾双龙大舟,衣服、器用逾法越制,大书榜文自号‘三巴大王’,睥睨军印,占本军五十余村税户。”地方志对此记载甚为简略,我们综合宋末元初海南吉阳(今三亚)文人邢梦璜所撰写的《节录磨崖碑记》可以得知,“三巴大王”实际是一个在吉阳与朝廷对抗的割据政权,自咸淳三年至咸淳十年(1267—1274年),时间持续八年之久。自称“三巴大王”的陈氏兄弟因为不堪官府的压迫,占据鹿回头岭,建“连珠寨”,组织黎族、汉族农民和渔民对抗官府。他们的衣服车船都模仿帝王仪制,并且建造双龙战船以壮大实力。虽然吉阳地区有军队五六千人,但是压根不是“三巴大王”的对手。“三巴大王”势力最盛的时候曾远及广东、广西的潮州、惠州、广州、钦州、廉州、雷州、化州等沿海七州,并且与占城、交趾等都有联系,给南宋朝廷带来很大威胁。朝廷下令由钦州太守马成旺出兵进行镇压。咸淳六年(1270年),马成旺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马抚机和马应麟以及统兵官云从龙前往征讨。经过三年的筹划和长达七十多天的交锋,多次激烈的水战、陆战后,陈氏兄弟寡不敌众于咸淳十年(1274年)被捕身亡,“三巴大王”割据政权最终遭遇失败。几年后,南宋王朝也在风雨飘摇中走向灭亡。

  马成旺本来是钦州太守,在镇压“三巴大王”之后官升两级。从当时的历史出发,云从龙参与针对“三巴大王”的军事行动对安定琼崖局面有着积极的意义。生逢乱世,云从龙在参与镇压的军事行动后不久,可能对仕途失去了兴趣,从而解甲归隐。

  以文治安抚琼崖

  元朝建立后,有皇族身份的云从龙得到朝廷重用。至元十六年(1279年),他被提升为怀远大将军,任琼州安抚使。崖州地处海南岛南部,刚刚经历过长达数年镇压“三巴大王”割据政权的战争,可谓是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由武将转为文官的云从龙为医治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创伤,在崖州“抚余党,相阴阳,造庐舍,捐瑶税,劳来民旅,乃疆乃理”(邢梦璜《节录磨崖碑记》)。经过几年的努力,云从龙的所作所为得到民众的认可,“爰有远村近峒,色喜相告曰,此地昔为暴区,今为乐土。襁负而至者,摩肩接踵,殆无虚晷”,最终呈现出“崖风以和,崖人以歌”的安乐景象。如果说,在宋朝末年,云从龙是通过武力镇压的方式维护了崖州的安定局面,那么在元朝初年,他又采用安抚为主的方式,使当地再次出现繁盛的景象,真可谓是文武全才,国之栋梁!

  云从龙因为招抚海南有方,元朝廷特地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授予其为昭勇大将军,任海北海南道宣慰使。至元二十年(1283年)授其为昭通大将军,并擢升为广东提刑按察使。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授昭毅大将军,任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元贞元年(1295年),熟稔军务的云从龙参与征服交趾的军事行动,被授镇南节制征南大将军。元贞二年(1296年)赠陇昌公,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云从龙死后,葬于今广州白云山后峰梅林,后人曾建有“维山公祠”。云从龙墓是广东地区唯一保存的元代皇帝御旨赐葬古墓,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从龙“抚琼”的功绩,获得了明朝海南籍官员唐胄的充分认可,认为其“抚绥有方,兵民悦服”。唐胄认为云从龙多次有功于社稷,应当感谢母亲苟太夫人的精心教育,因此特地前往苟太夫人墓(位于今海口西秀镇)进行拜祭并赋诗吟咏:“绕水环山拜此坟,孝思今见大将军。地灵自会埋香骨,天巧今还说旧闻。卵咽神凭玄鸟降,啄残劳有义务分。人生那尽空桑是,翘首漫东望白云。”

  元朝初年,云从龙再次肩负重任赴海南任职时,父亲云海、母亲苟太夫人等家人随同前来,后来在海南落籍,身后也被安葬于海南。因此,云海被尊为云氏过琼始祖,云从龙被尊为二世祖。云从龙的儿子云锭、云铉等入籍海南文昌,此后繁衍发展成为当地望族,并在清朝出现著名循吏云茂琦,被人们尊称为“云青天”。

  落笔洞命名之功

  宋朝过琼诗人倭倭才曾就落笔洞写诗云:“峭壁凌空望渺微,层层烟锁雾云衣。深林古木高千丈,怪石青苔绕四围。空有石衔仙骨在,想应人逐彩鸾飞。洞中仙子今何在?欲上雕鞍不忍归。”这首诗中,除了流露诗人对落笔洞流连忘返的深情之外,似乎对关于落笔洞的美丽传说欲言又止。倭倭才除了留下这首诗歌外,至今尚未发现他在海南活动的其他记载。淳熙年间(1174—1189年),担任吉阳军佥判的许源曾对倭倭才的诗作进行唱和。我们可以推测,至少在宋朝淳熙年间,落笔洞就已经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风景区了。但是,“落笔洞”命名的完成,却与两度来琼任职的云从龙有着直接关系。

  在吏治之余,云从龙游览了落笔洞胜景,并题诗一首:“地极南溟阔,洞天琳宇奇。好山如绣画,野路自逶迤。不见飞仙蜕,空留谪客诗。清风驾归羽,乘此访安期。”此诗是云从龙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所作。三年后,也即至元二十年(1283年),云从龙故地重游,并依韵和旧作:“落笔古仙峒,天开一段奇。林深云挂搭,石乱路委蛇。仿佛禅僧骨,糊涂墨客诗。何当了公事,相望问仙期。”两首诗相隔三年,却表达了云从龙同样的情怀——希望在了却公事之余,能够身心放松、寻仙问道。在写诗之后,仍不尽兴的云从龙还在洞口题刻“落笔洞”三个大字。

  《崖州志》卷22记载:“洞左壁刻‘落笔洞’三字,字大尺余,未知何人题。旁只有‘维山’二字,馀模糊莫辨。”“维山”是何人或何意,在相当长时间内无从察考。今人经仔细拓片考证后认为,“落笔洞”三字左边刻有“至元癸未”,右边所刻“维山”,由此断定,“落笔洞”三字是海南职官云从龙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题刻的,云从龙当为落笔洞的命名者。

  落笔洞因云从龙题刻之后名气更大,吸引后世众多职官和文人前往赏玩,多次被人以“落笔凌空”题诗赞美。清朝末年的崖州知州钟元棣还将落笔洞列为“崖州八景”之一。如今,落笔洞已经成为三亚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