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熹:为革命出生入死

  王业熹:为革命出生入死

  王业熹。海南日报记者侯小健翻拍

  -海南日报记者侯小健 邓钰

  在琼海市中原镇迈汤乡文园村,有一座历经百年风雨、青瓦灰墙的老宅,屋后是片槟榔林。这,就是琼崖革命烈士王业熹的故居。

  老宅正厅墙上挂着王业熹的一幅炭画遗像:身着中山装,方形脸,鼻梁上架副眼镜,眉清目秀,儒雅中透出坚毅。

  “曾伯父一生是从战火中走过来的,为了革命,他很少着家,我们后辈都十分敬仰他。”年近六旬的王业熹曾侄孙王壮自豪地说。

  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锦爱说,王业熹是个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1917年考入琼崖东路中学(今琼海加积中学)后,就成为该校学生运动的领头人。

  1922年,王业熹随同乡到新加坡一带谋生。1923年秋,回国考入上海远东商业专科学校读书,并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夏,王业熹受党组织派遣回琼崖工作,他先后在澄迈中学和琼东中学任教,配合琼崖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琼崖“四二二”反革命事变后,王业熹也撤退到乐会县第四区与琼崖地委书记王文明一起活动。之后,他随东路工农革命军攻下陵水县城,任中共陵水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

  1927年12月16日,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选举王业熹为主席。在王业熹主持的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全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高潮。

  1928年冬,王业熹和琼崖苏维埃政府机关及红军走上母瑞山,开辟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荒生产,创办红军干部学校,为琼崖革命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积蓄了力量。1932年8月,王业熹等琼崖战士在母瑞山进行8个多月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33年4月,王业熹与冯白驹、符明经等25人突破敌人的重围,潜回到冯白驹家乡(今海口市琼山区长泰村)。之后又与琼文县委的领导同志取得联系,继续点燃革命的烈火。

  “王业熹一生追随王文明、冯白驹,为琼崖革命出生入死,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革命低潮时与同志们相互鼓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支撑着革命的红旗始终不倒。”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赖永生说。

  由于他长期在敌后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积劳成疾,1947年5月1日逝世,时年48岁。为褒扬王业熹革命的一生,冯白驹于1956年6月在王业熹的炭画遗像上,题写了“生为民死为民,人虽死而精神尚在。”

  (海南日报嘉积8月16日电)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