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守护人邢晓辉:用生命之光点亮回家的航标

  航道守护人邢晓辉一年前查出脑部有肿瘤,他边工作边治疗……

  用生命之光点亮回家的航标

邢晓辉。

  邢晓辉爬上浮标检查线路。

  如果不是那片海,他的人生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是,如同无法抗拒的阳光,黑夜里的渔民,期待着远方灯塔的那点亮光。而他,同样无法拒绝这片海,无法拒绝为灯塔续上无限的光亮。

  刚从北京复查回来,海南省港航管理局马村航道所所长邢晓辉脑部的肿瘤还需要接受第二次手术。站在马村航道所会议室的窗前,他依然深情地凝望着这片海。此刻的大海风平浪静,这样的海面是心旷神怡的蓝色;这样的选择是25年守护航道的无悔青春。南国都市报记者 贺立樊 文/图

  25年航道守护人

  邢晓辉的家住海秀中路。1992年,邢晓辉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来到海南省港航管理局工作。从那时起,那些看不见的海上航路,就是他守护渔民归家的航线,也是他默默走过的心路。

  “那时在疏浚工程队,简而言之,就是确保海上航道没有发生堵塞,海面上的、海面下的都要保持畅通”,邢晓辉把它比作“公路管护”,也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这份工作有多么不易。工作中,往往需要驾驶挖泥船,将海面以下沉积的淤泥清理干净,“航道是一条水上公路,海床是路基,航标是指示牌。”

  20多岁的邢晓辉,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剧烈晕船。他的胃,就像挖泥机一样不停地翻滚,剧烈摇晃的船身,也难以抵抗他的眩晕感。下了船,大汗淋漓的邢晓辉就像是在海水里浸泡过,浑身湿透了。

  90年代的年轻人,曾经梦想到大都市生活,可是,从乐东黄流走出来的邢晓辉,回到了海边。伴着流动的水,他沿着海域和内河,流动在一条条航道之上。

  2010年,邢晓辉离开了工程队,进入儋州航道管理所,开始负责水上航标工作。2016年,他来到马村航道管理所,担任所长。那年11月,正在家里洗衣服的邢晓辉突然晕倒。经过检查,他的脑部出现了一个肿瘤。

  在肿瘤压迫下,他的视力渐渐变得模糊,每一次下蹲,都会面临眩晕。在医生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做了手术,仅仅5天后,他又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不是不要命,就是舍不得这份工作”,站在办公室的窗前,邢晓辉能看到建设中的马村港三期工程。蔚蓝的海面上,巨大的拖船如同一座座岛屿。

  “建成之后,这里将作为新的货轮和渔船港口。那时,船上的人能看到黑夜里的灯塔,以及通畅的航道。”邢晓辉说,渔民将会通过这里,踏上归家的第一步。而那些看不到的,是邢晓辉被病痛折磨的面孔,以及每一次成功引航后脸上的笑容。

  只为那抹永恒的光

  9月2日上午,邢晓辉又开始了例行的航标巡查。名为“所长”,邢晓辉一直在做着航标工人的活儿。

  马村航道管理所负责澄迈、临高、屯昌三县的沿海和内河航道,航道一共有84.89公里长,全线分布着9座大型航标。

  在海上的航标被称为“浮标”,在岸上的,则是更为人所熟知的“灯塔”。确保航标能够正常发亮,确保航标之间的航道能够正常通行,是护航人的工作。

  航道管理所没有配备船只,渔民张德光开着那艘玻璃钢渔船,接上了邢晓辉。张德光已经为马村航道管理所开了一年多的船,他记不清每月多少租金,却牢记着更重要的事——“我们渔民,就盼着能够平安回家”。扶着舵,站在海风中,俨然间,张德光已经是一位合格的“护航人”。

  他和邢晓辉认识多年,他说,在这片海上,几乎每个渔民都认识戴着眼镜、爱笑,却又时常严肃的邢晓辉。

  小船开出码头不远,两座浮标之间停着一艘渔船。

  “他们是在下网吗?”邢晓辉仔细看向前方,头也不转,问着张德光。

  “是的,应该不能在这里下网”,张德光同样没转头,紧紧盯着这艘渔船。

  “靠近,靠近!”邢晓辉站了起来,指挥着张德光。

  两船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直到与船上的渔民面对面,邢晓辉喊住了正在下网的渔民,“这里是航道,不能在这里停泊,也不能在这里下网。”

  烈日下,渔民收起了渔网,而邢晓辉的工作,却还没结束。他又爬上了旁边的一座红色浮标,仔细检查完线路,确认正常,这才爬了下来,回到船上。

  从北京结束检查的两个星期内,邢晓辉已经无数次检查过管理所辖区内的航标,光是临高金牌港,他就去了两次。“都是被渔船碰坏的”,自从患病后,他加快了工作的脚步,确保每座航标都能在夜里亮起,就仿佛是在点亮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生命之光。

  “灯熄人灭,在夜晚的海上,这是有可能发生的”,33岁的陈开宣是临高博丛灯塔的管理员,他的父亲从1969年开始,就在这座灯塔下护航,“那时是煤油灯,人不能离开,否则灯会彻底灭掉。”

  照亮100多艘渔船归家路的博丛灯塔,是马村航道管理所的9座大型航标之一。每当夜晚来临,所有的航标一起点亮,它们照亮着这座岛屿西北部所有渔船的归家路。

  一个人的工作,一群人的回家路。只有在那时,邢晓辉才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渺小与伟大。对于护航人而言,灯塔和航道就是信仰,那束黑夜里投出的光亮,在护航人的手中,成了一抹永恒的星光。

  不分对错的选择

  直到今年4月份,何文科才听说了邢晓辉患病的消息。“无关工作的事,他一直都不说”,这位儋州航道管理所的航标员,还记得与邢晓辉一同在浮标上呕吐的画面。

  那是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时的经历,风雨还未完全退去。“有些渔船在别的港口避风,补给有限,风停马上回港”,渔船离不开灯塔,为了确保港外避风的渔船能够第一时间返家,邢晓辉和何文科坐上了小船,出海检查浮标的使用情况。

  大海变了模样,相比起来,浮标渺小得如同一片树叶,在海面上猛烈摇摆。两人艰难地爬上浮标,不出20分钟,接连开始呕吐。何文科吐得睁不开眼,只听见邢晓辉含糊地说:“辛苦一点,赶紧把浮标修好,渔民返航没有了危险,我们也不用再来一趟了。”

  那天晚上,两人瘫坐在管理所里,累得说不出话。邢晓辉掏出手机,翻出拍摄的晕船视频,“大家笑了一阵,结果看完之后,感觉好像又开始晕船了”。

  何文科笑着说,那晚选择看晕船视频是个错误。玩笑归玩笑,人生的选择,又该如何分得清对错,就像25年前,邢晓辉第一次踏上航道疏浚船。

  大学毕业的邢晓辉,来到海南省港航管理局,20岁的年轻人,会对这个选择有什么远大的解释吗?48岁的邢晓辉笑着摇了摇头,那时的他,服从安排,只想着好好工作。

  2010年,邢晓辉接到通知,从疏浚工程队调到儋州航道管理所。从疏浚到管理航标,转变了工作内容,邢晓辉选择犹豫。“他从不会对考虑工作安排”,他的犹豫,让海南省港航管理局局长黄飞舟陷入矛盾。专业过硬的邢晓辉,是不二人选,几经询问,他才说明了原委。

  邢晓辉一直瞒着单位,原来,他的妻子那时患上了重病。不愿离开,是不愿妻子在最需要照顾时候,选择离开。可是妻子林玉霞却把他“推开”了,“工作家庭难两全,我有医生照顾,工作应该要你来做。”

  邢晓辉终于选择了离开,在儋州待了6年。回到家时,妻子的病情有所控制,他也将儋州航道所带上了新台阶。看上去似乎正确选择,可是,他却错过了与家人相伴的6年时光。

  去年11月,邢晓辉检查出脑瘤,治疗后,他选择重回岗位。“不用开颅,微创手术影响小一些”,边工作、边治疗,邢晓辉再一次做出选择。在第二次手术来临之前,面前的这片海,是他最好的术前休憩点。

  未来如何,不可知,无关对错的选择,总会交给邢晓辉一个答案。只因这片大海能够作证,归家的灯光能够作证,那些过去的时光,以及未来无尽的日子,如同星辰大海,不会辜负每一位用心仰望的人。

  候选编号34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