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总关情——写在省委七届二次全会召开之际

  绿水青山总关情

  ——写在省委七届二次全会召开之际

  海南日报记者彭青林 周晓梦

  伴随九月秋阳,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即将开启新的征程。

  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明天召开。一份指导海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此次会议的“主角”之一——《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提交大会审议。

  《决定》的起草,是在省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回顾起草的过程,一字一句里,满是海南对标中央要求、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海南担当的政治自觉和生态自觉,满是立足省情、走遍琼州、广纳民意的民生情怀,满是“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实干精神。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更充分体现了海南人民对牢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殷切嘱托,呵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高度责任感和热切期盼。

  牢记嘱托,回应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切

  全会即将召开之时,正是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全省“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新一届省委召开的第二次全会,就以“生态”为关键词,绝非偶然,而是全省人民的必然选择。

  就在5个月前的省第七次党代会上,“生态”同样是一个高频词和关键词。省委书记刘赐贵在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时刻将生态文明建设扛在肩,是因为牢记责任和嘱托。海南广大干部群众不会忘记,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视察时十分关心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每到一地都要同当地干部共商生态环境保护大计。“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习总书记的殷殷关切,为全省上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森林覆盖率62.1%、大气、水体和近海海域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近年来,海南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到海南“洗肺游”“避霾游”“负氧离子游”甚至“生态创业”成为一股潮流,海南的绿色农产品供不应求,到海南的航班一票难求……全国人民喜爱这块绿色宝地,也高度关注海南的生态环境。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海南以来,接到的电话约有20%是从省外打来的。“这在其他省份是没有过的。”督察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巨大的关注,对海南的生态文明工作是压力,也是动力。

  “在海南即将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积极回应全国人民对海南生态环境关切的重大举措,是着眼海南长远健康发展的战略安排。” 8月31日的省委常委会会议明确指出,要以严守生态底线作为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牢固树立生态立省意识,精心呵护、倍加珍惜海南的绿水青山,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要确保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刘赐贵在9月10日专题研究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文件时要求,切实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从决策源头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决定》正承担着这样的使命。

  广听民声,办好事关海南百姓福祉的事情

  在内容上,《决定》与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及“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壤十条”等一系列重要法规性文件一脉相承。与此同时,《决定》也紧紧立足省情,着力写好海南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情。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不少与会代表表示,从《决定》里看到了身边的事情。

  走在三亚东岸湿地公园,看着河边鸢尾花叶随风摆动,河上鸟儿的飞影,人们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被污染的样子,是“双修”让城市变了模样;海口的美舍河,也在发生同样的变化,“双创”正刷新一座城……

  在最新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海口、三亚再次入选中国宜居城市十强,充分彰显了海南优良环境的独特魅力与澎湃活力。

  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海南生活方式的最醒目标志和“金字招牌”,成为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从生态城市到美丽乡村,广泛的生态共识在琼岛凝聚。

  此时重温习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论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禁让我们有了更加深刻的领会与理解。

  要办好人民关心关注的事情,必须广泛听取民声民意。刘赐贵多次指出,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吸纳,使《决定》真正成为凝聚全省智慧的结晶。

  起草伊始,省委就派出6个工作组赴各市县征求意见建议;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分别广泛听取各市县、省直有关部门、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又将《决定》送省委委员和候补委员征求意见建议……

  刘赐贵、沈晓明等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还先后赴海口、三亚、澄迈、定安、东方、昌江等市县,或实地调研,或与当地干部群众和基层代表座谈,把最基层、群众最关心的意见带到《决定》中。

  据悉,《决定》起草过程中共征求意见和建议761条。起草组进行了全面梳理、认真核对,除重复、过于具体、与生态文明建设关联不大、与框架不符的外,共采纳325条。

  “这次对《决定》征求意见的规格之高、范围之广泛、程度之深入,可谓是历届省委全会之最。”起草组有关负责人说。

  务求实效,树立正确政绩观和“指挥棒”

  “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不少人对《决定》最强烈的印象。实际上,这也是刘赐贵和省委常委会对《决定》文本的要求。

  文风体现作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海南始终坚持出实招、讲实干、见实效。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派出多个环境督导组,对全省各市县及有关部门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对前期整改问题进行再次排查督查,巩固生态专项整治成果。

  作为生态环境“优等生”的海南,没有躺在成绩单上沾沾自喜,反而以更大的力度、更加深入地去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加以解决。

  8月以来,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国家海洋督察组先后正式进驻海南开展督察。海南主动作为,全力以赴配合督察工作,把该月作为我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黄金月”,认真立行立改、举一反三,不仅“把脉看病”,更推动我省“环境顽疾”的标本并治。

  据了解,在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移交问题的同时,海南自己也根据督察组发现的问题,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主动查找存在的同类问题。反馈移交问题和自查问题数量之比达1:2.9,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

  如今,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凝聚起来的一点一滴的经验和教训,一个个变成文字,固化在《决定》中,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应当依循的制度,保障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这就是一份纲领性文件应有的“打开姿势”。

  “我们要认识到,把优良的环境资源保护好,更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刘赐贵在9月21日的省委财经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进一步要求全省干部,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抓实,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还要建立健全“绿色GDP”考核体系的“指挥棒”,引导各级干部更好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展望全会落下帷幕时,当《决定》经过充分讨论和修改完善,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之际,这些实实在在的叮嘱,正是把《决定》内容和全会精神落到实处的关键。(本报海口9月21日讯)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