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海口龙塘石雕工艺千年不辍 11名工匠曾进京献艺

  海口龙塘石雕工艺千年不辍

  五十八年前,十一工匠进京献艺

  王科美工程队制作的石雕作品

  冼必群讲述进京往事时滔滔不绝。

  永昌村的火山石村门

  冼开球院落里的石磨

  文\图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海口龙塘石雕生动传神,技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于900多年的宋代,自清末以来,琼北宗祠庙宇及多家文保单位里也有不少石雕出自龙塘工匠之手。

  让人引以为豪的是,1959年,海南从岛内各地抽调25名能工巧匠进京参与国庆“十大献礼工程”建设,此行中龙塘工匠就占了11人。岁月悄声流逝,当年龙塘11名进京工匠已有10人驾鹤归去,现今仅剩91岁的冼必群健在。9月初,老工匠在娓娓讲述龙塘石雕往昔辉煌的同时,难掩心中的落寞。与此同时,龙塘雕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在思考着:今后,这门技艺谁来传承?这个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一名九旬工匠的记忆

  从海口琼山府城出发,往东南方向行驶约20公里,即来到海南远近有名的石雕村——龙塘镇永昌村。

  一棵百年大榕树伸展开来的繁茂枝叶,足以将大半个村口庇护在林荫底下,一座由斑驳石块修葺而成的石头村门屹立在眼前,村门横额上镌刻着“百世永昌”四个楷体大字,笔画方润又不失刚劲,旁侧小楷记载“建于清代光绪十九年”尽显石门岁月沉淀。漫步在静谧的古村里,在一片竹林掩映下,地上堆放着一个个旧石磨,磨扇上那一道道嶙峋的沟壑,或沾着泥土,或长着青苔,似乎在向世人无声诉说那些年的雕琢艰辛与荣光。

  犹如那石料雕琢,岁月在91岁的冼必群老人身上留下了一串串沧桑的痕迹,深邃的眼眶,满是疤痕的手脚,但一提起58年前赴北京参与人民大会堂建设那段往事,老人兴奋之情油然而起,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娓娓道来,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在讲述着当年最值得回忆的往事。

  1959年迎来建国10周年,那年3月,海南抽调25名能工巧匠赶赴北京参与国庆“十大献礼工程”建设,不大的龙塘有11名雕刻工匠入选,足见当年龙塘石雕技艺声名远扬,那年33岁的冼必群十分幸运地入选其中。“去北京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呀!当时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一行人到达海口后乘船到广州,然后再坐火车,历经4天4夜抵达北京。在随后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冼必群一行人参与了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等献礼工程建设。“你看这地图,就是我当年在北京买的,好几个老乡就是看着这个地图找方向,才抽空把北京天安门、颐和园、长城逛了。”翻开那张满是褶皱与裂痕的北京地图,冼必群几乎把脸挨在纸上,仔细地搜寻着人民大会堂的方位,地图背面“1959年5月第5次印刷”字样依旧清晰可见。

  岁月流逝,58年看似漫长,但一晃过去,那个善于雕琢石料的青年早已变成垂垂老者。之后,冼必群没能再有机会去北京,而当年同批去京的11名龙塘工匠,吴太香、杜献礽、杜建圣、杜献衿、冼同佑、冼同需、冼同恩等人陆续离世,现今只剩下冼必群一人在世了。“我老了,眼睛也不好使,也干不动了,原本就指望着把这门手艺传给子孙们,不曾想到,他们几个现在都不想干这行了!”说到这,冼必群的神情显得有点落寞。

  一个石雕古镇的沉寂

  落寞,不止是沈必群一个人的落寞。

  9月13日,午后,骄阳似火,在海口新埠岛亮肚村一翻修的老宅院子里,王科美与几名工人趴在墙体上专注地雕琢龙腾与鱼鸟等,一刀、一凿,随着手臂挥动的每一次敲击声,石料粉末飞扬,一件件石雕作品雏形渐成,无不显扎实功底。作为龙塘雕刻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塘镇文彩村人王科美今年已64岁,他介绍,龙塘雕刻最早可追溯于900多年前的宋代,由于龙塘位于火山石覆盖地区,石料资源丰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石雕这个特色产业,当地居民早期的生活用品如石磨、石缸,以及古石屋的石柱,无一不是就地取材加工而成,逝者墓前的石人、石狮、石马、石狗等也雕刻得十分生动传神。

  随着时间推移,龙塘石雕对工艺的精细与美化追求越来越苛刻,到清末民初,龙塘出现了永昌、博抚等远近闻名的石雕村。琼北地区修建的宗祠庙宇和古式民居上,栩栩如生的龙腾、麒麟奏乐鸟兽等石雕几乎都出自龙塘工匠之手。“以海口为例,现今的海瑞墓、丘濬墓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里都有龙塘石匠的作品。”王科美不忘补充说,龙塘人周明鉴生于1916年,10多岁就开始学习雕刻,尤擅长石雕,其创作的作品遍布岛内外,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就有周明鉴的石雕作品。

  然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机械化石雕产业的兴起,传统的石塘手工石雕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此外,随着现代家居品位的提升,木雕工匠越来越吃香,相比之下,石雕市场走下坡路已是一个不争事实。“石雕既需要搬运,又要求精细雕琢,磕磕碰碰受伤也难免,别说是刚入行的徒弟,有时我们老师傅一天下来手也能磨出好几个水泡。”王科美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龙塘镇大大小小的雕刻工程队少说也有五六十个,如今这一数字或已锐减至20个左右。他说,现在石雕、木雕工匠收入不相上下,干得好的话,每月收入万元不是问题,可是少有年轻人愿意扎扎实实地学这门技术,现今工程队里能干石雕这行的老师傅越来越少了。

  一种非遗文化的传承

  每逢闲暇,冼必群外出纳凉经过同村村民冼开球的院落时,总会习惯地去俯下身子去抚摸着石磨上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磨槽,或是细心地用树枝将石槽里的枯叶或泥土清理干净。

  今年68岁的冼开球也曾是一名石雕工匠,虽说改行经商快20多年了,但他对于石雕作品的迷恋一直不减,尤其是偏好收藏石磨。20多年来,冼开球辗转省内多地,将一个个笨重的石磨运回永昌村老宅院子里藏放,“这些石磨大都一两百斤以上,根据我的考证,它们大多有百年以上历史。”冼开球说,石磨几乎算得上从石器时代沿用时间最长的农家物品之一,主要用于将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等。

  最多时,冼开球曾收藏了百余个石磨,有人笑他说“想存着等升值”,对此,冼开球更多时候只是微微一笑,他说,随着科技工业的进步,如今,即使是在龙塘等羊山地区的农村,石磨也已被日新月异的电动机械磨具所代替,“以后,怕是没有人会再制作石磨了,再过百年之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记得龙塘的石磨。”

  据龙塘镇文化站站长冼灵芳介绍,2007年3月,海南龙塘雕刻艺术列入海口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入选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琼山区龙塘镇每年都会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开展一系列龙塘雕刻艺术展览和省级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借此进一步提升龙塘雕刻艺术的享誉度与影响力。龙塘石雕声名不减当年,但由于石雕行业市场主要依靠农村建设庙宇神像与古式民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原本就不大的市场空间日渐被压缩。更让人叹息的是,随着时间流逝,技艺娴熟的老工匠们正在老去,眼下并未有更多的年轻工匠冒尖来传承这门古老技艺。

  王科美十分认同冼灵芳的观点,但更让他感到忧虑的是,今年以来,由于环保整改要求,龙塘镇所剩无几的石雕工厂也面临迁址或整改中,在这轮“困局”中,作为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塘石雕如何开辟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郭微微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