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旅游扶贫助贫困户当上小老板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三亚旅游扶贫助贫困户当上小老板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天涯海角景区爱心摊位老板娘周祥珠。

  农民在水稻田里忙碌。

  在家门口上班的村民李芬芬。

  下午6时许,伴随着天涯海角景区的闭园提醒,游客们沿着景区的爱心摊位慢慢向出口走去,沿途摊位的海南特色工艺品和热带水果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今天的生意还不错,卖了将近1000元。”昔日的贫困农户周祥珠现已变身爱心摊位的“老板”,高兴地盘点着一天的收入。

  三亚吉阳区中廖村建设美丽乡村后,25岁的村民李芬芬回到村里。外出打工的“月光族”,摇身一变成了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员工。

  一个又一个成功帮助贫困户腰包鼓起来的案例,印证了旅游+扶贫在三亚的无限可能。近年来,天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的三亚,以全域旅游为指导,结合美丽乡村和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将旅游和扶贫融合发展,绿水青山真正成了村民的金山银山。 □南国都市报记者孙学新谭琦文/图

  158个爱心摊位免费租

  贫困村民当上小老板

  “这些都是海南本地特色的工艺品,可以挑选回去作纪念。”周祥珠拐着拐杖,在自己的摊位前热情地为游客介绍商品,一个上午过去了,她已经做了今天的第5单生意。

  43岁的周祥珠是三亚天涯区马岭社区的居民,也是天涯海角景区爱心摊位的老板娘。小时候,她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脚残疾,但她仍然坚持在外奔波,要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1993年,周祥珠开始在天涯海角景区卖手工艺品,“流动摊贩收入都是靠运气,不稳定。”周祥珠说,少的时候常常一天就赚几十元,不够家里的开销。

  周祥珠家里有2个孩子,孩子上学和生活都需要钱,她常常借钱给孩子上学。2006年,天涯海角景区推出爱心摊位,免费租给周边的贫困居民做生意,摊位就设在景区唯一的出口处,人流量大。“不用付租金就可以当老板,收入很稳定买卖也做得很安心。”如今,周祥珠已经在景区的爱心摊位上当“小老板”11年了,“按照天涯海角景区2006年最低的摊位租金500元/月来算,这11年来景区免去我的摊位费6.6万元。”周祥珠算了一笔账,景区为她减免的这笔费用完全可以供2个孩子读完大学。

  经营天涯海角的爱心摊位后,周祥珠一家人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从前孩子上学欠下的近10万元,现在已经还了大半了。”周祥珠介绍道,自己一米长的小摊位摆放着近百种海南特色手工艺品,平日里可以卖出500余元的商品,若是在旺季还能翻倍,一天可以赚到上千元。

  天涯海角景区158个爱心摊位让景区周边的马岭社区、原天涯镇和原凤凰镇的246名贫困居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人摆脱了贫困,盖起了小洋楼,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享受天涯海角景区发展带来的红利。据了解,天涯海角景区的爱心摊位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长期创收的平台,摊位收入就是这些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所有爱心摊位经营者都已经顺利脱贫。

  农民参与景区建设

  收租金又领薪水心里美

  50岁的李永安,是三亚海棠区湾坡村的村民。如今,他每天仍在村中熟悉的土地上辛勤耕种。和以前相比,每天干的活是一样的,但收入却芝麻开花节节高。原来,融入海棠湾开发建设大潮中的他,有了新的身份——水稻公园职工。

  在水稻公园里,李永安的具体工作是负责20亩水稻种植,从播种到收获都由他一个人负责,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农民对土地很有感情,同样是种地,收入却大不一样,心里美啊。”李永安是水稻公园第一批职工,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他,以前自己种地时,每年只有不足5万元收入,要维持一家6口人生活。如今,他把自家6亩地租给了景区,每年每亩地能收1500元租金,同时在景区里打工,每个月还能领2700元工资,“这还单是我一个人的收入,现在我们家6口人都在景区打工,总收入加起来比以前多出4倍,账户上的存款一月月变多,生活当然是越过越好。”

  据了解,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总占地面积7600亩,项目总投资26.4亿元。项目规划的风情小镇、博物馆、民宿酒店、商业街等板块。

  在海棠湾水稻公园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有了固定租金收入;67%的员工是公园用地的湾坡村4个自然村的村民,大量从事种植维护、服务员、电瓶车司机、保安等工作,有了工资收入;园区的商业街建成后,村民们将有经营收入;配套商业完善后,村民家里的椰子、家禽、蜂蜜等土特产品都可以作为供应链,有了附加收入;此外,配套设置的学校、广场等市政设施,都能让村民受益。

  “月光族”返乡上班

  工资比城里还高

  一大早,三亚吉阳区中廖村25岁的村民李芬芬慢悠悠地从家里出发去上班,她上班的地点就在中廖村内,离家只有5分钟车程。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李芬芬从外出打工的“月光族”,摇身一变成了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员工。

  从初中外出读书开始,李芬芬就很少回家。前几年大学毕业后她应聘到三亚湾一家公司当人事专员,月薪3800元。每个月辛苦到头却省不下来什么钱。她算了一笔账:“房租每个月1000多元,吃饭要1500多元,再‘淘’点喜欢的衣物,就成了‘月光族’。”

  作为家中长女,李芬芬一直期盼着,有一天既能赚到钱还能陪在父母身边加以照顾。美丽乡村的开发建设,为李芬芬创造了圆梦的机会。今年4月初,中廖村委会与深圳华侨城集团就产业合作开发达成意向,签订了《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海南华侨城正式入驻中廖村。得知有企业参与开发,李芬芬立即报名,既有工作经验又有本地村民优势的她,顺利被录取,成为开发公司的人事行政专员。

  在家门口上班的李芬芬,干劲十足。不仅工资比以前涨了几百元,大平台的提升空间也比以前开拓了,每天下班还能陪在父母身边做一些家务事。“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她说。

  早在中廖村开发的过程中,就已经把本地村民考虑进去。通过物业和土地租赁,让村民马上就有收入、见效益;从中期来看,在目前已吸收近百名村民就业的基础上,将吸纳村民就业人数扩大到近千名;长期来看,引导村民用土地入股,当股东参与分红。未来,将利用对中廖村民宿、餐饮、演艺、游乐项目的开发,通过房屋合作出租、村民优先安排务工、深度合作股权分成等形式,提高村民收入。

  旅游扶贫 助力全域旅游

  打造民生幸福城市的三亚,注重补齐贫困户发展短板,狠抓落实扶贫工作。如何利用好贫困户身边的资源,摘掉“穷帽子”,成了各职能部门当下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三亚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的同时,旅游扶贫也开始发力。扶贫工作紧跟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和态势,不仅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发展环境,更促进了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出新的发展格局。

  三亚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叶凯中表示,三亚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600万人次,既有蓝色调的滨海好风景,也有绿意盎然的乡村旅游好风景,非常适合进行造血能力极强的旅游扶贫工作,而旅游扶贫也应当成为三亚脱贫攻坚的“着力点”之一,让造血能力突出、持续性强、返贫率低的旅游扶贫能够充分激发三亚滨海旅游对乡村旅游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让农村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为三亚全域旅游示范市打造提供全新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