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西海岸公园带修复整治规划出炉 将设千个停车位

  西海岸公园带修复整治规划出炉

  海口西海岸将美成啥样

  打造“一带”“四区”“多点”景观结构集生态治理、旅游观光、运动等功能为一体

  市民海岸区效果图

  整体规划效果图

  海浪亭效果图

  综合驿站效果图

  观海台夜间亮化效果图

  南国都市报10月10日讯(记者党朝峰)日前,记者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了解到,《西海岸公园带修复整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基本确定。下一步,将由海口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结合确定的规划逐步进行建设。

  据介绍,规划的西海岸公园区位范围为:北邻琼州海峡,南至滨江大道,东起十一支队,西至天尾角,海岸线总长约13公里,陆域面积1.39平方公里。规划分为近期(假日海滩段)和远期(五源河—天尾角段),打造“一带”滨海生态绿带;“四区”海上运动、观海溯源、市民海岸、渔港记忆;“多点”沿海岸带布置多个景观节点的整体景观结构。

  系统规划中提出生态修复、功能整合、景观提升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如何修复海岸带系统、如何恢复原生植被系统;假日海滩景区将提升哪些设施、滨海绿道将如何建设;未来将新增哪些游玩场所、体验滨海文化等内容。规划还包括照明、交通、海绵专项规划,今后游人到西海岸游玩停车更方便,夜幕降临后还可以漫步沙滩观赏海边夜景。

  规划提出拓展已经自发开展的,但缺少组织管理的功能活动,如海上运动项目游戏、游泳、浴场、帆船帆板、沙滩活动等;疏减整合重复低效率功能空间,集中布局,并通过景观和生态措施提升场地环境品质。如入口广场、集会空间、烧烤餐饮空间、表演活动、绿道系统等;在现有活动基础上增加潜在的功能活动需求,如生态科普、乡愁记忆、儿童活动等。

  规划还要求,新增设施整体建筑风格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特殊景观节点结合海洋文化设计仿生建筑或构筑物。建筑材料以钢筋混凝土、防腐木、玻璃、建筑涂料,强调火山石的应用。建筑色彩在海边以浅色系为主,打造清新明亮的景观效果。

  目前有啥问题?

  生态环境

  自2003年至2017年14年间,整体海岸线成缩减趋势,造成海岸线受侵蚀、沙滩后退;原生植被退化、海防林受损。西侧植被以成片的海防林为主,东侧植被以成片的人工绿化和零散的海防林为主。

  基础设施

  排水排污口部分存在雨污合流情况、整体排洪沟人工渠化效果不佳导致市政排水排污口水质污染;人工建设过多、形象品质差、使用率偏低,整体建设不均衡,建设量集中,局部密度大,侵占沙滩问题严重。

  道路交通

  步行系统不连贯、流线布置不合理、等级划分不清晰等造成道路交通混乱;占地面积过大、体量布置欠妥、部分停车场停不满等造成停车位组织不合理。

海上运动平台效果图

  怎么整治规划?

  以后停车

  so easy!

  未来西海岸公园有超千个停车位

  规划认为,公共停车场不满足使用需求,沿线单位大部分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仅布局在公共场所周边。节假日高峰期公共停车场不堪重负,配建停车场利用率不足。停车场进出流线需要与滨海大道交通流进行协调,停车场开口位置、交通组织流线有待进一步优化。

  针对十一支队至假日海滩段停车位不足的问题,规划提出配建停车场在现有基础上扩建,同时利用长天路、蓝城大道、永万路等道路路侧停车,未来西海岸公园将至少拥有1000个停车位,分布在滨海体育公园、观海台、帆船基地、假日海滩、烧烤园、福山咖啡等。

  生态修复

  五源河以西保护控制为主

  假日海滩段采用三种方式

  规划提出通过对海岸线自然生态过程的研究,恢复近海湿地、沙滩、近海防风林带的梯度变化,将其可作为海岸线生态修复范本。西海岸现有岸线分为两大类:硬质为防浪堤、软质为自然植被。

  五源河以西处于原生态未开发状态,自然植被岸线占90%以上。生态修复策略为划定禁建线,保护控制为主。基本的交通建设须采用最低干扰度的方式,如架空木栈道措施,以减少对沙滩植被的破坏,木栈道同时也作为防护林带的保护边界。

  假日海滩段以硬质堤岸为主,总长7.5公里,硬质岸线长5.6公里,占75%。假日海滩现状硬质堤岸多,堤岸类型复杂多样,较杂乱。规划将生态条件、游人活动、工程安全3个因素的影响权重叠加,可以将现状堤岸分为3种类型,并提出改造策略。修复方法分恢复原生植被、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景观美化(下图1)、自然与人工护岸相结合。

  此外,规划通过结合地形修整理的海绵设计、结合雨水管理的原生地被植物恢复、结合防浪堤改造的沙滩盐生群落恢复(下图2)、结合景观提升的海防林完善提升等四种方式恢复原生植被系统。

图一
图二

  功能整合

  新建服务驿站覆盖全线

  含直饮水设施、健身设施等

  规划提出拆除影响海岸线生态和景观的、使用率低的建筑物、构筑物,还绿于民。同时按服务半径500米和景点不同,新建两种不同级别的综合服务驿站。

  综合服务驿站建筑内设计卫生间、咨询、小卖部、休息、展示等功能。此外,还包括共享单车停靠、直饮水设施、健身设施、标识解说设施,驿站的数量将达到10个左右,将覆盖全线,增强滨海绿带的公共性。

  据悉,综合驿站的设计理念来自“水波”,水波浪形屋顶将附有火山岩立面的功能建筑体块联系成整体,虚实结合,轻盈,符合海边的气质,还有遮阳避雨功能。

  规划建议

  新增过街通道和山海联动绿道

  规划建议新增两处过街通道:在现有2个过街通道的基础上增加2个过街通道,分别通向海上运动区、市民海岸区。增强城市与海岸带的联系,提高可达性。

  规划建议新增山海联动绿道:打通观海台——火山地质公园的城市绿道,打造火山、海洋文化的绿道系统。

  规划形成

  连续的滨海步行栈道、慢行绿道

  规划强调多样化的游赏方式,包括骑行、步行、亲海体验。提出疏减整合现有绿道系统,解决道路交叉混乱问题,形成连续不断的滨海步行栈道、滨海慢行绿道。

  滨海步行栈道将以架空做法,对生态环境最低干扰度的方式建设。同时以“最小的道路建设”打造“最有效的游览体验”,在较宽的绿地空间里分为自行车道和慢行道、在较窄绿地空间自行车道与慢行道合二为一。

  据介绍,步行栈道和骑行道均从十一支队起,但步行栈道将一直延伸到五源河以西,而骑行道在五源河处停止。

  景观提升

  规划新增

  海上运动平台等多处设施

  规划东起十一支队,沿西海岸往西,分别将新增滨海体育公园、游艇码头、帆船帆板运动基地、海上运动平台、林下椰语、海洋生态文化科普乐园、假日海滩游客中心、渔港乡愁、原生海岸体验园等多处旅游服务设施、强化海上娱乐运动功能,将旅游与体育结合,进一步扩充增加西海岸公园游玩项目,丰富市民游客游玩体验。

  其中,滨海体育公园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将有篮球场、羽毛球场、观景挑台等。海上运动平台将具备浴场、游泳、水上游戏、小码头、亲水平台、观景等功能。

  此外,观海台景点将进一步提升,规划在火山岩礁石上架设少量景观木平台,让市民游客更加亲近火山大海留下的自然印记,突出展现火山文化主题。

  假日海滩温泉

  改为海洋生态文化科普乐园

  规划提出,假日海滩游客中心将进行改造和功能集中布置,实现人车分流。

  规划将现有的温泉将改为海洋生态文化科普乐园,将现在已有设施进行功能转换和建筑外立面改造,以生态科普教育为主,打造海洋科普教育乐园,不过儿童戏水项目仍继续保留,并有所提升。游泳池将得以保留。

  此外,吃货们关心的烧烤园不仅得以保留,还将进行升级,此处将新增展演文化园,届时一边吃着烧烤,还能一边欣赏动听的音乐。

  功能路线图

  步行栈道效果图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