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耕文化厚土育乡村振兴之花

  近日,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的稻谷熟了,稻田金黄,遍野飘香。在丰收的季节,原本应是抓紧收割、收粮归仓之时,可青松乡的村民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不愿轻易抹去这群山环抱中满地金黄、优美如画的景致,急切地要将大山深处丰收的喜悦与外来者共同分享。于是,别开生面的“啦奥门”庆丰收山兰旅游文化节,在青松乡拉开序幕。外来游客与当地村民共同参与到稻谷收割中,寂静的山村一下子热闹起来。

  提起镰刀,背上竹篓,在体验古法收割中,感受悠久的农耕传统;紧围长桌,共话桑麻,把酒言欢中体验独特的黎族风情……不曾想,一场本该是忙碌劳累的收获场景,倒成了饶有趣味的旅游场景。外来游客体验到了遥远的农耕文化,本地村民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而青松乡也在各方关注中名声渐显,更由于专业人士建言献策,自身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啦奥门”的传统民俗焕发时代新意,值得点赞。

  一个乡村,见证一段历史,承载一种文化。青松乡稻谷丰收原本只是村民分内事,之所以吸引游人接踵而至,归根结底,在于其背后蕴藏着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无论是古法割稻,还是黎族歌舞,抑或长桌宴,都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特有民俗文化。这一文化对当地而言,或许早已习以为常,可相对外地来说,则是难得的旅游资源。青松乡农旅结合的做法,再次印证了旅游时代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代以来,自机械代替人力,农耕渐受冷落,提起农村,人们想到的也多是逃离。这种逃离不仅是身体上的离开,更有对传统习俗、农耕方式的摒弃,于是一些珍贵的农耕技艺、独特的乡土民俗等,在时代大潮的荡涤下渐渐作古。而今,旅游时代的兴起,为渐趋衰落的农耕文化带来了新的出路。村民致富不再局限于土地上的收获,乡村旅游的创收或许更为可观,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核,农耕文化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农耕文化也因其历史久远、留存稀少而广受青睐。这就形成了彼此共赢的局面,一方面,借助旅游快车,农耕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乡村发展、农民创收的重要依凭;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新的时代价值,农耕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得到精心呵护与传承。在此有利形势下,乡村的发展就要充分挖掘独特的农耕文化,找准与乡村旅游的契合点,讲好自身独具魅力的精彩故事。

  海南身处祖国最南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历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形成了许多独有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这是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可资利用的宝贵财富。比如,洋浦千年古盐田的古法制盐工艺激发着游客的好奇心;再如,潭门赶海节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渔耕文化……大众旅游时代,文化即是卖点,乡村旅游尤其如此,我们要善于挖掘、传承农耕文化,借助农耕文化厚土培育出乡村振兴之花。

  势随时移,时移则俗易。如今,乡村发展已不再局限于农耕,但农耕文化却是乡村的根本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意味着长期被忽略的乡村地区迎来了崭露头角的新机遇。乡村的未来不是城市而是田园,面对新机遇,唯有尊重、善待农耕文化,用传统农耕文化讲好现代乡村故事,才能充分激活农村资源,为乡村发展创造条件,也才能守好乡村文化底蕴,将其打造成我们的理想家园。

责任编辑:魏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