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东方市北黎河上,一台无人飞机沿河飞行,犹如一双“眼睛”360度旋转审视河道及两岸状况,一旦发现有污染或破坏等异常情况,地面操控的工作人员立即拉近镜头记录下来,交于治水部门进行整治。近期,海南省多个市县探索智能化无人机巡河,提高巡河工作效率,巩固河流生态治理成效。
据海南省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探索巡河新模式的工作实践中,我省海口、三亚、儋州、东方、屯昌、澄迈、乐东等市县向智能化无人机“借眼”巡河。无人机巡河不仅克服流域广、面积大、受地理条件限制等诸多困难,还可以掌握全河段管护基本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河道巡查无盲区、无死角,各地在利用无人机巡河均取得初步成效。
各个市县也在逐步探索建立无人机巡河长效机制,对河流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海口市委托专业航拍公司对23条市管河道进行航拍,全面做好水体视频档案收集工作。无人机巡河过程中发现河道边养家禽、捕鱼、水葫芦、违建、污染源等问题反馈给区河长办,并通知属地政府快速处理。通过排计划、按步骤、分重点利用无人机巡河,了解每一条河流的实际情况,为编制“一河一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亚市无人机巡河主要聚焦河湖水污染、非法采砂、侵占河道等问题,协助解决了三亚河两次绿藻问题,辅助妙林排沟上游浑浊水来源、藤桥河污染源等调查工作,对有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证据。
儋州市通过无人机通过航拍影像,了解各河流的基本情况,并已把航拍影像制作成视频宣传片,将通过政府网站、当地主要媒体向社会发布。还利用无人机掌握河流自然条件、地理特点、治理痛点难点等情况。东方市河长制办公室配备无人机巡河,并明确了无人机专人保管、专人操作,做好巡河记录、资料存档等工作。
各市县在利用无人机巡河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级河长的作用,积极主动开展巡河工作。采取无人机巡河与河长巡河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夯实河湖管护基础工作。
责任编辑:曾令瑾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