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临高道德老村提升基础设施 百年老村旧貌换新颜

临高县博厚镇道德老村绿树成荫、美丽的民居错落有致。 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临高道德老村提升基础设施,发展林下养鸡、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

  百年老村旧貌换新颜

  -海南日报记者罗安明通讯员王海洪

  “建设美丽乡村,我们村修了环村路,进行了田洋大整治,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12月6日上午,临高县博厚镇加六村道德老村村民小组,村民冯小胜一边喂着橡胶林下的鸡群,一边向记者细数村庄近年发生的变化。

  红旗飘扬,绿树成荫。道德老村村民休闲活动广场上,“生态家园、幸福村居”8个大字引人注目。封存于石板上的一组村庄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记录着这个百年老村旧貌换新颜的“蜕变”之路。

  道德老村村民小组是加六村的7个自然村之一,全村38户人口178人。由于农田干旱缺水、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这个革命老区村一度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

  2014年以来,在省委宣传部和临高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道德老村全面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发展林下养鸡、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倡导文明新风,一个宜居、富裕、文明的美丽乡村初现。

  “以前村民住在瓦房、土坯房里,散养的家畜家禽到处乱跑,村子里污水横流。”74岁的老人冯国宝是道德老村美丽“蝶变”的见证者。冯国宝告诉记者,3年前,该村启动整村改造,推倒全村的危旧房,成排成行盖起了38栋楼房,家家户户喜迁新居。随后,全村硬化4公里村道,配套建设雨污分流管网,栽种了绿化树,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村庄变美了,抓好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成了关键。2015年,村民们开大会讨论通过村规民约,立下了卫生“门前三包”和猪圈、粪便、柴草、禽畜“四进院”等20多条规矩。村干部定期组织卫生大扫除,在村广播里对“后进户”进行通报批评。

  “以前刚搬入新房的时候,村民还有一些陋习,现在大家越来越文明了。”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村保洁员冯加东家,只见客厅的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口摆放着拖鞋。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公布了村规民约,地面上的垃圾越来越少了。

  道德老村的30亩林下生态养鸡示范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我养的500只母鸡过几天就要开始卖了,春节前还要再卖500只,预计今年养鸡能有4万多元的收入。”冯小胜一年前还是贫困户,如今已经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水稻、甘蔗、橡胶是村民的传统收入来源。2015年,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村里12户农户成立临高县道德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村庄一侧的胶林下用隔离网围出一片区域,集中发展养鸡产业,粪便回收用于培肥农田。通过养鸡,农户平均每年可以增收3万元左右。

  告别散养散种的老路,走集中规模化种养殖的新路。近两年来,道德老村养鸡、种桑养蚕、养鹅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本报临城12月6日电)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