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渔生态、稻虾共育专家丁凤琴教授: 研发推广“稻虾共育”海南更有优势

  -海南日报记者易宗平

  “海南气候好,示范推广‘稻虾共育’更有优势,一年四季都适宜。”今天,作为海南岛上·大村“稻虾共育”生态智慧农业产业化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中国稻渔生态、稻虾共育专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教授丁凤琴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30多年来,一直从事水产良种选育和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的丁凤琴,对稻田生态养殖的特征和效益如数家珍。她说,开展稻虾共育生产方式是模拟自然生态,使稻田中水、光、热及丰富的生物饵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小龙虾在稻田中的活动觅食,可疏松稻田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助于稻田土壤中有害、有毒气体和土壤肥力的释放。小龙虾是偏动物性杂食性动物,它自由进出稻田,可捕食部分农作物中的害虫及虫卵,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小龙虾还可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另外,小龙虾的排泄物也是水稻极好的肥料,有效降低肥料的使用量。

  稻虾的协作可谓相得益彰。丁凤琴认为,在稻虾共育生产过程中,遵照有机产品的生产标准,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这样生产出的米更香甜、品质更安全,虾更洁净、肉质更美味。而以生物生态防病,可增强稻虾的抗病能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肥料成本,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稻田生物多样性的重建,则可提升有机稻米和反季小龙虾的品质。

  丁凤琴介绍,目前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湖南5个主产省份,其淡水小龙虾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也是中国内陆稻虾生态种养面积主要地区。这是一种“优质稻+N”的生态种养结合模式,被农业部誉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现代农业的一场革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有的经验,对海南示范推广“稻虾共育”很有借鉴意义。丁凤琴表示,相信儋州乃至海南,在“稻虾共育”方面会探索出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本报那大12月6日电)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