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月26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刘麦 实习生陈心怡)1月26日,海南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海口开幕,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5年来海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
试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海南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最优先位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连续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不断完善环保体制机制,出台大气、土壤、水十条,取消12个生态敏感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实现省域全覆盖,试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定实施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和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六大专项整治:5年造林近200万亩回收岸线土地近万亩
5年来,海南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绿化宝岛大行动造林近200万亩,完成生态修复22.2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1%,森林质量不断提高;铁腕整治、依法拆除违法建筑2810万平方米,清理存量用地28.9万亩;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覆盖,海口、琼海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亚“双修”成效显著。
全面建立河长制,开工治理64条城镇内河(湖),启动168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河道非法采砂得到遏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空气优良率保持99%以上;开展全岛海岸带专项检查和整改行动,收回岸线土地近万亩。连续五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工作。
责任编辑:谢军辉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