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如何改善?
省人大代表陈小燕建议:城市、农村学校结对联手
南国都市报1月30日讯(记者黄婷 实习生陈林燕)发展农村教育,使农村孩子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针对我省乡村教育发展,省人大代表陈小燕建议,积极推进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的探索,让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联手,实施捆绑式评价。
陈小燕建议,整合师资力量。把县域的教师资源流动起来,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轮岗流动,把优秀的校长和教师放到发展慢的地方去,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的食宿、交通等生活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的探索,让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联手,实施捆绑式评价。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通过撤并、改造学校等方式,把一些质量差、生源不足的教学点合并到一所中心学校,并集中资金、师资以及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软硬件资源,改善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用于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建设。配置校车,解决服务半径内所有学生的交通问题。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作用。
此外,通过团委、妇联、社会爱心人士等机构组织,组建家庭教育专家队伍,定期为家长开设一些教育课程,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同时,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定期为小孩辅导课程。
责任编辑:张红霞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