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回访记 | 第六站:海口施茶村

  4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有关活动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陪同下,先后来到琼海、三亚、海口等地,深入农村、科研单位、政务中心,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抓住关键实现“产业振兴”

  第六站:4月13日中午,海口,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

  精彩回放: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坚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

  【回访】习近平在海口施茶村考察回访 村民:总书记关心我们的生活

  “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习总书记今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又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五个具体路径: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走访村村寨寨,坐在农家炕头,面对面和乡亲们沟通,始终是总书记考察研究的重要选项。4月13日中午,顶着如火的骄阳,总书记来到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情况,与当地农民嘘寒问暖。

  施茶村位于海南最高的火山口脚下,受火山地貌的影响,千百年来,村民只能在石头缝里种庄稼,望着石头发愁。如今,全村因地制宜种植火山石斛达500多亩,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500元。

  4月13日,海口市石山镇施茶村火山石斛园,村民肖月娟(左)说起和习总书记握手交谈的情景充满激动和喜悦。本报记者王凯 通讯员王巨昌 摄

  总书记的问候温暖人心

  “天气很热,现场有300多人,总书记很有耐心,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握了手,并且不停地向大家问好。”4月13日中午12时30分,在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施茶村,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贵阳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考察时的情景,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我当时特别激动,用双手将总书记的手紧紧握住,久久不想放开。”彭贵阳说,总书记的手厚实而又温暖,笑容温馨而又亲切,现场不少村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今天这一幕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总书记一共和我握了三次手!”施茶村石斛基地员工肖月娟觉得今天自己成了最幸运的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满脸通红,神情激动,“我当时正和同事在石斛园中锄草,听到脚步声,抬头看到总书记正朝我们的方向走来,就兴奋地围了上去” 。

  有一个细节让肖月娟备受感动,“看到我们朝他走过去,总书记主动伸出了手,我们也连忙摘下手套,和他紧紧握手。”

  总书记非常关心村民们的生活,问大家生活得好不好?收入怎么样?肖月娟告诉总书记,家里有5口人,过去在海口市区打工,离家较远。2015年村里引进石斛产业,她家把6.4亩地入股种石斛,自己也成了石斛园里的职工。现在不仅工作离家近,每个月还有2500元的工资,年底有3000多元的分红,加上家里的其他产业,现在全家人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

  “听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总书记也感到很欣慰,并祝福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肖月娟说,总书记离开时,又主动和大家握手,“这是第二次握手”。

  等总书记要离开施茶村时,闻讯赶来的村民们排成长队,激动地向总书记问好,肖月娟也加入了其中。“总书记一一和我们握手告别,所以我又幸运的和他有了第三次握手。”肖月娟高兴地说,当时不少村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大家的掌声、欢呼声汇聚在一起,在村庄上空久久回荡。

  总书记的关怀情真意切

  在施茶村的考察中,施茶村党支部书记洪义乾一路陪同,向总书记详细介绍了村里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总书记走了一路,也问了一路。”洪义乾说,他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心和重视。

  洪义乾记得,总书记下车后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施茶村村名中“施茶”这两个字的来历是什么?“我们施茶村明朝就有了,施茶名字始源于海南四大才子之一‘丘濬施茶’的故事。”洪义乾说,由于羊山地区比较干旱,没有水喝,丘濬在返乡途中,在石山连接府城与澄迈一带的官道中点,设茶亭施茶路人,顾名思义“施茶亭”,施茶村因此而得名。

  “这说明总书记很关心一个地方的发展历史。”洪义乾说。

  在施茶村村志馆,总书记认真听取介绍,不时询问。对该村以党建为统领,带动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致富路的做法表示肯定。洪义乾记得:“听我讲到村里没有吸毒的,没有打架斗殴的,总书记夸赞说‘这个很好’。”

  随后,总书记沿着石板路步行进施茶村火山石斛园,边走边听洪义乾介绍石斛规模化种植、智能喷灌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运行情况。

  “我今天向总书记演示了石斛自动喷灌系统。”石斛园的技术人员吴清伟非常自豪,他回忆说,他当时打开手机APP,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地下矿泉水就从设备中自动喷出,如烟如雾,将石斛园装扮得如同仙境一样。

  “不仅他会操作,我也会操作。不管在哪里只要手机有网络就可以管理石斛生产,早上睡醒就先给石斛灌溉一下,省时省力。”当时,洪义乾也在自己的手机上操作了一遍,总书记高兴地赞叹说“这太方便了”。

  在石斛园的凉亭,总书记还饶有兴致地了解了施茶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石斛基地工作人员洪丽琼和王朝向总书记一一介绍了当地的石斛鲜条、黑豆、红米、地瓜、大薯、毛薯、蛋蕉等特产。“总书记问我石斛鲜条有什么功效,看到鲜条上开了美丽的石斛花,他还高兴地举起来和我们的村党支部书记合影。”王朝说,介绍的时候她心里特别紧张,手都有点颤抖。但看到习总书记如此亲切和蔼,她的紧张感也随之消失了。

  总书记的嘱托指明方向

  一路上,除了了解村里的发展情况,总书记还留下了殷殷嘱托,表达了拳拳期望。

  令当地干部群众最难忘的是,在坐车离开之前,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坚强战斗堡垒。

  “总书记一席话道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那就是要振兴产业,找准自己的特色,进行科学地发展,并且要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洪义乾说,总书记的嘱托为施茶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嘱托,声声入耳;道路,豁然开朗。

  洪义乾表示,下一步施茶村要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机会,继续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带领全村发展集体经济和生态旅游。积极打造“一村一品”,最终达到“村村有产业,家家有分红”。

  “上车前,总书记对大家说,你们做得都不错,再接再厉。这既是对我们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的鞭策。”洪义乾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践行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施茶村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

  褐色的火山石上,石斛花开正艳。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一个需要勤劳耕耘的春天。海南,定不负大好春光!

  (海南日报海口4月13日讯记者周元 彭青林 罗霞 林诗婷 孙婧 尤梦瑜 王玉洁 计思佳 徐慧玲 李磊 丁平 杜颖)

  相关链接>>

  海口石山镇施茶村民暖暖回忆与习总书记的短暂相见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