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 “寻根修谱”在海南悄然兴起 修家谱知家风传家训

  “寻根修谱”在海南悄然兴起

  修家谱知家风传家训

《庄氏族谱》关于庄镇南义举的记载。林善芳摄

《王氏族谱》上的家规家训目录。

  海南日报记者梁君穷

  前不久,海南高姓宗会在报纸上登出修编《海南省高姓族谱》广告,向各市县高姓宗亲会征集各支世系、历史与现代人物、祠堂、古墓、古今著作家训、碑文、墓志铭、祭文等相关资料,引起人们关注。和高氏一样,海南许多家族上一次修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三十年一修的传统,近年来,海南各地悄然掀起一轮修续家谱的热潮。对于先祖多是从岛外迁来的海南各姓氏家族而言,寻根问祖、厘清血脉成了文化上的自觉,在修续家谱的过程中,重视寻找与内地的宗亲联系,传承优秀家风。

  谱碟如史家风一脉

  “这是我们儒庄村庄姓一族的家谱,我将古本上的文字抄录下来,再录到电脑上排版。”在海口市龙泉镇新联村委会儒庄村的一间新葺石屋内,村民庄才宏拿出一叠A4白纸,上面是他用黑色楷体誊写的《庄氏族谱》。

  庄才宏所说的古本,是他所收藏的旧谱碟,一本线订小册,成书于清代道光十一年,即1831年,至今已有187年。翻阅《庄氏族谱》,上面除明确记载庄姓先祖来琼始末外,也将历代庄氏先人的风格品貌记载下来,形成世代传承的良好家风。

  “除了每年秋季开学前的爱心助学行动,我们最近又在筹划一项新的‘义举’。”新联村委会副主任庄凤贝口中所说的“义举”,其实正是通过积极联系引入企业赞助,加大对村中孤寡老人的救助力度。

  庄凤贝也是儒庄村人,他已记不清从何时开始,族中只要有贫困子弟考取大学,都会得到乡邻的集资帮助,现在庄凤贝正与族人一起奔走,希望将扶贫济困、睦邻团结的传统继续发扬。

  据《庄氏族谱》记载,儒庄村庄姓都为唐代宰相韦执谊的同乡加亲戚庄敬平的后人,庄敬平在韦执谊落难被贬之时随着他迁来海南。也许正是迁琼始祖庄敬平的义举,让儒庄村庄姓后人多有好义善举,并被后人辑录在家谱之中,流传至今,蔚然成风。

  “每次翻看先祖的事迹都会有所感动。”庄才宏介绍,家谱记载,明代儒庄村先民庄镇南勤劳致富后,在庄稼歉收的灾荒之年,及时对乡民施以援手,用自家钱粮替乡邻缴纳了粮税,赢得了“好义名流”的美誉。

  完备的家谱往往会将家风以家规家训的形式明确纪录下来。儒庄村不远处,便是唐代宰相韦执谊后人所在的雅咏村。《韦氏族谱》收录了韦执谊编撰的三十三条家规,既包括“命名避讳”“立田祭拜”等带有时代特征的言行要求,更多地是“恤寡怜孤”“扶危御悔”“交友宜慎”“睦族”等今天看来仍不失教导意义的家训。

  无论是以家训明确下来的荣誉,还是对德行高尚者有几笔盖棺论定似的描述,如“好义名流”“勤俭持家”,都是写在纸上的一条精神脉络,熠熠生辉。在历史的长河中,逝者如斯,不变的是家谱中先人的遗训和风骨,经年累月也便成了家风。

  修续族谱追溯始祖

  “当时我们去了泉州、福州、厦门等地,寻访当地可能与我们海南姜氏有关的宗族亲氏。”澄迈老城镇国社村的退休教师姜维民回忆,2009年他们修编《海南姜氏族谱》之时,最艰难的工作就是寻找岛外的血脉联系。

  海南岛孤悬海外,远离中原,历代移居海南的各个家族祖先都非常珍视自己与大陆的血脉联系。今天在海南每个村中,几乎是一姓家族必有一个本族的宗祠,与此同理,海南人也格外注意保存、修续家族的谱系。

  海南大学邓玲博士的研究表明,由于自身的地域特征,海南的汉族家谱都非常重视迁琼始祖的追溯,对于迁琼始祖的记载,在谱序、行略等栏目中通常比较详尽。

  “闲观族谱,扼腕悟叹。缅我远祖,周章公出自周仲雍,封承太伯,创起渤海……予居琼而寐言,独歌羹墙,宛如昨日。但瞩目而了心口,不如附谱以示来者。”这段话出自于《立籍谱序》。目前海南可考最早的家谱修编是在公元806年,这篇《立籍谱序》正是当时主持修编的吴秀贤所著。

  吴秀贤的这篇谱序表达了其迁琼之后对故地与先祖的思念,也嘱喻后人不要隔断了与福建先祖的血脉联系,这也代表了历代海南人对大陆祖先渊源的执着之情和强烈依恋。

  据研究,在海南的少数民族中,黎族、苗族等民族将家族史口口相传,而回族则同样以纸质家谱记录与岛外的历史渊源。

不同时期的《王氏族谱》。

装帧不同的新修家谱。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梁君穷摄

  旧谱新修男女平等

  走进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室,进门第一排,便是满满一架子的海南各氏家谱。仔细翻阅、对比这里的新旧家谱,不难看出当代新修家谱与民国之前的家谱有明显区别。

  完备的传统家谱大概包括了谱序、凡例、谱论、题辞、先世考、荣恩录、家规家训、世系、传记、族产及字辈谱等内容。当代新修家谱在继承前谱的同时也有所损益,体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如印刷包装、编写格式、家规家训、收录内容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包装上,新修家谱的装帧形式更为多样,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编的较小家族的家谱还见有线装,而到了最近几年,新修家谱几乎都为精装。除了函套外,还出现了木箱、皮箱等华丽包装。

  “与古代的家谱相比,当代家谱一个很大的改进就是将女孩收录进去,彰显了男女平等的观念。”负责家谱收集管理工作的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傅白云介绍,近几年来该馆收藏的许多新谱都将女孩收录进了家谱。

  《海南吕氏宗谱》为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最新收藏的一套家谱,其名誉主编为祖籍海南的泰籍华人企业家吕先芙。宗谱记载,此次《海南吕氏宗谱》的修编是吕先芙提出,并由他出资1万元人民币修编宗谱。

  旧时之家谱家规多以和睦族党、友善乡邻、勤于耕读、夫妻和睦等为内容,如今也根据时代变化增加了新内容。如《海南吕氏家谱》中作有《吕氏新谱训》,其中写到“拒黄拒赌拒黑道,十赌九输败家子。吸烟花钱伤害肺,百症根源祸非轻。沉迷上网荒学业,贪行贪玩伤精神。”

  按期修续激励后人

  “中国有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的传统,一个家族,也只有兴旺起来才有修续家谱的基础和条件。”刚刚负责修完万宁《符氏家谱》的省作家协会会员符忠良介绍。

  家谱有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传统。清代海南张岳崧在作《张氏族谱》时也提出:“续纂宜定。三十年为世,其间子姓既增,即当及时补续,嗣后每届三十年,族中公议老成通达者,按期续修。”希望后代每三十年能及时修续一次族谱。

  参与最近一次修续族谱的张岳崧后人张泰仲介绍:“张岳崧主持了1813年和1841年的两次修续,而后的几次分别在1877年、1936年、1980年,最近一次是在2010年。”可以看出,前两次和最后一次修续基本能恪守三十年一修的传统,但在本应修谱的清末民初和文革时期却未能按期做到。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王芹老师等人曾做过一次调研,在调研的海南73个姓氏228种家谱中,纂修于清代的家谱12种;民国年间的家谱共有23种;上世纪50年代1种,60年代1种,70年代9种,80年代52种,90年代后的家谱有130种。

  海南大学邓玲博士研究发现,在宋元之时,海南的修谱行为只是少数家族的行为,到了明清则兴盛普及。社会稳定,经济发达,为兴修家谱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与环境保障;海南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为兴修家谱提供了有力的文化保障。

  “今天国家强盛、人民越来越富裕,但修续家谱仍然不应该搞宗族房头,村落、家族间更不应相互攀比,也不应盲目大整修加重族人的经济负担。”张泰仲认为,修续族谱更重要的是纪录家族渊源,发扬先人遗风激励后人。

  八旬退休教师潜心修家谱

  古老家谱续写时代特色

姜维民和他的菜园。

  海南日报记者梁君穷

  驱车从海口沿南海大道向西走上海榆西线,不一会儿就到了澄迈老城地界,在南一环路与海榆西线交界处,记者见到了已等候在路口的海南中学退休教师姜维民。姜维民身形高大,国字形的脸上总是笑意盈盈,虽是八十高龄,却是双目炯炯,显得精神矍铄。

  姜维民带我们走进路边的一栋小楼,他称之为德贤楼。德贤楼背倚美伦河,景色秀美,楼顶盆栽了十多种蔬菜,可供自足。作为一个多年的农业爱好者,姜维民闲居此处,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味道。

  姜维民多年来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发掘工作,不仅参与了《老城镇志》的汇编工作,更是奔波联系岛内外姜氏族人,组织修编了海南姜氏族谱。

  为了弄清姜姓族人繁衍生息的传承脉络,退休之后,姜维民开始研究祖上遗存的海南姜氏族谱,踏勘太公庙、姜氏宗祠、祖墓群。据他了解,以老城国社村为发源地的海南姜氏族人,在其来琼始祖姜元熹之后,历经900多年的繁衍和迁徒,已在海南各地21个村庄发展到1万多人。

  为了弄清姜元熹等先祖的事迹,姜维民多次进出海南省博物馆、图书馆,拜谒东坡祠、东坡书院,观览大丰古迹封平约亭,弄清了姜元熹是宋朝仁宗时期的进士,曾在南京任太守,姜元熹的儿子姜唐佐是苏东坡的弟子,也是海南第一个举人,官至殿中侍御史。

  在德贤楼大厅的门楹上方,还悬挂着抄写的苏东坡对姜唐佐的赠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修编家谱的工作从2009年开始,很快姜维民便认识到真正要修一本家谱,不是凭一己之力查找些资料就可以完成的。于是他联络海南姜氏族人,共同成立了海南姜氏第十次族谱编修委员会,族人姜维崇出任会长,姜维民为副会长,负责具体的编修事宜。

  在编修过程中,姜维民就提出,对于有证据可考的重要史实,应本着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将前谱的错误予以更正;修谱也要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很快,姜维民便意识到,寻找姜氏的根源不能局限于岛内,应该与全国的姜氏联系,将岛外的姜氏血脉接续起来。

  海南姜氏族谱记载:北宋初年,福建福州府古田县钓国村有位名叫姜天赐的村民,生了元熹、元勲、元弘、元韶4个儿子,兄弟4人长大后,一起前往今天的广州,此后姜元弘落籍廉州府钦州,姜元熹、姜元勲、姜元韶则继续南下琼州。

  “后来我们也去了今天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港地区,就是希望寻找到姜元弘一支的后人。”姜维民感慨道,可惜他们奔波了多次,始终没有找到姜元弘一支的后代,成为修续族谱的一个遗憾。

  2012年4月,海南各地姜氏族亲代表汇聚一堂举行了发谱大会,经过三年多的奔走辛劳,《海南姜氏族谱》终于宣告完成。整个修编过程,姜维民没有拿过一分钱报酬,还捐款一万余元。此后,姜维民还与族内宗亲多次出岛参加全国性的姜氏联谊会,希望能弄清岛内姜氏更久远的渊源,能将岛内岛外的血脉接续起来。

  “目前我正在筹划编写一本介绍海南姜氏历史文化的书籍《琼州姜家》,希望能对海南姜姓的历史文化再进行一次深入挖掘整理。”一边说着,姜维民一边拿出他已列好《琼州姜家》目录展示给记者,“我专门买来了电脑,让人教会我使用,希望还能为保存、发扬本族的优秀文化做一点事情吧。”

  评弹>>>修订家谱为文化再生提供经验

  民间修订家谱的热潮正悄然兴起。据媒体报道,湖北武汉的蒋先生花费120万元修订家谱,其中包含“清正廉明”“穷莫丢猪,富莫丢书”这样的家训。修订家谱引来一些批评的声音,认为这是落后的宗族观念的反映,但舆论中仍是赞赏者居多,认为这是“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好方式。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笔者认为修家谱对家风建设和民间道德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是修复我们早已陌生的传统文化的一个不错途径。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先祖崇拜,这与农耕文化有关。生老病死,四季轮回,道法自然,融入自然,这是中国人原始哲学与伦理观念产生的基础。正是因为这种深层次的文化信仰,中国人历来重视家谱的修订。家谱被摆放在祠堂或家里最圣洁的地方。

  一本家谱展示了一条生命繁衍的清晰“线路”。你会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你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老人会时常向孩子讲述先人的故事和经历。家谱上还常常对德行高尚者有几笔盖棺论定似的描述,如“清正廉明”“勤俭持家”“坦荡做人”“生财有道”,一条精神延续的密码跳跃在纸上,熠熠生辉。它就像座右铭一样时刻在提醒人们,一定要继承先人们的遗训。日积月累,这便成了家风。

  据考证,中国人修家谱的习惯从先秦时就有了。相传西周贤臣周公确立了家族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从血缘上分清孰亲孰远,开始记录家族中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文化。家谱刚开始是在官方流行,到了唐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及至明清时达到极盛,以此还形成了各种个性化的家风、家教。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都是这种传统中的代表,诸葛亮的《诫子书》至今挂在很多人的家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灭,与这种文化的传承是有极大关系的。当然,在历史上,家谱发展也有不好的一面,如魏晋时期人们修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成了阶级固化的重要基础。正因如此,隋唐时期产生了科举制,以此来弥补它的不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精神生长的根系,只有充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家谱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却也很重要,它一方面记录着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记录着家族的精神传承。

  今天,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漂泊感越来越强烈,精神的个体化传承越来越难,家谱的修订也许是反抗同质化的一条出路。它可以在历史的宏大叙述中保持其鲜明的个体性和独特性,为文化的再生提供鲜活的个体经验。(光明)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