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黎族传统舞蹈:浓浓的海岛山地风情

  在景区里表演的黎族传统舞蹈舂米舞。(资料图片)

  文\海南日报记者于伟慧

  说起少数民族的舞蹈,大家可能会想起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锅庄舞,蒙古族的熊舞、鹿舞,哈萨克族的孤雁舞。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舞蹈,每一种民族舞蹈,都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印记。

  在美丽的海南岛,提起黎族传统舞蹈,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竹竿舞,传统意义上称之为打柴舞,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除了打柴舞,一些源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舞蹈,同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浓厚的历史印记,如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流传的老古舞,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流传的咚铃伽,在五指山市流行的舂米舞,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流行的转石舞,它们是代表一个地区的文化、风情、生活习惯、地理气候以及历史背景,因此有着不同的味道。

  老古舞:祭祖·欢庆·保平安

  老古舞,黎语发音“闯坎”,古籍称“告祖先”。源于黎族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因为它古老,因而得名老古舞。解放前,老古舞在白沙的细水乡、元门乡、白沙镇、牙叉镇和相邻的琼中的黎族乡村,都可见到,而到现在,仅在细水乡有遗存。2010年,老古舞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古舞场面甚为奇特和壮观,我国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宋兆麟老先生看到该舞蹈时,也表示十分震惊。

  细水乡,离白沙县城并不遥远,从县城开车过去不到半个小时,在细水乡的一些村寨,都遗存着老古舞。坐在车里,窗外掠过山川田野,车子最后停在一个水库大坝上,在水库旁的一块空地上,村民已经在这里聚集。

  在水库边上一块约有一千多平方米的荒草地上,便是跳老古舞的场地,上面插着上千条竹子,乍看杂乱无章,仔细观察却能发现每根竹子间都以草绳相连,一根根细竹间,留出了一条条小径。

  竹子都是一人多高,似“八卦阵”,就在每根竹子上还插着香,在竹阵旁边,场地三处分别倒放着数个舂臼,舂臼上放着装米的瓷碗、鸡蛋,并插香,放置祭祀用的灵牌。

  阵势大,只是老古舞的一个特点,角色众多,才是老古舞的一种有别于其他黎族舞蹈的重要特征。

  舞未起,锣鼓唢呐纷纷奏响吹响,在偌大的场地上,声音清亮悠长,如从天降。乐队中的乐器种类繁多,有唎咧、毕达、唢呐、黎鼓、大锣、小镲等,这些黎族传统乐器,均由村人演奏。

  乐声响起,“舞者”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出场,角色各异。在舞蹈中,主要角色有12人以上,分工不同,在黎语中有着特定的称谓:头戴方角彩帽,身穿红色长袍,用红布条束腰,左手端1只杯,右手拿1支筷子,在舞中代表男性。他是整个舞蹈队伍中的领舞,黎语称为“苟它”,他位于队伍最前面;“西它”是舞队的压阵人,位于舞队的尾端。

  “帕曼委嘎”,指男性舞者。一人扮鹿,两人扮猎人,一人拿猎枪,一人拿长柄大刀;另外两人举鲤鱼灯、两人举灯笼,其他人手持祖宗灵牌,都穿着黎族传统男性服饰。除了这些角色,还有“拜扣委嘎”、“倒叮啰”等角色。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舞蹈在空旷的场地拉开大幕,众多角色纷纷投入其中,场面井然有序。

  舞蹈的大体情节分为四段,第一段为“起师”:意为告祖先仪式开始。第二段为“开阙”:意为活着的亲人迎接祖先神灵归来。开阙结束,第三段为“挽嚷”,此为该舞蹈的精华部分,舞者围着排成两行的12个舂臼追逐玩耍,并表演点种山栏(一种旱糯米稻)、狩猎(猎人和装鹿者表演)、捕鱼(丑角“批鲁”捕鱼,边放竹篓边漏掉,引人发笑)等。其他参加的村民随着锣鼓跳抛手舞、踢脚舞,时唱山歌助兴舞蹈。第四段为“走洪围”,意为送祖先神灵归去。场上燃香,四周烧柴,灯火通明,带着众人绕着门字型竹排蜿蜒穿行,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王海昌观看老古舞后评价:在古老的黎族舞蹈中,分众多角色,并将整个舞蹈分成段落,各有不同主题,可见舞蹈在黎族人民中有着深刻的表现形式。老古舞表现黎族人民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的祖先崇拜祭祀仪式和传统生产、生活习俗,有千百年的民间传承历史;同时,展示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也是民间自娱自乐的方式。

  热烈悲壮的生活舞:咚铃伽

  咚铃伽舞是流传在五指山脚下最古老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之一。

  咚铃伽是黎语译音,指簸箕、钱铃和尖刀三种生活用具,是表演咚铃伽舞所使用的三件道具。该舞蹈是双人对打钱铃双刀,传统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一米见方的簸箕放置在一个直径约0.6米左右的木臼上,表演者一人手舞钱铃棍,一人手挥双刀,在木臼簸箕里按一定招数和套路踩着节奏对打,谁将对方逼出簸箕外,便是赢家。该舞原是民族民间传统的比武竞技活动,后被人们用在簸箕上比武定亲而得名。

  该舞产生于黎族“合亩制”的远古年代,清末民初时较为盛行,流传于海南岛琼中吊罗、上安、长征一带,现已失传将近半个世纪。2007年,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调查摸底中,悉闻此舞曾在长征镇什盈村一带流传。但走访什盈村及周边几个村年纪7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都说不知道。经过深入的调查走访,终于在该县上安乡的什况村寻找到王中信、王兴珍两位70多岁老人,他们说在15岁时学过咚铃伽舞,并向调查人员做了表演,使濒临灭绝的咚铃伽舞重现人间。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黎族姑娘同时喜欢上两个青年,她左右为难。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在簸箕上用钱铃和尖刀比武的方法,赢者将定为自己的意中人。从此,《咚铃伽》舞便在民间流传。

  当时村里和邻村的姑娘出嫁,有钱的人家都要请他们去跳舞送亲。从姑娘离开家门就开始跳,一直跳到男方的家里。咚铃伽舞蹈,是送亲队伍中最欢快的场面,钱铃、双刀、英雄的舞者,加上八音的伴奏,成为大户人家送亲最为气派的场面。

  琼中上安乡什况村两位黎族男子在练习黎族传统舞蹈“咚铃伽'”。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摄

  万宁中学舞蹈队在2018海南竹竿舞总决赛中夺冠。图为万宁中学学生在跳竹竿舞。万宁中学供图

  一段古老的舞蹈,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终于搬上了舞台。经过多次整理,而两位舞蹈传承人如今已经离开人世。

  记者曾在琼中歌舞团,观看两位年轻演员为我们进行的表演——两名男青年身穿传统服装,头缠红巾,一人双手持尖刀,一人手握钱铃棍,两人相互对打,持刀者对着持棍者的各个部位猛刺,而持棍者则前后左右招架,双方周旋灵巧,动作刚劲矫健。刀和棍撞击发出的声音,铿锵有力,扣人心弦,场面热烈悲壮,表现了一种临危不惧,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咚铃伽舞是黎族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源于生活,又经人们的创造而升华,异花独树于海南众多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中,以其古、奇、险、绝的表演堪称“一绝”。它的挖掘重现,不仅充实了黎族优秀的民间艺术宝库、丰富了黎族优秀传统民间舞蹈的内容,而且又一次向世人讲述了黎族文化发展的历程。

  浓郁生活气息的生产舞:舂米舞和转石舞

  在黎族众多的传统舞蹈中,大致可以分为祖先舞、生活舞和生产舞三种。老古舞属于祖先舞,咚铃伽属于生活舞,至今在黎族地区流行的舂米舞、转石舞,则是属于生产舞。这两种舞蹈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结婚、盖新房、欢庆佳节或农闲娱乐时,都要成群结队地跳起类似的民间舞。

  舂米舞是黎族妇女喜庆时的舞蹈,是从舂米劳动中演变出来的。黎族人办喜事的时候,妇女们聚在一起,在大木臼中放入稻谷,四人或六人各持木杵轮番把稻谷舂成米。她们在挥动木杵时加入一些优美的动作,在木杵与臼撞击出的有节奏的声音中,自娱性强而优美的舂米动作演变成了具有较高艺术观赏性的舞蹈。

  以4人舂米舞为例:一对以右腿弓步站立相对着舂米,另一对也相对而立,只是腿膝时曲时直地舂米。舂米时,一对往木臼里舂米,另一对便可以木杵撞击臼沿或臼边。有的在臼内舂一两下,又在臼边撞击数下,在同一节奏中,响起舂米声和撞击木臼声这两种和谐有趣的声音。有时,她们在高处跳起舂米舞,那种“咕——叱!咕叱!咕叱!咕咕叱!咕咕叱!咕咕叱!”的声音,会顺风传至三五里之遥,让在路上的人也会感觉到不那么孤单了,你仿佛身在田野绿秧中听到阵阵布谷春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舂米者也就是舞者。一般舂米由村里四位女子完成,相对站立舂米的两人,是右腿弓步站立的舂米动作;另一对是以双足平立、腿膝时曲时直地舂米的动作。当其中的一对往木臼里舂米时,另一对便举起舂杆撞击臼边;有的则用舂杆往木臼内舂一两下,提舂杆时,在臼边撞击一下或数下。总之,要同时响起两种不同声音却同一节奏的音律,使舂米声和撞击木臼声,形成和谐有趣的“啯-啪!啯啪啯啯啪啪!啯啯啪”声。有这种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伴奏,哪怕是舂上三四个钟头,也不觉得疲倦。这种欢快而挺拔的舂米动作,自然呈现出了健美的舞蹈姿态。

  时到今日,在海南黎族地区,还保留着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黎族民间传统体育源于劳动生产和生活之中,最早是一种文化体育活动,慢慢地演变成黎族传统舞蹈,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锻炼游戏到竞技比赛到舞蹈的过程,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流传的转石舞就是由转石比赛演变而成。

  在昌江一些黎族地区,还保留着一种转石比赛,每年农闲季节或喜庆场合,妇女们邀来自己的姐妹们与村中或外村的另一组姐妹开展转石竞赛。

  开始时,两队各从河边抬来一块圆滑的石头,然后每10人(多亦可)为一组,以5人用脚踩石,5人用手拉住踩石者的手进行转动,转得时间长者为胜方。为了热闹和给自己的队伍助威,两队的拉拉队各在自己转石队一旁拿起鼓、竹筒、木棍、木凳等器具有节奏敲打或唱起节奏欢快的民歌助兴,慢慢地演变成了转石舞。

  【相关链接】

  黎族传统舞蹈类型

  黎族传统舞蹈种类丰富,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竹竿舞、舂米舞,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传统舞蹈。

  从黎族传统舞蹈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性质看,可分为五大类型:宗教祭祀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娱乐喜庆舞蹈、生产劳动舞蹈和英勇斗争舞蹈。

  宗教祭祀舞蹈多与驱鬼除魔、超度亡灵有关。不论是人本身的生老病死还是居家旅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宗教祭祀舞蹈。这种舞蹈一般都是在晚上进行,有“捉鬼舞”“五风舞”“傩舞”等。

  生活习俗舞蹈由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黎族社会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如“祝福舞”“平安舞”“打碗舞”等。

  娱乐喜庆舞蹈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舞蹈,一般在农闲时进行,多出现在节庆、丰收、婚嫁、添丁等场合。如“踏青舞”“打柴舞”“猴子舞”等。

  生产劳动舞蹈在黎族人民中倍受喜爱,因为生产劳动舞蹈体现的主要是人们的劳动场面,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自我发挥的机会,它无论在取材方面还是在表现形式方面,都来得更加自由,可以不受年龄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如“舂米舞”“钱串舞”“赶鸟舞”等。

  英勇斗争舞蹈反映了黎族人民的斗争史和尚武性,如“咚铃伽舞”“打曲舞”“双刀钱铃舞”等。(于伟慧)

责任编辑:邓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