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坚持不懈
推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是前提。2015年至今,海南先后从机关选派12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最能干的人派去打最硬的仗”。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拔穷根促发展,为这些贫困村带来了新变化和新希望。图为从省农信社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岭门村任职驻村第一书记的黄海军(中间者)在橡胶树下给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
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是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创新成果,承担着为全省贫困群众提供扶贫政策、种养技术、产销信息、就业需求、诚信文化等各种培训内容的重要使命。自2016年11月18日首播以来,这一“电视+夜校+热线服务”的扶贫新模式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获赞“零距离助脱贫,一对一解民忧”。图为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福昌村的贫困户在上脱贫致富电视夜校。
我省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从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支持贫困村、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因地制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扶持、引导贫困农户大力发展槟榔、茶叶、花卉、热带水果、冬季瓜菜、桑蚕等特色高效产业,确保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项种植产业。
图为2016年6月14日,文昌市冯坡镇乐大村的贫困户符国业抱着帮扶单位送来的黑山羊。
我省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优势,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纳入扶贫开发整体布局,将条件成熟的贫困村列入全省1000个“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计划。在具备旅游资源条件的贫困村,引导村民开发“农家乐”“渔家乐”“森林农家”,引导社会主体建设青年旅社、乡村酒店、露营地,开发农业观光、林业观光及生态旅游产品。图为游客在五指山市水满新村游玩。
我省鼓励和支持邮政、供销、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培育农村电商队伍,构建网上农产品营销市场,引导、带动贫困村、贫困农户通过互联网直接对接市场,拓宽流通渠道,打破有形市场局限,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解决农产品卖难、卖不上好价钱等问题。重点扶持300个贫困村建立2000个电商服务点。图为2017年1月14日,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农村电商商户正在整理自家网店的货物。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采取多种得力举措,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来,全省共投入财政专项资金66.4亿元,减少贫困人口61.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2.3%降至1.5%,51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出列。
总策划| 郭志民 任小东 华晓东 吴泽明 翁朝健 林绍炜
执行策划| 曹健 黄娟 程旺 吴卓 李英挺 朱和春 董纯进 张成林
主编| 丁静 傅人意 林容宇 蔡佳倩 罗安明
美编| 杨薇 张昕 陈海冰 孙发强 王凤龙
图片| 新华社 海南日报社
责任编辑:邓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