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30年 美好新海南| 海南公安:汇全警之力建和谐社会

  海南公安:栉风沐雨三十载 亮剑忠诚护航程

  海南公安筑牢忠诚警魂锻造护航平安铁军。本版图片均由省公安厅提供

  海南日报记者良子 特约记者宋洪涛 通讯员陈炜森 田和新

  春夏交替,满目芳菲。4月的海南,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激荡人心的时刻。

  30年沐风栉雨,30年励精图治,作为经济建设的保卫者和护航员,海南公安挟风裹电,一路征尘,赫然站在一个欣慰与激励同在、辉煌与使命共担的历史交汇点。

  面对深化改革开放浪潮,海南公安如何与时俱进,肩负起神圣的新使命!

  “以群众需求引导大平安,以法治建设推动大平安,凝聚合力携手共创平安岛。”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范华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掷地有声。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同年5月6日,海南省公安厅正式成立。

  改革春风从此在蔚蓝南海荡漾,海岛发展翻开崭新篇章,海南公安迎来历史机遇。在“闯海南”的声声呼唤中,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治安形势复杂严峻,社会大局稳定面临诸多考验。

  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海南公安迎难而上,锐意探索,不断推出强化公安行政管理、创新勤务模式、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科技强警战略等举措,深入开展缉枪治爆,全力展开网上追逃,重兵围剿经济犯罪,以凌厉攻势启动禁毒会战……

  一项项改革新政出台,一波波集中整治展开,海南公安夙兴夜寐,马不停蹄。

  风云激荡三十年,卧薪尝胆未曾闲。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公安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海南公安始终牢牢把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总任务,聚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目标,传承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秉持一腔忠诚,披坚执锐除黑恶,所向披靡斩荆棘,竭诚尽职为特区建设保驾护航,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时光驻足今日,海南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而海南公安一路护卫,忠诚不改,履职尽责,亮点迭出。

  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出征,把握机缘,信心倍增。历史将看到,深化改革开放之路上,必定有海南公安挺拔巍峨的身影。

  向毒品宣战誓护海南蓝天净土。

  强共建共治共享管理 汇全警之力建和谐社会

  4月18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向全世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5月1日起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

  让世界“看见”海南,让海南更“触手可及”。海南公安用扩大开放的“礼包”为而立之年的海南隆重庆生,生机盎然的琼州大地将以最灿烂的笑容迎接八方宾客。

  回溯以往,这座美丽的海岛已经走过一段不平凡的旅程,海南公安始终陪伴左右,永远用最坚定决心、最严整的阵容、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务护航特区改革开放发展。

  在海南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海南公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不曾有片刻懈怠的勤勉,擎一腔至诚,掬一捧真情,把安康与幸福送到百姓的心坎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旅游环境警务新机制,创新“路长制”警务新模式,打造数据警务让群众“只跑一次”,全面落实户籍改革新政,推出不见面审批,边检试水境外游艇自由行,改革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一大批便民利民措施,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待中落地生根。

  从接处警环节开始,到现场执法、调查取证、办案区办案,最后到案件终结,执法全流程记录机制全面运行,海南公安以规范执法赢得人民口碑、增强社会公信。

  近年来,省公安厅党委提出打造博鳌亚洲论坛现代化警卫安保示范基地、创建海南警务信息智能岛和海南平安岛的“一地两岛”警务战略,为百姓安居乐业、康宁幸福再启征程。

  耕种得时,岁稔有望。海南百姓在公安机关的自我变革和不断进取中屡获实惠,幸福的笑靥绽放在见证沧桑巨变的海南人脸上。

  椰风海韵,云飞潮涌。穿越30年风浪海啸的海南公安再一次集结鸣笛,扬帆远航。

  新航程新使命,海南公安将继续坚持“一地两岛”警务战略,树立筑牢防范基础、提升管控水平、增强打击能力、践行服务宗旨的理念,明确向改革要警力、向科技要警力、向提升素质要警力、向整合资源要警力的路径,大力实施改革创新、科技智能、基层基础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续写“法治海南”“平安海南”“美丽海南”新篇章。

忠诚履职,利剑出鞘。

  科技支撑信息主导 打造海南智慧公安

  在省会海口,一场以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正如椰城木棉满眼橙红,令人欣然。

  海口市公安局共有行政审批事项124项,目前已通过互联网全部公布这些事项的办事指南,并已有90%可实现网上预约。为进一步便民利民,该局推出“椰城警民通APP”便民网络平台,实施69项行政审批事项可全程不见面审批,可实现一键挪车、共享汽车、电动车网上办牌等业务,竭诚服务群众。

  近年来,海口警方整合一批以“天网”大数据视频实战平台为代表的应用系统,开发了视频指挥、人脸识别和卡口管理功能模块,汇聚110余亿条主要维度的各类数据,在实战中发挥了积极效能,使平安建设如虎添翼。

  去年,海口立刑事案件万余起,同比下降21.3%,破案数同比上升11.6%,破案率同比上升15.8%,出现了“一降两升”的良好态势,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大幅下降,“两抢”案件日均不到2起,命案全破,命案数同比下降35.7%,为10年来最低。

  以仅占全省约三成的警力,承担全省四成多的侦查破案和安保任务,这一切平安成果和数据的刷新,在相当程度得益于公安信息化的强力支撑和科学运用。

  海口警方的信息化建设只是全省此项工作的一个缩影。

  昌江黎族自治县公安机关不断强化“大合成”作战机制创新举措,有效驱动警务整体效能提升,特别是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工作机制,让服务群众“零距离”。

  三亚市公安机关创建旅游警务新机制,在全国率先成立旅游警察支队,重拳治理旅游市场乱象,让群众有更多安全感与获得感。基础扎实方能稳固,机制先进方能高效,科技信息化的投入则让警务更加智慧。海南公安机关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着力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全面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公安机关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

  东方市建立的全国首个法庭科学DNA检验国产化设备、试剂盒推广实验室,以及全国首个公共安全管理服务DNA数据库,在实战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凸显了刑事科学技术推动东方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巨大潜能。

  “深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警务实战核心能力。”琼海市公安局信息办主任刘彧介绍,在省公安厅海岛型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防控体系共建共享的基础上,琼海公安全面推进视频监控联网系统(“雪亮工程”)等技术,不断提升治安防控和重大安保警卫水平。

  我省公安机关不断强化信息化服务实战功能,2012年以来,统筹资金近11亿元,建成了警务信息、资源服务、视频联网和警用地理信息等5大应用平台,完成了打击犯罪、治安防控、行政管理与社会服务4类专业应用系统,高质量完成海南警务信息智能岛总体规划,完成视频管控系统、道路交通智能卡口管控系统和进出岛车辆人员管控系统建设,统一建设全省视频联网平台,为警方研判、预警、查控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警务工作效能将实现新的攀升。

  便民利民进农村社区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锐意创新警务执法模式 助力美好新海南建设

  2009年前,东方全市执法质量排名全省倒数第二,执法质量之低简直跌至冰点。

  知辱而后勇。从2009年至今的9年时间里,东方市公安局卧薪尝胆,砥砺自强,紧锣密鼓推出一系列执法规范化举措,很快使执法质量实现根本性转变。

  2016年被评为海南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及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2017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荣誉称号。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近年来,东方市公安局长期不懈狠抓执法质量,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各个办案环节的严格流转,有效杜绝了执法突出问题,确保了执法质量。在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方面,他们也走在前列。改革优化考评机制,执法质量的常态化检查,有效减少了执法突出问题的发生。

  在全省,东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探索路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近年来,海南公安机关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执法规范性和质量水平,加快完善执法办案系统和执法监督管理系统,推动网上办案程序精细化、监督科学化、预警智能化、操作便捷化。

  全省加快执法办案中心、涉案财务管理中心、案件管理中心、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四位一体”建设,打造综合执法办案中枢。不断提高民警的法治意识、执法水平,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近5年来,全省共创建全国执法示范单位13个。

  毒品不绝,祸害无穷。从2016年11月至2019年底,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实施严打、严整、严堵、严收、严管、严教、严奖、严责的“八严工程”。随即,全民动员、凝聚合力,以决战决胜之势向毒品宣战。海南警方坚持“预防为先、以打开路、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调动各方人员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协同作战,坚决有效遏制毒情蔓延势头,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此外,海南省公安机关派出100多名警力常驻广东海安港,和广东警方开展常态化警务联勤查控工作,在全国首创省际警务合作新模式,同时强力推动在琼粤桂三地港口建立6个永久性公安检查站建设,不断筑牢环琼防控圈。将禁毒专项行动、严打整治和联合禁毒有机结合,建立陆海邮、打防管控一体化查缉系统,严控全岛海岸线和口岸,强化管控多个流动查缉卡口,最大限度将毒品、危险源堵截在岛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第七次党代会吹响了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号角,呵护海南绿色美好家园和旅游环境成了海南公安的重要任务。

  2017年6月9日,省公安厅旅游和环境资源警察总队正式挂牌成立,全省11个市县成立旅游和环境资源警察支(大)队,以海南全域旅游为抓手,持续开展全省旅游治安环境整治工作,旅游重点领域见警率、管事率双向提升,主动出击,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打击破坏生态坏境违法犯罪,及时立案审查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破坏环境资源案件,扛起了保障海南旅游事业健康发展、保护海南生态优势的责任担当。

安保执勤一丝不苟确保万无一失。

  深化警务机制改革“路长制”整合资源激活力

  紧抓公安改革机遇,向整合资源要警力。海南公安在警务机制改革、合成作战中下巧劲、下狠劲。

  近年来,随着三亚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车流、人流激增,大型活动及警卫安保任务逐年增多,但受市中心地形狭长不规则、路网密度低、科技投入不足、交通智能化程度低、外地车辆大量涌入等因素影响,交通拥堵、行车难、通行效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痛点

  去年9月18日,三亚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兆腾到任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路长制”这一项创新管理之举。

  “路长制”以“保障通行、促进安全、做好服务”为工作目标,坚持“既管交通、又管治安”的原则,整合全局警力资源,打破警种壁垒,实现了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形成多警联动、警民共治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安和交通治理新格局。

  根据“路长制”的警力部署,各警种以各道路、景区及周边道路为重点,将优势警力摆上街面。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定奖、定罚的“六定机制”,将责任路段的治乱疏堵、街面防控、隐患排查等任务压实到各警种路长、路管员,能够快速处置一条路或者一个片区的交通、治安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全始终就在身边。

  “路长制”先后经历了多次安保战役的“大考”,实现了社会面管控能力、合成作战能力和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的三个明显提升。

  范华平对此举盛赞不已:“三亚‘路长制’虽然实行时间短,但效果很好!不仅及时有效处理了发生在路上的警情,而且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也是转变作风贴近群众,服务人民的重要举措。可以肯定,‘路长制’就是一项以人民为中心的警务举措。”

  对于护航经济高速发展的海南公安来说,警力短缺和勤务繁重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而“路长制”恰好是一把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可谓一招出奇,满盘皆活。

  在琼海,这一举措也在快速生成庞杂警务所急需的战斗力。琼海市公安局依托“路长制”实施维稳、治安、交通一体化巡,以“路长制”+“地网工程”为思路,以公安执法服务站建设为载体,对城区各主要道路实施“路长制”,立足现有的环博鳌公安检查站和部分派出所警务室设立公安执法服务站,确定交管、巡特警大队、辖区派出所长任路(站)长,民警任路管员,对全市214个基层村(居、社区)设立交通劝导站,要求2322名治安联防队员、288名网格员同时兼任村级交通劝导员,以各执勤点为节点,形成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地网工程”,为论坛年会安保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三亚成功试点的基础上,“路长制”目前已在全省推行,实现变末端治理、事后处置、被动服务为前端预防、事前化解、主动服务的警务模式创新,社会效果良好。

  旅游警察扛起平安祥和旅游环境的担当。

  坚持政治建警 筑牢忠诚警魂

  “万人万双手,能搬五指山。”这句海岛谚语道出了琼州儿女骨子里透出的坚忍不拔和精诚团结,这也是海南公安精神的真实写照。

  伴随着海南30年沧海桑田的巨变,海南公安始终植根脚下的沃土,传承特区精神,发扬海南人敢闯、敢试、埋头苦干的刚性品格,铸造忠诚警魂,日渐成长为一支拥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队伍建设“五个过硬”以及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省公安厅党委始终以全面从严治党统领全面从严治警,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能力素质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牢牢把握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向,大力弘扬高昂的战斗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公安队伍。

  坚持政治建警、打牢思想根基是锻造铁军的基石。海南公安机关多措并举,筑牢忠诚警魂。全省公安机关深入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警,教育引导民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意识”,把“公安姓党”的意识深深融入血脉。

  严治之军,所向披靡。海南公安机关突出管党治警要求,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从严治警主体责任,惩治贪腐不手软,正风肃纪不停歇,持之以恒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警风;固化规范综合督察制度,重点围绕重大专项行动、主要业务工作、重要政治学习和纪律作风等环节开展督察。近五年来,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464起660人。全省公安机关“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步调明显加快,执行力不断提高,作风更加扎实稳健。

  随着海南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类安保工作等警务不断增多,强化战时政治思想工作成为落实忠诚意识的重要抓手。加强优秀典型选树,形成榜样效应也成为政治建警重要举措。

  “学英雄、追英雄、争当英雄”,近年来,海南公安队伍涌现出大批感人至深的英雄模范,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琼岛大地一方热土,用智慧与勇敢诠释着忠诚与担当。

  在儋州市,西华派出所原所长朱国茂用28年写就百万字警情日记,记录下辖区百姓的大事小情,他时时记挂着每家每户的安危冷暖,直至生命停摆;

  在东方市,从警31年的天安派出所原所长吴春忠心系群众,扎根山乡,长期带病工作,最后累倒在入户走访的崎岖山路上;

  在海口市,大致坡派出所副所长李观连为抓捕一名持刀追杀群众的歹徒,遍身刀伤,滴滴鲜血抛洒在同样殷红的南国红土上;

  在昌江,刑警大队刑警黎定琦在侦办拦路抢劫系列案时,与7名持枪劫匪狭路相逢,英勇搏斗中不幸中弹致右眼失明,两眼和胸部残留的铁砂枪弹至今无法取出;

  在清风正气的激励下,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

  “榜样带领下,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名队员都是拼命三郎。”作为全省先进典型的优秀代表、党的十九大代表、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飞鹰便衣警察大队长冯晖介绍,“学英雄、追英雄、争当英雄”等活动深受欢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可以鼓舞士气,可以带动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成长。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在海南公安队伍中,英雄人物和先进集体不胜枚举。仅2013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就有521个先进集体、1825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新征程中,海南省公安机关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队伍建设“五个过硬”以及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新要求,牢牢把握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向,队伍建设亮点纷呈。

  向提升素质要警力,夯实实战训练基础是关键。海南公安机关下足力气,严格落实公安部有关基层领导干部和一线民警实战训练标准,通过比武竞赛检验训练成效;开展全警教育培训,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素质培训、“四项建设”培训、市县公安局班子成员和科所队长集训,以及加强领导干部法制理论培训、民警执法实战培训和警务辅助人员法律教育培训;办好公安大讲堂,通过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训练促进民警综合素质提升。

  随着海南的不断建设发展,公安民警肩头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实,让民警能够在紧张之余不疲惫,重担之下不松懈,坚持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是队伍形成可持续战斗力的关键。

  海南省公安机关设身处地为基层民警着想,细化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让民警真真切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以细致关怀温暖警心,更以及时表彰鼓励民警,严格落实战时表彰机制,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激励。“上级将奖状送到执勤点,让我们倍感鼓舞和振奋。”琼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特勤中队中队长黄磊、巡特警大队五中队中队长郭召立因为在博鳌论坛安保中的出色表现在执勤点火线受奖,这样的经历让他们终身难忘。

  通过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举办,不断树立民警职业荣誉感、认同感,培育民警良好的道德情操,以精神养分舒缓民警压力,以文化养料填充民警心灵。

  在海口市,警察书屋建设如火如荼,通过与省图书馆建立合作,不断为民警提供各类书籍,定期更新,为民警带来精神的享受;在琼海市,通过举办书画摄影比赛、主题演讲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狠抓公安文化,树立警营精神……

  (本报海口4月27日讯)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