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区加快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

  编者按: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省委迅速组织11个考察团分赴全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考察学习,并及时总结经验,以求充分借鉴,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融会贯通学经验,凝心聚力谋开放,南海网特别推出专栏“自贸区专报”,及时报道海南探索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进展,并集纳国内11个自贸区和国际自贸港的相关新闻,助力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

  我国航运业江海联运迎来新时代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陈雪怡 傅人意 郭嘉轩

  距离4月10日,刚好过去一个月时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丁涛仍激动不已:全国首艘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满载着2万吨铁矿砂,于当天顺利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钢港务原料总厂码头完成首航,这标志着我国航运业江海联运正式迎来新时代。

  “江海直达1”号于4月5日,从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装载铁矿石拔锚起航,由东海入江,溯江而上驶往马鞍山马钢港务原料总厂码头。

  “以前海船不能入江,江船不能出海,制约了大宗物资江海联运的效率。江海直达船型的研发能够有效解决江海联运瓶颈,提升长江干线航运能力。”丁涛说,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功能之一,就是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为江海联运突出其服务核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其中,江海直达船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重要载体,是解决江海联运瓶颈、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效率的关键工具。而“江海直达1”号,正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有着30余年江海航行经验的“江海直达1”号首航任务执行船长程颐谈到,“江海直达1”号是他驾驶过的“操控性能最好的万吨级货船”。从首航情况来看,这条船在长江密集的航道上能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安全性远超普通的进江海船,抗风浪等级明显强于内河船舶,而且全程无需卸载转驳,大大提高了转运效率,最大程度减少了资源损耗,以及对长江的污染。

  据了解,“江海直达1”号比同类海进江船造价降低约10%、载重量增加约13%、能效提高约12%、舵效提高了50%以上,真正实现了“宜江、适海、先进、经济”,首航的成功将对我国江海联运直达船型开发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浙江自贸试验区将加快研发集装箱、滚装、冷链运输等江海直达系列新船型,以“江海直达1”号首航为起点,组建江海直达船队,助推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本报舟山5月10日电)

  数说

  顶层设计上

  舟山市在2016年底出台的新区人才新政21条的基础上制定了10个配套细则,形成了“1+10”人才政策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强自贸区招才引智工作专项政策》。

  系统提出了有关外籍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就业创业、子女教育等7个方面的举措,并由公安、人社、教育等部门制定细则。

  资金扶持上

  自2016年起,舟山全市的人才专项资金从以往的6000万元/年,连续两年增至1亿元/年

  在购房补贴上

  毕业于教育部“211工程” “985工程”高校的本科大学生,政府给予个人购房补贴10万元,研究生补贴15万元

  如果夫妻双方均符合补贴条件,那么一人享受全部补贴额,另一人享受一半补贴额

  近年来,共有近百个人才项目相继落地

  项目注册资本达12亿元

  制图/杨薇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