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学自贸经| 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全面提升营商环境

  编者按: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省委迅速组织11个考察团分赴全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考察学习,并及时总结经验,以求充分借鉴,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融会贯通学经验,凝心聚力谋开放,南海网特别推出专栏“自贸区专报”,及时报道海南探索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进展,并集纳国内11个自贸区和国际自贸港的相关新闻,助力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转变政府管理服务方式——

  精诚做好“三化”服务 全面提升营商环境

  5月9日,高空俯瞰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大连港。本报特派记者张茂摄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刘操 郭萃 郭景水 李磊

  “随着自贸区挂牌成立,一系列提高通关效率的创新制度陆续出台,让食品货物流转速度大幅提升,给我们企业节省了时间。”5月9日上午,在大连港毅都冷链二期项目场地内,大连忠进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报关员乔彦峰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一批澳洲进口冻羊肉的通关检查,他对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大连片区)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赞不绝口。

  自贸区大连片区挂牌一年多时间,构建政府管理新体制、实施投资体系新规则、打造贸易竞争新优势、探索金融开放新模式、开拓结构调整新路径、搭建“一带一路”新平台,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改革成果初显,吸引外商投资19.8亿美元,企业进出口贸易额实现1461亿元,新注册企业7154家。

  推进投资自由化 衔接国际通行规则

  5月8日下午,大连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朱天宇来到自贸区大连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办理企业注册手续。“以前需要挨个窗口递材料,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以前需要三天办完的手续,现在只需一天,真是太便捷了!”窗口的办事效率让朱天宇赞不绝口。

  朱天宇口中的“一个窗口”是指行政服务“单一窗口”。去年6月,自贸区大连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在东北率先推行行政服务“单一窗口”制度,取消各职能部门窗口,只设统一接办的综合窗口,涉及企业的246项行政服务事项均可在一个窗口办理完成。

  加快简政放权的脚步,自贸区大连片区挂牌一年多来,制定了一批管长远的改革保障措施,首创企业注册微信核名制度,实现企业注册“最多跑一次”。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对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实行企业登记简易注销制度,企业注销审批时间压缩三分之二。如今,在自贸区大连片区注册企业一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其他审批事项办理完成时间一律压缩到法定时限的40%。

  大连市自贸办专职副主任李汉国介绍,过去一年多来,自贸区大连片区研发了全国首个智能出口退税综合服务平台,退税效率提升47%,相继取消调整了1626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

  在自贸区大连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负责人赵英虎看来,解决企业“办事难”问题,关键要看是以方便企业为出发点还是以方便行政机关内部管理为出发点。如果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要按照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目标塑造全程透明的一流营商环境。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贸区大连片区还把创新创业作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5月8日,在日前成立的自贸区大连片区国际双创园暨东北亚青年培训基地内,大连双D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业中心副主任王宠表示,双创园通过对科技、金融、贸易、产业进行高效整合,形成从创客空间,到孵化器、加速器,再到产业园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东北亚创业青年提供帮助。

  王宠举例说:“以前企业聘请外籍员工,由于国籍原因外籍员工在国内停留时间受限,影响了用人效率,自贸区新政策出台后,外籍高层次人才可申请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大大方便了企业引进人才。”

  强化功能集成 优化贸易便利化服务模式

  5月9日,在自贸区大连片区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大连港内,车来船往,一派繁忙。去年以来,大连港结合自贸区政策优势,大力推进港口保税和国际中转等相关业务,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贸易便利化增添了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的新动能。”李汉国表示,自去年4月10日揭牌以来,自贸区大连片区推出了一批具有大连特点的制度创新成果,在通关、检验、外汇、退税等多个方面形成了63项贸易便利化措施。

  自贸区大连片区通关流程进一步简化,实现“提前申报、无纸化报关、货到自动验放”,80%检验项目实现网络报关报检即审即放,通关成本平均降低10%,国际贸易线下手续时间缩减三分之一;形成了“海关归类智能导航”“三互大通关”、保税混矿监管、进境粮食全流程监管、服务贸易在线退税、进出口货物通关“英特尔模式”等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经验。

  英特尔大连公司对物流的要求极为严苛。大连海关结合企业需求,叠加利用“分送集报”“保税货物区域结转”“自行运输”及“先入区、后报关”等创新监管制度,打造英特尔“通关高速路”,该公司进口货物从飞机抵港到抵达工厂耗时仅2个多小时。

  记者获悉,大连海关作为海关总署有关工作试点单位,目前正积极探索构建“海关归类智能导航”服务体系,并为自贸区大连片区量身打造“智能导航自贸区企业专用申报通道”,该系统建立的智能导航数据库,覆盖大连关区95%以上进出口商品,通过打造便捷查询引擎、搭建智能申报平台,全面提升海关关区归类统一执法和企业合规申报水平,极大地缩短企业通关时间,使口岸竞争力和吸引力更加显著。

  大胆改革创新 构筑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体系

  5月8日下午,在自贸区大连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工作人员高恒正在开立企业一般户,同时开设网银,大约不到一小时,他便办理完所有的业务,“这要在以前,没有3个工作日肯定是办不完的,通过自贸金融在线服务平台办业务,方便多了。”

  高恒所说的“自贸金融在线服务平台”是自贸区大连片区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探索推出的金融创新举措:新注册企业的人民币结算账户开立业务和机构信用代码证办理业务,在审批要件齐全、合法的前提下,立等可取。

  “以往企业在办理人民币结算账户开立业务时,需首先向商业银行提交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并填写申请书,商业银行核查后将材料由专人报送至当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审核。办理机构信用代码证时,也需经过向开户行申请、人工报送材料、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等步骤。”中国建设银行大连自贸大厦支行行长李世龙告诉记者,自贸金融在线服务平台上线后,这些流程中涉及的企业基础信息、申请信息、审核信息、办理结果等,都可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在线查询。目前,企业只需填一次申请、准备一次材料,就可办结这两项业务。

  自贸区大连片区挂牌以来,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李汉国介绍,为服务实体经济,自贸区大连片区着力构建金融支持政策体系,支持保险机构和保险资金服务自贸区建设,推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融资便利化10项措施。目前,自贸区大连片区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了跨境金融产品,建立了企业“走出去”金融业务平台,帮助企业申请低成本境外资金。

  日趋完善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为自贸区大连片区企业投资发展带来活力。截至4月18日,自贸区大连片区新注册企业7154家,其中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占到70%以上,注册资本近946亿元;外资企业109家,注册资本6.4亿美元;注册资本超亿元企业达191家;吸引200余家金融及融资服务类机构入驻。

  (本报大连5月13日电)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