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华丽转身——
“招商”变“选商”
海南日报大连5月13日电 (特派记者郭景水 刘操 郭萃 李磊)“一年来,我们商务区的企业由500家猛增至4000多家。”5月8日下午,说起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大连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管委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牛小丹列出了一组数据。
2008年底,大连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正式破土动工。“商务区一次招商主要是引进区内建设用地的项目主体,二次招商主要是引进实体企业。”牛小丹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商务区集聚的4000多家企业大部分是实体企业。
牛小丹说,商务区不仅看重企业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让更优质、更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进入。“可以说,在自贸区政策的影响下,我们商务区招商工作实现了‘招商’到‘选商’的转变。”
据介绍,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总体规划用地20.3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3.22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1500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32万,居住人口12万。园区由港航服务区、行政办公区、创意创智区、中央商务区、生态居住区、滨海休闲区、中心商业区7个功能区组成。
“在自贸区政策的带动下,商务区一定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牛小丹介绍,小窑湾商务区定位是大连新市区的中心区、大连市城市副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港航服务核心功能区、区域性金融中心聚集高地、生态宜居新城。
责任编辑:谢军辉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