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省委迅速组织11个考察团分赴全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考察学习,并及时总结经验,以求充分借鉴,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融会贯通学经验,凝心聚力谋开放,南海网特别推出专栏“自贸区专报”,及时报道海南探索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进展,并集纳国内11个自贸区和国际自贸港的相关新闻,助力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形成虹吸效应
“千里马”竞相“落沪”
上海自贸区(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周达延摄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孙婧 罗霞 陈彬 苏庆明
记者日前在上海自贸区采访时了解到,作为自贸区建设“领头羊”的上海,率先在浦东新区试点了多项人才新政,以甘当“店小二”的姿态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对高层次人才形成了虹吸效应。
人才政策不断突破
外籍人才便利进入
去年9月与今年4月,浦东新区先后发布了《浦东新区关于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的九条措施》和《浦东新区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5条意见),分别针对外籍人才和本地人的发展给出对策,成为上海集聚海内外英才的金字招牌。
在35条意见中,多条政策带有“率先试点”色彩:上海自贸区顶尖科研团队外籍核心成员申请永久居留、允许外籍人才在上海自贸区兼职创新创业、外籍高层次人才技术入股市场协议机制、持在华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科技企业享受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
从创业、就业、兼职、生活保障上,上海自贸区为全球优秀人才敞开了大门,人才集聚效应显著而迅速:全国首张自贸区管委会推荐永久居留身份证、全国首张本科学历外国留学生工作许可证、持有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设立科技型企业的首批营业执照陆续颁发……海外优秀人才在上海浦东创业就业真正获得了便利。
自贸区建设以来,至今年4月,浦东新区人才资源增长到137万人,其中境外人才3.6万人;引进海内外院士90人、诺贝尔奖获得者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3批219人。今年的35条意见颁布后,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谈上伟解读称,人才新政在总体设计上,以国际化和高能级为方向努力开创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新局面,以甘当“店小二”的姿态着力加强和改进人才服务。借助新政东风,浦东新区未来三年还将进一步完善人才投入保障机制,每年将安排不低于20亿元的人才扶持政策资金,用于支持相关政策和服务切实落地。
完善的全产业链
提供人才施展平台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引入的首家全外资认证机构——美安康质量认证研发中心拿出了实际行动,注册落户海口。
“我们要借助平台合作的跨国研发团队、海外专家库等第三方资源,为海南带来更多国际化人才团队和培训分享,为海南人才建设作出积极努力。”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斯榕表示。
在上海的美安康质量认证研发中心里,各个实验室里的年轻人尤其多。他们当中,硕士生以上学历的占85%。食品研发实验室产品经理詹俊杰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工作内容,就是研发各类食品深加工产品,工作台上、展览柜中,葡萄味果汁软糖、坚果饼干、果味香口糖、芦荟燕窝水、黑莓口服液等样品产品琳琅满目。
“我只要打个电话,不论是前端的水果原料,还是后端的包装材料,都可以很快地送到实验室里来,这样我们可以足不出户、高效率地开发出新品,快速看到研究成果变现。”詹俊杰认为,上海完善的全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为人才提供了施展和成长的平台,是吸引他来沪的重要原因。
斯榕对上海自贸区人才政策的便利感受更为深刻:“上海自贸区不仅将部分政府项目交给我们承办,对项目有资金扶持,还为我们提供了优惠住房,这些都有效地帮助企业和人才在上海快速站稳脚跟。”
在美安康,詹俊杰等职员能以500元/月这样远低于市场价的费用租住员工宿舍。
35条意见中提出,围绕构建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大力提升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舒适度,以满意度和获得感为主标尺,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宜居宜业环境。
目前上海自贸区正在通过打造产业创新中心、人才港等大平台来实现这一愿景。比如人才港已经集聚了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国家量子中心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以及中国商飞等知名企业。
根据35条意见,未来上海还将在自贸区内加大住房、医疗、教育、文化艺术资源的供给,全方位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大环境。
(本报上海5月16日电)
数说
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新注册企业
累计超过50000户
超过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
月均注册企业数量
是挂牌前的5倍
新注册企业活跃度超过80%
自贸区建设以来
至今年4月
浦东新区人才资源增长到137万人
其中
境外人才36000人
引进海内外院士90人、诺贝尔奖获得者5人
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3批219人
制图/张昕
责任编辑:谢军辉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