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黄大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郎秋红 孟含琪 时间:2018-05-21 17:31:00

  首发:5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周刊

  作者:郎秋红、孟含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一年前,一个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

  黄大年,我国杰出的战略科学家,他的英年早逝让很多人落泪;他的精神却让无数人奋起。

  一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踏上黄大年工作过的这片热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越是困难,挑战起来才越酷”

  推开吉林大学智慧海洋研究中心主任崔军红办公室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蓝色的墙壁上挂着巨大的世界海洋图。

  梳着利落的短发,身穿短款格子小西装,一看就是个果敢干脆的行动派。指点着背后的地图,讲述建设中国现代海洋事业的梦想,她意气风发。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崔军红,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曾在海外游历18年,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终身教授,她一手创办的康涅狄格大学水下传感网络实验室,是国际公认的智慧海洋实验室中的“NO。1”。2016年,她回到吉林大学创办智慧海洋研究中心。

  “回到祖国,一方面是母校的盛情邀请,另一方面也是黄大年老师的感召。”崔军红说。2014年,一次回国讲学时,她认识了吉林大学交叉学科学部长、杰出的战略科学家黄大年。黄大年邀请他一起来做移动平台探测技术开发,为国效力。“黄老师这么牛的人都来吉大,和他一起一定能做番大事!”

  在一个没有海的地方创办智慧海洋中心,有人认为是异想天开,戏称她为“内陆国海军司令”。不过,她并不在意。“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如果非要有海才能搞科研,就out啦!”何况,吉林大学地学部在海洋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实力很强。

  在美国,崔军红有自己的团队,回到吉大,她就是“光杆司令”。不过,这个光杆司令干劲十足。她一个人一个人开始引进,一个一个学生开始培养,一件一件设备开始购置,一点一点建起实验室……

  “黄老师也是从零开始的。生命在于折腾,越难的事情做起来才越酷。”她说。

  崔军红的名片很别致,除了所在学校的城市,还印着兴城、南通、深圳等。这些都是她建立实验基地或者分中心的地方。“我想探索一种新模式,守着家里一亩三分地没发展,要走出去搞科研。”

  崔军红计划以长春为总部,在兴城、南通、深圳、青岛等沿海城市布局,形成“一总部、两基地、三中心”的智慧海洋研究大格局。

  一年365天,很多时候她都在出差的路上。回国三年,她的身影曾出现在每个沿海城市,对所有出海口都了如指掌。飞机、高铁、谈判桌,课堂……现在的崔军红每天不是出差就是在上课。“现在沿海的很多城市,都把发展海洋事业作为规划的重点……我想推进得快一点,把学科打造出来,平台打造出来。”

  令崔军红特别兴奋的是,中国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正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总书记提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谈起这些,她神采飞扬。能在此时投身中国的海洋事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一件无比幸运和快乐的事情。

  “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才是真的牛”

  在吉林市江北郊区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堂,经常有一个中年人“混”在学生堆里吃饭。简单扒拉几口后,又赶回附近化工厂上班。常常加班到深夜两三点,困了直接闷头睡在办公室。

  他是国家千人杨春才,2015年回国。相貌普通、无暇修饰,周围很多人窃窃私语:这是在国外混不下去啦,才跑回来……

  其实,杨春才在美国很“牛”。他在美国从事的是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他的化学生物传感器项目获得过美国国防部现场测试第一名和“美国布什总统奖”。女儿在华尔街从事金融工作,女婿在美国知名上市投资公司任技术总监。

  刚回国时,杨春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担任“千人计划”讲席教授,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的确是吉林市把我挖来的,但是我也看中了这里的创业环境。”杨春才说,随着国内环保标准越来越严,单个的化工企业很难生存。而吉林市作为我国重要化工产业基地,有规范的产业园区和相关配套政策,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碳纤维是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型材料。但是,吉林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很多重要的生产环节都受制于人。生产碳纤维所必需的油剂目前主要依赖进口。为了打破国外垄断,杨春才将研发方向瞄准了针对高性能纤维的油剂、上浆剂等产品。

  吉林市政府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经常上门服务,为他排忧解难,并积极帮他筹建标准厂房和国家级碳纤维研究院;吉林化工学院聘任他为“千人计划”讲席教授,为他组建研发团队创造条件。

  “有人说创业能到北京不到长春,能到长春不到吉林。其实,越是偏远艰苦的地方,事业发展的空间越大。”他深有体会地说。

  尽管已年过半百,杨春才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玩命”。每天埋首实验室,带着学生与瓶瓶罐罐“打交道”。他说并没觉得辛苦,还很享受。他没见过黄大年,但是他了解他的事迹,和他有着强烈的情感共鸣。杨春才的微信名叫“杨家将”,他说,无论是杨家将还是黄大年,他们都有为国尽忠的赤胆忠心。

  “我的理想就是拿下高性能纤维生产的关键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把整个吉林市的化纤产业带动起来。”杨春才说,跟个人赚钱比起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那才是真的牛。

  “心有大我的人生更幸福”

  吉林通用机械厂、辽源袜业园、吉春制药……最近几个月,国家千人、长春博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华一直穿梭在双阳、辽源、四平的几家传统制造企业,一家家走访对接,详细介绍他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改造方案。

  张立华曾在美国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担任过高管,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经手科研项目过百,手中掌握着世界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在美国享受着每年涨幅10%的年薪,仍选择了回国创业。

  “又是个想不开的。”对于张立华回长春,一些人说。

  他却不以为然:“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美国。在美国做创新,更多的是民间资本投入,在中国是举国家之力支持,双创环境更好。”

  张立华说,之前有人给他打“预防针”,说在东北没熟人寸步难行。但没多久他发现外界传言的是个“假东北”。“在吉林省我没有关系,对国内政策和市场也不了解,但政府派专员联系我的企业,帮我找客户,申请贷款。无条件支持我。”

  IT男出身的张立华原本只想专注于技术领域。但由于工作关系,张立华与黄大年有了交集,并深受感染。“大年老师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把国家的事做好,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想尽我所能做更多的事。”

  他受聘复旦大学,正在筹划新工科建设;兼职吉林大学,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影响更多学生;去年参加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香山科学会议,为国家有关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出谋划策;最近,他又主动担任了长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定期给孩子讲科普知识,还计划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作为吉林省工业软件研究院院长,他还在筹建数字吉林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致力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升级。

  在没有海洋的地方搞海洋中心,在一个连三线都算不上的城市创新创业,在偏远的东北念念不忘为国家多做事……今天,越来越多的海归科学家像崔军红、杨春才、张立华一样回到祖国,扎根东北。

  80后青年千人刘恺和王大鹏去年从美国学成后来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并把家安在了长春。他们说,无奋斗,不青春。

  国家千人王献昌,从美国回到中国,又从温暖的成都来到寒冷的北国。他说,回来是为了奋斗,不是为了享受。

  国家千人王欣洋,带着高端图像传感器芯片研发技术,从比利时回国创业。他说,在外漂泊的人都惦记着为国家奋斗做番事业。

  “在国外功成名是实现小我,为国家做事才能实现大我。心有大我的人生才更幸福”。张立华说。

  花落春未了,薪尽火相传。在黄大年的身后,越来越多的黄大年在涌现。

责任编辑:王平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