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省委迅速组织11个考察团分赴全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考察学习,并及时总结经验,以求充分借鉴,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融会贯通学经验,凝心聚力谋开放,南海网特别推出专栏“自贸区(港)专报”,及时报道海南探索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进展,并集纳国内11个自贸区和国际自贸港的相关新闻,助力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军杰为自贸区建设支招:对标国际设立单一独立管理机构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刘笑非 梁振君 林诗婷 梁君穷 李冰
“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年多来,159项改革试验任务全面启动,共有21项典型经验上报国务院。新增企业3.4万余家,注册资本突破4000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家以上。”5月18日,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军杰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一流的自贸区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自贸试验区的探索形成了许多创新经验成果,但所有的创新必须要有实效,才能真正推动制度向前走。”王军杰说,建议从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外资实缴资本增长量等3个指标,理性地对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成果进行评估。
从投资便利化来看,在四川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备案与工商登记已实现“一窗办理”,99%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备案管理,备案材料减少90%以上。同时,四川自贸试验区创新推出海关“互联网+企业注册”服务,推行关检联合查验区“一次查验”模式,“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改革成功减少报关单量94%,大大缩短了进出口通关时间。
包括贸易便利化在内,四川已探索出20多项制度创新经验,包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多式联运“一单制”、中小科技企业“双创债”、中欧班列集拼集运等。
“从‘单一窗口’改革来说,这是自贸试验区今后实现‘多地通关、如同一关’的基础,虽然‘单一窗口’能大大节约通关时间,但因种种原因,‘单一窗口’报关率仍比较低。”王军杰说,相比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单一窗口”已升级到3.0版本,四川仍需因地制宜进一步推出改革措施。
在全国11个自贸试验区中,四川率先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自贸试验区建设能取得多少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制机制能否理顺。”作为法学专家,王军杰也从法律及完善体制机制层面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对标国际一流的自贸区,我们可以尝试设立单一、独立的管理机构,以达到行政职能改革的目标,同时保证职能部门相互之间的协调,权力的集中行使能让自贸试验区更加便利、高效,这也是目前制度创新的主要着力点。”王军杰表示,协调货物、资本、人员、政府服务和法治保障五大方面,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优势。
(本报成都5月24日电)
责任编辑:张红霞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