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励志典型| 符善南脱贫后又在谋划发展民宿

  澄迈洋道村脱贫户符善南脱贫之后又在谋划发展民宿和农家乐:

  “我还想再拼一拼”

  海南日报记者 陈卓斌 通讯员 王家专

  手掌上布满的厚实老茧、长短不一的5道刀疤,无声地诠释着过往的奋斗岁月……作为澄迈县福山镇敦茶村洋道村民小组曾经唯一的贫困户,符善南用这双勤劳的手挖土栽苗,种下10余亩番石榴,并通过“触网”销售鲜果,加入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摘去“贫困帽”,他的经历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在符善南看来,脱贫绝非最终目标。5月24日,时针刚转向早晨6点,他已经收拾好农具,到地里干活。上午9点,记者见到符善南时,他正在地里忙活着:“去年8月我刚种了一批新苗,现在正是套袋的好时机,一旦错过,虫子就会把果实都蛀坏了。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政策,我必须靠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用种番石榴打好脱贫致富‘翻身仗’。”

  父亲年迈 他回家重拾锄头种果树

  1974年出生的符善南从小家境贫困。符善南记得,小时候就比村里同龄人过得辛苦,求学之路也是断断续续,到将近16岁才开始读初中。

  1994年,初中毕业的符善南离开家乡,到海口做起了水泥匠、搬运工。3年后经人介绍,他又去广东一家服贸厂,靠缝制书包为生,起初一个月的薪水仅有500余元。

  “我出生时父亲年纪已大,到2013年时他已年迈,干农活更是力不从心,大部分土地只能撂荒。”符善南说,思虑再三,他决定返回家乡,从父亲手上接过锄头务农。同年9月,看着周边村民都在种植番石榴,符善南也买来种苗,尝试着在2亩地里栽种,可是由于经验不足、缺乏后续投入,他种的果树接连患病,果实纷纷掉落,损失惨重。

  到2014年的收获时节,别人家的田里一亩番石榴树能产果5000斤,符善南的却只产1000余斤,另外由于果品品相不佳,拿到市场上也少人问津。“当时我们家人年均收入不足2000元,成了村里唯一的贫困户。”符善南说。

  “触网”销售和采摘游助脱贫

  “福山可是一块宝地,福橙、皇帝蕉、番石榴等品牌农产品,都是让村民发家致富的‘金果子’。”敦茶村党支部书记冯善祥说,在洋道村这座富饶的村庄内,不脱贫确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符善南亦对此深有感触,但这个村里的“落后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头扎进果林里搞种植。遇到病虫害,符善南就上门找种植大户讨教防治方法;每当在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上学习到种植管理技术,他就一一做好记录并付诸实践。很快,他种的番石榴长得个大饱满、汁水丰富,产量和品质也稳步提升。

  品质上去了,可销路仍令符善南感到发愁。随着澄迈2015年6月启动福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番石榴的价格随着“触网”直线上升,销路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全国多地的订单都通过电商‘飞’到家门口,原本每斤0.6元的番石榴,到2016年已涨至每斤1.8元。精选的10斤装果品,更是卖到了每箱68元。”符善南笑着说。

  同样在2015年,洋道村村民陈利群也回村发动成立了福山洋道石榴合作社,符善南作为贫困户,成为该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第一个以土地入股者。符善南说:“自那时起,果品销路打开了,到村里参加采摘游的客人逐渐增多,这样一来,我很快就于2016年脱了贫。”

  勤劳致富 他还想再“拼一拼”

  时至中午,头顶的太阳愈发毒辣,但符善南仍未停歇,而是抹了把汗又走向下一块番石榴地,“除草、修芽、套袋、浇灌,我每天得忙活至少12个小时,才能保证果树丰收。”符善南说,“腰酸背痛是常事,可再累也得坚持。”

  此外,得益于陈利群带头发展乡村旅游业,如今的洋道村每到周末都有大量游客到来,带动了周边农产品销售。据了解,仅今年“六一”儿童节预约来村里采摘、游玩的游客已经超过300人。靠着村里发展得火热的电商和旅游业,符善南如今每年能挣上近6万元,“我打算再存一笔钱,发展民宿、农家乐。”

  午餐前,符善南高兴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己今年新建的“宝贝”:在主屋旁,原本2米高,仅由木头和碎石片搭建而成的老旧厨房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约3米,由砖头砌就的新厨房,“我就想踏踏实实干活,咬牙再‘拼一拼’,做到每年将生活改善一点点,这就足够了。”

  (本报金江5月25日电)

责任编辑:张红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